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對此表示2007年陳水扁總統時代國內曾預告制定萊劑殘留容許量但受到畜牧業反彈而撤回2009年馬英九時代也曾簽署臺美牛肉議定書」,同意開放全牛進口後來也沒做到因為臺灣對外的承諾沒做到才無法啟動任何經貿會談開放

  2. 保價收購與休耕給付過去被稱為總統大選政策」,93年陳水扁總統尋求連任時曾將休耕給付從每公頃4.1萬提高到4.5萬元97年總統大選96年就提高保價收購2元101年馬英九尋求連任100年再提了一個保價收購3加2政策等於提高5元讓公糧大幅度增加

  3. 我國許多植物品種均為農委會轄下單位育成早在馬英九政府時代已難以在中國申請品種權雙方在蔡英文政府上臺前曾就品種權合作進行交流種苗改良繁殖場副場長劉明宗坦言不算順暢而且他們東西不會來臺灣我們比較怕是我們的品種流過去

  4. 其他人也問了

  5. line. twitter. 若以萊劑餵豬,飼料添加比例為5至10ppm,屠前28天開始餵至屠宰前。 (圖片來源/Pixabay) 萊克多巴胺在美國可以添加在牛及豬隻的飼料中,目的都是增加畜禽的瘦肉比例,但使用方式大不同,用於牛隻飼養有停藥期,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榮譽教授賴秀穗說,若以萊劑添加於飼料中養牛,通常會在屠宰前4至8天就停止添加,因為效果已經有限,但若用於豬隻飼養則沒有停藥期,可以一直餵到上屠宰場前。 台美檢驗科技整理各國萊克多巴胺登記使用情形,可用於牛的國家有4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印尼;用於火雞有2國包括美國、加拿大;用於豬隻則有26個國家或地區,日本已訂殘留容許量,但尚未完成國內檢驗登記使用。

    • 農民職災保險 給予農民基礎保障
    • 農退儲金 讓年輕人安心從農
    • 農業保險 讓農民不再看天吃飯
    • 農業保險最終目標 推動農家收入保險
    • 農民四大福利齊到位 彌補失落的三十年

    第一個是職災保險,根據全球統計,從農面臨職業傷害的人數是其他職業的4倍,但是臺灣每個職業都有職災保險,唯獨農業沒有。第二個是退休金,臺灣軍、公、教、勞都有退休年金給付,也只有農民沒有退休金,老了以後沒有基本保障,讓年輕人更不敢從農。 除此之外,從農還要面臨的最大風險是氣候,近年來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去年12月29日我們因供水吃緊,不得不宣布新竹、苗栗和臺中停灌,但與此同時,宜蘭和花蓮卻因為雨下太多而有水災損害。緊接著我們又有幾波寒流,正在採收的蓮霧、蜜棗馬上會受影響,更不用說水產養殖,只要寒害一來,魚可能就會直接翻肚,這些都是不能歸咎農民的災害。以上種種,白話文說就是「農業從業風險太高」,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如何侈言農業永續,或說農為國本呢? 回顧臺灣農業史,1988年臺灣因加入關稅暨貿易總...

    農民職災保險有了,接著我們要推動更困難的退休儲金,當時政府正在推動年金改革,社會氛圍不利於推動農民年金,如何設計讓農民獲得退休給付的制度,是非常複雜的問題。這當中農委會與學者專家、立法委員討論過非常多種版本,經過無數次精算,最後仿照勞工退休金制度,把原本的老農津貼當成基礎給付,再結合提撥制,為農民成立退休儲金個人專戶,這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最好結果。 過去每到選舉,都會有人提出加碼老農津貼,因為這是最容易讓人民有感的政見,2020大選原本也是如此,我非常感謝蔡英文總統、蘇貞昌院長全力支持,以及執政黨、特別是農業縣的立法委員,願意相信並且支持農委會推動退休儲金,來取代調漲老農津貼,讓我們能建立可長可久的制度。打破慣例不是容易的事,農委會為此舉辦不下百場座談會,每次座談,都有人要求加碼老農津貼,我記...

