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5日 · 黃麗燕在新書外商CEO內傷的每一天提到帶著問題來動腦還是帶著想法來訂定決策決定了你的層級 是專業經理人? 還是只是掛著高階名號的經理人?

  2. 2023年9月14日 · 黃仁勳倡導的核心價值是智力上的誠實」(intellectual honesty),意思是不受情感與偏見影響,真誠的選擇面對錯誤。 特別是才華洋溢的人或是管理者,可能會擔心自己的聲譽受影響,往往是最難做到的。 輝達曾和遊戲公司 SEGA 合作開發繪圖晶片,卻在合作一年後發現主機架構錯誤,也趕不上市場的推陳出新,但要是放棄這項合作,輝達將面臨倒閉危機。 黃仁勳仍主動提出終止開發,並說服 SEGA 付合約金。 在那之後,經過不斷地嘗試,輝達開發出第一個商業晶片 RIVA128,發布的當年底,出貨量便突破 100 萬顆,使輝達打響了知名度,隨後在那斯達克(NASDAQ)掛牌上市。 由於黃仁勳勇於坦承錯誤、即時止損,並以謙卑的態度求助,讓輝達走出倒閉危機。

  3. 2024年5月23日 · 全球最大手機鏡頭製造商大立光,近期被指控盜用德國公司 MVTec HALCON軟體檢方依違反著作權法詐欺及偽造文書等罪名起訴大立光及黃姓總處長等 10 人,求償金額上看 10 億元。. 大立光曾經是台股股王,2013 年先後控告玉晶光、三星電、惠普、先進光 ...

    • 管理思想上的大激盪
    • 靠行銷把冷門知識變「大眾明星」
    • 商業中所有事情都是悖論

    《追求卓越》出版於 1982 年,對於美國,那是一個令人百感交集的轉折年代。經歷戰後近 40 年的發展,美國經濟步入溫和增長期,國民的物質需求從滿足供給向滿足優質化轉型,製造業面臨產能過剩和成本過高的雙重挑戰。與此同時,日本經濟崛起,1979 年,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出版《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1980 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頭號汽車生產國。 對於一直秉承擴張戰略的美國公司而言,前途遼闊而陌生,亟須一次管理思想上的大激蕩,這時候,湯姆·畢德士(Tom Peters, 1942-)如蝙蝠俠般出現了。 湯姆·畢德士寫《追求卓越》時年值 40,他在康乃爾大學讀的是土木工程學,在越南服過役,在白宮當過防止藥物濫用問題的高級顧問,後來在史丹佛大...

    畢德士和華特曼所總結出來的八大特質,具有相當的普適性。其中,對人的自主性和企業文化的強調,明顯借鑑了日本公司的很多做法,而對創新和快速反應的宣導則符合競爭激烈的當前現實。 它的熱銷,還跟畢德士的 「崇尚行動」有關。圖書出版後,精力旺盛的畢德士在北美一百個城市展開了路演式(Roadshow)的演講。每到一地,就引發當地媒體的熱烈報導。也是從他開始,改變了管理學著作的小眾化特徵,管理學家們開始像明星推廣電影或唱片一樣,行銷自己的作品,與此同時,他們也成了所謂的「大眾明星」。 《追求卓越》在短短三年裡暢銷 600 萬冊,這是史無前例的紀錄。它也是第一本發行量超過 1000 萬冊的商業類書籍。

    不過,盛名之下,也是爭議不斷。很多學者認為,畢德士用膚淺的方式達到了迎合大眾口味的目的,他所提出的八大特質都過於空洞。甚至他選擇樣本企業的方法,也缺乏嚴謹的科學性。 此書出版的十年後,即 1992 年,人們發現書中所選的 43 家傑出企業中,居然有十幾家發生了財務危機。而到 20 年後的 2002 年,其中大部分的公司業績低於市場平均水準。再到 2012 年,多數公司陷入增長停滯,個別幾家已倒閉或破產重組。 湯姆·畢德士錯了嗎?有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對此,畢德士也曾在這本書出版 20 週年之際寫的長文中,給出過自己的回答,它看上去像是勉強的辯解,卻也符合商業殘酷性的根本法則:「我們忘了貼一個警告標籤。注意!沒有永恆的東西。任何東西吃得太多都會有毒。請記住:商業中所有事情都是悖論。為達到追求...

  4. 2024年4月15日 · 《華爾街日報》近期專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指出他在「不太常見的創業年紀」55 歲時,創辦了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半導體製程龍頭台積電,探討其他中年企業家可以向張忠謀學習的事。 文中提及,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常常是由非常年輕的企業家,在宿舍、車庫和餐廳創立的,例如比爾蓋茲 19 歲創立微軟、史蒂夫賈伯斯 21 歲創立蘋果、傑夫貝佐斯 30 歲創立亞馬遜,以及近期聲名大噪的仁勳 30 歲創立輝達。 專注於企業成功學的專欄作家柯恩(Ben Cohen),視訊專訪 92 歲的張忠謀。 張忠謀不僅神清氣爽的對談 90 分鐘,並且喝著一杯健怡可樂,談起自己中年創業的緣起,張忠謀直言,「我不可能更早做到這一點。 我也不認為有人能更早做到這一點,因為我是第一個做到的。

  5. 2016年8月29日 · 2016-08-29. 整理‧撰文 亞琪. 本文出自. 買書去. 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終身聘教授告訴你:「離經叛道」是原創者的第一步.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明智之人讓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不明智之人執意努力讓世界去適應他。 因此,一切進步都仰賴不明智之人。 」這句話出於愛爾蘭作家蕭伯納。 在不到30歲就成為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終身聘教授的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身上,如此的特質被發揚光大。 他名列全世界25位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學思想家,也被選為全球40位40歲以下最佳商學院教授,以及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格蘭特擅長挑戰既有主觀價值論。 美國心理學會讚譽格蘭特:「改變了我們對工作動機的既有認知,並點出了人際關係可帶來無所不在、強而有力的激勵因子」。

  6. 2024年2月5日 · 信川怎麼帶領 3000 員工挺過困局? 「工業電腦市場非常零碎化⋯⋯台灣大概有 30 家工業電腦公司,每家選定的垂直市場不太一樣,卻都生存得不錯,毛利再怎麼差,都有 20~25%,研揚大約 35~40%。 」2022 年,研揚營收 83 億元,營業毛利增長 48%,同創歷史新高。 從創立初期「研華設計、研揚製造」的合作模式,走到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獨立運作,研揚自 1999 年成為台灣第一家上櫃的工業電腦公司以來,可以用 2010 年,劃出一道分水嶺。 當年,研揚營業額約 30 億元新台幣,「這是工業電腦的一大關卡。 」為了加速成長,研揚把醫療產品線獨立出去,成立子公司醫揚科技,引起華碩關注,連帶促成研揚成為華碩的子公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