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F-CK-1經國戰鬥機 (英語: AIDC F-CK-1 Ching-kuo )是 中華民國 在 美國 技術協助下開發的一種輕型 超音速 多用途 噴射 戰鬥機 ,具備 視距外作戰 能力及冷艙啟動快速等特點;在 中華民國空軍 的規劃下,自製F-CK-1戰鬥機與向 法國 採購的 幻象2000-5戰鬥機 、向美國採購的 F-16A/B 戰鬥機,構成 中華民國国军 防衛 臺灣海峽 制空權 的主力,其中F-CK-1型戰鬥機負責中低空防禦及部分對地攻擊任務。

  2. IDF戰鬥機(英文: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又稱:自製防禦戰機),是台灣在美國技術協助下設計開發的一種輕型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具備視距外作戰能力,針對目標為解放軍大量裝備的殲-7、 殲-8戰鬥機 和對地攻擊飛機,力求在質量上取得優勢。 IDF又稱F-CK-1戰鬥機,俗稱“經國”號戰鬥機,用以紀念 蔣經國 。 基本介紹. 中文名稱 :IDF戰鬥機. 英文名稱 : (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 次型/級 :超級經國號. 研製時間 :1983 年. 服役時間 :1994 年. 定型時間 :1988年12月10日. 別名 :F-CK-1戰鬥機. 發展沿革. 研發背景.

    • 4.7公尺
    • 14.48公尺
    • 1名(A、C型單座機);2名(B、D型雙座機)
    • 8.53公尺
  3. 台先進戰鬥機計畫1983年展開戰鬥機定名為IDF (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 自製防禦戰機)。 計畫總的目標是研究一種防禦性的戰鬥機,針對目標為解放軍大量裝備的殲-7、殲-8戰鬥機和對地攻擊飛機,力求在質量上取得優勢。 總研製計畫稱為“安翔計畫”,內轄四個子計畫,分別是空氣動力和機體設計的“鷹揚計畫”,先進發動機的“雲漢計畫”,飛行控制和航空電子系統的“天雷計畫”,最後是自行研製空對空飛彈的“天劍計畫”。 整個研製計畫最終耗費超過10億美元。 最早對IDF進行曝光的是美國合眾社於1988年6月24日的一期報導。 美方派出百餘來台赴台,有現職人員,也有退休人員。 對於退休人員來說,IDF計畫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為他們的退休金增加了不少數字。

  4. 2023年8月7日 · 在舊有戰機老化缺乏新一代戰機的危機下由台灣引進美國技術自製戰機的鷹揚計畫於1982年展開1988年第一代自製防禦戰機」(IDF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出廠,並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成為台灣空軍的主力戰機。 與台灣合作研發、引進技術的是如今世界前五大軍火公司之一的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 而當時通用動力航空電子系統部門的負責人,就是我們眼前的英格蘭。 到了九〇年代,隨著通用動力航空部門與洛克希德(Lockheed)整併、由英格蘭出任總裁,他更主導了一系列F-16戰機的對台軍售,至今仍為台灣空軍主力戰機。 要求台灣人在中國霸權下自強自保並非空話,早在四十年前,英格蘭就實際參與了台灣的武力強化。 「我沒有效力於台灣。

  5. 2023年8月8日 · 在舊有戰機老化缺乏新一代戰機的危機下由台灣引進美國技術自製戰機的鷹揚計畫於1982年展開1988年第一代自製防禦戰機」(IDF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出廠,並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成為台灣空軍的主力戰機。 與台灣合作研發、引進技術的是如今世界前五大軍火公司之一的通用動力(General...

  6. IDF經國號戰鬥機為我國首架自行設計製造之高性能戰機。 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第一架原型機出廠,次年五月順利完成首次試飛任務,並於八十三年起移交空軍服役。

  7. 2021年10月14日 ·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國造IDF戰機配有天劍二型中程空對空飛彈丶萬劍機場遙攻武器系統火力強大但軍政界關心IDF戰機長期缺少電戰莢艙問題中科院長張忠誠在立院答詢時證實中科院確實已在研發IDF戰機外掛式電戰莢艙近12年可完成研發。 本報在今年4月獨家報導指出,為發展關鍵國防科技研發,中科院現正進行「外掛式電戰莢艙」及水下戰系關鍵技術開發,均為國軍未來戰力需求的關鍵科技,研發成功後,將可建立空中電戰與水下作戰關鍵技術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