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馮勝賢(1975年10月23日 — ),臺灣 棒球 選手教練曾經在球員及教練時期皆效力於 中華職棒 兄弟象 ,曾擔任 義大犀牛 隊的守備教練。 2015年考取 國立體育大學 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競技教練組博士班,成為第一位以職棒教練身分考取博士班的職棒教練 [1

  2. 馮勝賢台北市 台灣前 職業棒球 選手,自職業生涯退役後任 兄弟象隊 之 二軍 守備教練 ,而後接連轉任為 兄弟象隊 守備教練 和 二軍 總教練 、 義大犀牛隊 守備教練 。 球員時代為 兄弟象隊 二代象時期的主力 內野 選手之一,在 職棒 時期的防守位置以 二壘 為主。 離開球場之後,成為 中華職棒大聯盟 首任「具球員經歷」之秘書長。 學生棒球時期. 幼時由於早產出生,出生後雙腳略有畸型(膝蓋內彎),需要倚靠拐杖及使用輔助器才能行走,直到5歲之後,才將腿型矯正過來,可不靠輔助器而以自己雙腳的力量走路。

  3. 2021年2月20日 · 2020年六月馮勝賢成為台灣史第一個擁有職棒資歷的博士,考博士期間他連續四次落榜,直到2015才年考上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的博士班,這段為了一圓博士夢的路走了10年。 馮勝賢說:「那時候為了出國口頭發表,我特地請了家教練英文,當秘書長去亞冠賽時每天五點起床背,真的緊張到不行,一度想跟教授說能不能延後一年,其實我只是害怕,教授反過來給我鼓勵,當我發表完那刻,比拿到總冠軍還興奮。 這些學習的過程,和當秘書長四年的體悟,馮勝賢培養的不只是專業學理,更理解到許多在社會的做人與生存之道,「和人相處先多聽,卸下球員身分就要放下光環,人跟人相處都是經過不斷的接觸,一開始大家都會想看看你到底有多少能力,要是你真的有實力,別人慢慢就知道你有多少東西。 」馮勝賢說道。

  4. 馮勝賢(1975年10月23日 — ),臺灣 棒球 選手教練曾經在球員及教練時期皆效力於 中華職棒 兄弟象 ,曾擔任 義大犀牛 隊的守備教練。 2015年考取 國立體育大學 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競技教練組博士班,成為第一位以職棒教練身分考取博士班的職 ...

  5. 2023年11月8日 · 前陣子因緣際會,認識前兄弟隊最佳內野手、前中華棒協秘書長馮勝賢,人稱「老邦」。 在與馮勝賢訪談的過程中,他分享了他生命中一個很重要的故事。

  6. 2021年2月24日 · 2020年六月馮勝賢成為台灣史第一個擁有職棒資歷的博士,考博士期間他連續四次落榜,直到2015才年考上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的博士班,這段為了一圓博士夢的路走了10年。...

  7. 2024年3月27日 · 馮勝賢從職棒鐵人成為「三鐵」悍將! 過去我們常會看到前中職秘書長「老邦」馮勝賢挑戰馬拉松賽事,但他才越跑越猛,繼新竹鎮西堡超馬賽後,馮勝賢一度遇到失溫、疲勞等舊傷復發狀況,但他成功克服,並在2024 LAVA TRI玩賽樂園台東站的個人組,就報名226KM,成功完賽,...

  8. 2019年12月25日 · 前兄弟象主力球員馮勝賢,職業生涯中曾獲中華職棒新人王、金手套獎,也為亞錦賽對日本之戰的失誤痛哭、承受球迷責難,經歷過波瀾起伏走下職棒舞台,目前擔任中華職棒大聯盟秘書長,他選擇用學習來充實自己。 今(2019)年博士畢業,他是職棒球員拿到博士學位的第一人,接下來還打算加強 英文能力 ,好讓自己在國際體壇交流場合能夠溝通無礙。 2007年退役後,已經擁有碩士學位的馮勝賢決定繼續攻讀博士,「小時候都在練球,沒能好好上課,覺得念書改變了我思考的方式,發現自己還能繼續成長是很棒的事。 」馮勝賢說,打棒球的人很多,真正成功的人卻很少,因此也希望透過自己積極向學的例子,鼓勵後輩課業和運動均衡發展,「棒球不是人生的全部,放下棒球以後不是結束,是真正的學習。 曾是沒自信的孩子 苦練守備奪職棒新人王.

  9. 2023年8月27日 · 馮勝賢曾獲中職新人王、4度金手套獎、連續556場出賽、退役後曾任兄弟二軍總教練、首位有選手經歷的中職秘書長、首位獲得博士學位的中職球員。

  10. 守備成績. 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CPBL),簡稱中華職棒、中職,是臺灣目前唯一的職業棒球聯盟,也是臺灣最早成立的職業運動聯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