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8日 · 心靈成長. 給面對「喪親之痛」的你:我們以為的做好準備,其實並不存在. 《心靈自救手冊》/商業周刊出版。 撰文者:蘇菲.莫特. 商周讀書會 2022.01.03. 摘要. 1.面對親人離世就像在身體挖了個大洞悲傷會包含震驚討價還價和沮喪的階段也可能會憤怒內疚……各種情緒都很正常。 2.失去親人的悲傷是沒有程度之分的,覺得久病離世「做好準備」是迷思。 彼此間的密切程度反而有更顯著的影響。 3.克服悲傷時,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沉澱情緒、調節呼吸,每個人也有自己不同的時間表。 然而,要預期情緒會突然回來,你可以寫封信、大聲吶喊告訴親人你的消息。 4.幫助喪慟的人,陪伴比「讓他一個人靜一靜」更好,讓他不孤獨一人。 可以提供傾聽(不想談也沒關係)、實質幫助(送食物、毛毯等感到溫暖的東西)。

  2. 2018年10月22日 · 許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很驚訝原本以為老早就結束的關係竟然仍會引發我們的悲傷例如前夫或前妻過世我們會為自己或是關切對象的病況而悲傷當健康每況愈下需要放棄自己重視的活動或甚至連參與普通活動都能力減退時我們也會面臨 ...

  3. 2019年12月19日 · 研究計畫跨越 20 宛如一段漫長的縮時攝影跟隨這群七年級生從求學到踏入社會多數人從青澀國中生完成學業找到工作而後結婚成家生育子女他們的成長軌跡伴隨這些轉大人的傳統指標運作運作的場域多數是在家庭中完成

  4. 2017年4月7日 · 最近發現周圍朋友家中紛紛有家人或長輩生重病或過世常常聽到這種消息的時候大家各自嘆一口氣除了節哀」「你要保重之外好像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5. 2018年8月30日 ·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2018.08.30. 日本動漫櫻桃小丸子陪伴許多人長大創造它的日本漫畫家櫻桃子近日卻傳出過世消息讓許多人震驚又不捨同時也想起了這幾年陸續離世的漫畫家們他們的作品塞滿了大家的童年記憶若是少了這些漫畫長大的 ...

  6. 2023年4月14日 · 1.台大電機系教授曾雪峰,大學畢業後出國攻讀博士,26歲那年卻罹患腦瘤,人生一夕驟變。. 最嚴重的時候半身癱瘓,臥床了一年多,學校課業中斷。. 2.從美國到台灣,他經歷數次轉院,每一次都被醫師宣判死刑,幸而漸漸恢復健康。. 而後回到美國 ...

  7. 2023年5月26日 · 2022年5月作家王溢嘉之子動畫導演王谷神猝逝歷經喪子之慟王溢嘉透過思惟和書寫探索生與死苦與樂的生命功課王溢嘉在生死書為谷神和自己而寫書中自述:「兒子谷神過世已將近一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