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1977年,取得 臺大醫學院 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後,赴美留學攻讀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人類遺傳博士,1982年學成歸國後,投身臺灣各項重大流行病學調查防治計畫,從 烏腳病 、 小兒麻痺 、 B型肝炎 、 肺癌 、 鼻咽癌 等國人好發之疾病、癌症,乃至著手調查 輻射屋 對人體的影響等,奠定他在臺灣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學界的地位 [25] 。 陳建仁是國際知名的 砷 中毒研究專家 [26] ,致力於慢性 砷中毒 與病毒致癌之分子及 基因體 流行病學研究長達30年,其研究之論文系列被認定為環境流行病學的經典著作, SCI 索引期刊記載已被引用超過五千多次,帶動各國重視「飲水砷中毒」這項危害上億人口的環境健康災難。

  2. 1977年,取得 臺大醫學院 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後,赴美留學攻讀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人類遺傳博士,1982年學成歸國後,投身臺灣各項重大流行病學調查防治計畫,從 烏腳病 、 小兒麻痺 、 B型肝炎 、 肺癌 、 鼻咽癌 等國人好發之疾病、癌症,乃至著手調查 輻射屋 對人體的影響等,奠定他在臺灣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學界的地位 [25] 。 陳建仁是國際知名的 砷 中毒研究專家 [26] ,致力於慢性 砷中毒 與病毒致癌之分子及 基因體 流行病學研究長達30年,其研究之論文系列被認定為環境流行病學的經典著作, SCI 索引期刊記載已被引用超過五千多次,帶動各國重視「飲水砷中毒」這項危害上億人口的環境健康災難。

  3. 陳建仁 先生. 學 歷. 民國58年9月-62年6月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系畢業. 民國64年9月-66年6月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 民國68年9月-71年7月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系博士. 經 歷. 民國72年8月-75年7月 國立臺灣大學副教授. 民國75年8月-104年12月 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民國82年8月-83年7月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 民國83年8月-86年7月 國立臺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所長. 民國88年8月-91年3月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民國91年4月-92年5月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民國92年5月-94年1月 行政院衛生署署長. 民國95年1月-97年5月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4. 2021 年總統科學獎. 陳建仁院士個人簡歷. 陳建仁教授於1973年獲得國立台灣大學理學士學位1977年獲得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學位1982年獲得Johns Hopkins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學位後返國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 自1986年起擔任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並曾擔任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 (1993-1994)、流行病學研究所所長 (1994- 1997)、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1999-2002)。 他的研究成果卓越,曾獲多項學術研究獎項和榮譽;並且積極從事教學著書,曾獲教育部特優教師獎 (1992)。 陳教授曾任行政院國科會生物處長 (1997-1999)、副主委 (2002-2003)、行政院衛生署署長 (2003-2005)、行政院國科會主任委員 (2006-2008)。

  5. 學術榮譽.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世界科學院院士. 總統科學獎. 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專長. 流行病學. 人類遺傳學. 公共衛生. 預防醫學. Investigator 相當地榮幸能邀約到陳建仁院士來與我們分享個人的學思觀點陳老師先前於中央研究院擔任要職研究領域為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 早期老師是畢業於臺灣大學動物學系,在因緣際會下,進入了臺大公共衛生研究所就讀;當時受恩師們的鼓勵與提攜,陳建仁老師得以留在臺大繼續發展。 老師運用個人所學,細查疾病的因果,解決了當時困擾著烏腳病患者的健康問題,爾後也因其重要的研究成果,影響了全世界更新飲水砷含量的標準。

  6. 其他人也問了

  7. SARS. 病毒無情的肆. 虐,在那段驚慌失措、彼此隔閡、互相猜疑. 的動盪日子裡,台灣人民陷入前所未有的恐. 懼中。 身為一位流行病學家,陳建仁明白: 若要尋找對治方法,最好的策略就是把病理. 學家、毒理學家、微生物學家、臨床學家等. 各種人才聚集起來做深入探討,而在當中做. 協調整合的,就是流行病學家。 既然自己所. 學的就是流行病學,此時此刻,責無旁貸, 不能說不。 所以當有關單位邀他出任衛生署. 長時,他義無反顧,接下重擔,更期許自己. 要以揹十字架走苦路的精神為大眾服務。 SARS. 風暴平息以後,他在恰當時機辭. 弟弟陳建德(左)是家中么兒,有著慢郎中個性,經常讓急. 去官職重回校園教書。 提起那段政務官歲. 驚風的陳建仁(右)緊張得不得了,但在眾多兄弟姐妹當.

  8. 陳建仁先生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系1973),和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班1977),並取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82)。 專長為流行病學、人類遺傳學、公共衛生及預防醫學。 自美返國後擔任國立臺灣大學副教授1983-1986)、教授1986-2015)、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1993-1994)、流行病學研究所創所所長1994-1997)、公共衛生學院院長1999-2002);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2006-20152020-2023)、副院長2011-2015)。 陳建仁先生在烏腳病與慢性砷中毒、病毒肝炎與肝癌、其他致癌病毒的傑出研究,對人類的健康促進與疾病防治有卓越貢獻,深受國際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