    隨著極端氣候加劇,世界各國農業都面臨嚴峻挑戰,以政府支出補助開辦農業保險,已是國際趨勢。農業保險的重點,在於讓所有不歸咎農民的風險,都能以保險制度予以承擔,尤其近年來因氣候異常,臺灣農業災損年年增加,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已經不足以彌補農民損失,若不開辦農業保險,農民會有越來越高比例的損失拿不回來。 前年(2019)臺東一對五十幾歲夫妻,種了1公頃香蕉,沒想到颱風只是從臺東擦邊掃過,就讓他們香蕉倒一片,50、60萬元收入就這樣沒了,但是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只有7萬5,000元,我問他農委會還可以幫助什麼?他很樂觀說,只要給予低利貸款,他們就可以清洗家園,重新開始。假設這對夫妻有參加「香蕉收入保險」,1公頃保費2萬2,000元,農民負擔1萬1,000元,另外1萬1,000元由農委會負責,就可以保證60萬...

    除了市場面的保險,農委會也推動政策面的強制保險,繼已發行的釋迦、香蕉2款收入型保單,今年5月將開辦豬隻死亡強制保險。早期臺灣物資缺乏,斃死豬很容易在市場流通,實施豬隻死亡保險,農方可以確保斃死豬不會被非法流用,並進一步化製處理,不僅保障食品安全,也減少農民損失。此外,今年9、10月預計將推出二期水稻納入強制投保。 農業保險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是有助於農業統計科學化,包括農民耕作什麼作物、面積多少,遇到災害損害的機率等,都可以進一步數據管理。2021年農委會將成立農業保險基金,第一年先編列2億元,並視保險推動情況逐年編列到最終的100億元,透過「再保險」將農業保險的風險分散到國外,降低農民保費負擔;同時也要培訓專業勘損人力及建立認證規範。農委會推動農業保險最終目標,是希望能做到以家戶為主的「農家...

    農委會近年來陸續完成農民健康保險人地脫鉤、開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農業保險及農民退休儲金,我們希望透過這四大福利制度,能夠改善農民福利保障不足的問題,讓農業成為真正的職業,吸引更多讓年輕人返鄉從農。農業勞動力短缺、高齡化是臺灣農業面臨的嚴峻挑戰,但在農委會的努力下,過去5年,農業部門45歲以下勞動力增加八千多人,農業勞動力流失的情形正在改善。 農民四大福利措施能夠順利在2021年全部到位,我要特別感謝農委會同仁的努力,不管是農民職業災害保險還是退休儲金,對農委會來說都是全新的業務,從法案制定到規畫內容,乃至於執行都不容易,農民健康保險專案辦公室的王東良執行祕書,更是這幾項制度的重要推手。例如職災保險的認定,要有審議機制,過程很複雜,屏東縣林邊鄉曾有一位七十幾歲的阿嬤,不幸在蓮霧園底下工作時往生...

  6. 王乾坤透露前總統馬英九曾交由秘書訂購農場的有機玉荷包荔枝送禮由於反應很好隔年想續訂並增量但因為樹上荔枝早已被預訂光了無法供貨他只好請秘書改訂明年的荔枝王乾坤跟鳳試所研究員方信秀討論珍珠芭樂的病蟲害防治方式

  7. 20221121. 第33屆神農獎得獎名單出爐,除了產業須具一定規模外,還以友善環境、產業共好為評選標準。 (圖片來源/農糧署) 第33屆十大神農獎及十位模範農民名單出爐,十大神農包括六位從事農糧產業、二位從事畜牧業農民,以及二位從事漁業養殖、水產加工的漁民。 金門縣農友張斯翔,是金門首位神農獎得主,這在農業規模不大金門實屬難得,他也是今年第6屆的百大青農,南投縣農友張佳宏、彰化縣蛋農陳郁雄今年也都很風光,同時拿下百大青農與十大神農的榮譽。 農委會將於明年農曆年前頒獎表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