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13日 · 鉅亨網記者沈筱禎 台北 2022-07-13 17:59. 左至右為新穎財務處長陳華軒董事長曾錙翎業務行銷處長游宏瑋。. (鉅亨網記者沈筱禎攝) 檢測廠新穎 ...

  2. 2024年5月27日 · 醫揚搶攻邊緣AI商機 Computex推出醫療AI PC方案. 鉅亨網記者劉玟妤 台北 2024-05-27 10:30. 醫揚科技全球總經理莊富鈞。 (醫揚提供) 醫揚 ( 6569-TW) 瞄準醫療 edge AI 領域,2024 年以來 AI 醫療專案已較 2023 年同期增加許多,對公司上半年起帶來許多新商機。 醫揚持續看好 AI 醫療商機,陸續參加美國 HIMSS, 輝達 (NVIDIA) GTC 大會、日本 Medtec、德國 DMEA 等主要大型國際展覽積極開發新醫療客戶。

  3. 2019年4月18日 · 模擬AI腦波輔助系統。 (鉅亨網記者劉韋廷攝) 仁寶 ( 2324-TW) 近年積極投入布局智慧醫療產業 (18) 日宣布與北科大合作創立宏智生醫科技新創公司這也是仁寶繼神寶醫資瑞寶生醫勤立生技與安勤 ( 3479-TW) 後,第 5 個與醫療產業有關的布局與轉投資。 目前仁寶旗下醫療產業子公司有神寶醫資、宏智生醫,另外轉投資勤立生技,持股 50%,另外安勤科技,則持股 22%,預計今年也將入股瑞寶生醫。 仁寶近年強攻智慧醫療照護,積極布局醫療物聯網、遠距醫療服務、免疫療法、基因工程、電子病歷及健康照護上。

  4. 2023年1月30日 · 專注於呼吸中止症治療產品開發之萊鎂醫公司其研發製造的「iNAP 負壓睡眠呼吸治療裝置」,用以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並已順利通過衛福部醫材許可。 目前 iNAP 擁有多國專利,並取得衛福部食藥署、美國 FDA 510 (k) 及歐盟 CE 等多國上市許可。 此外,近年來臺廠積極跨入血液透析與淨化次產業,除了 ( 4116-TW) 明基醫積極開發人工腎臟透析器與洗腎機之外, ( 6847-TW )普瑞博發展應用於全血 / 成分血處理之「抗凝血型白血球減除 (減白) 過濾器」已取得美國 FDA 第二等級醫材上市許可。

  5. 2024年5月25日 · 雜誌. 佳世達中國開醫院曾虧了一屁股」...陳其宏花16年打造醫療大艦隊」:搞技術證照只有死路一條. 今周刊 2024-05-25 09:00. (圖:今周刊) 撰文 ‧ 今周刊編輯團隊. 在 AI 浪潮成為資本市場主角之下,過去一年,生技股指數的表現可用「平庸」形容;但,多數人或許沒有注意,科技業巨頭們去年對生技業轉投資的投入金額,卻比前一年猛增 1 倍以上,除此之外,2023 年台灣新藥開發國際授權金也直衝 500 億元。 根據財報顯示的轉投資事業明細,佳世達、和碩、仁寶、鴻海、緯創、華碩、廣達、宏碁等科技公司,近 2 年投資生技相關產業的總額都有增無減,再加上去年跨足保健領域的大立光,2023 年這 9 家公司總計投入金額,比前一年增加逾 71 億元。

  6. 2023年1月6日 · 1. 營業額持續走高;出口值上升. 2. 市場需求、廠商家數緩步成長. 接著我們在概括各領域的概況. 不論是疫情再起或趨緩,檢測病毒篩檢或體外診斷的需求持續成長,相關公司營收仍攀升;台廠研發 COVID-19 檢測產品及包含 ( 4171-TW) 瑞基、 ( 4117-TW )普生、瑞磁、博錸、 ( 4736-TW )泰博、 ( 1760-TW )寶齡富錦等,其中寶齡富錦、泰博所開發的快篩產品獲衛福部許可使用於居家防疫,也令當時相關概念股迎來一波強漲行情,按疫情發展而言,專業診斷與快篩產品當前仍小有發展空間,也因此帶動相關廠商營收成長。 原為防疫重要的個人產品如口罩、額溫槍等,需求則是逐漸回歸基本盤。

  7. 2024年4月29日 · 寬量國際 (QIC) 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今 (29) 日指出,經過 10 多年的洗禮與淬煉,成功的台灣新興生技公司正引領生醫產業進入「第三波浪潮」,預期資本市場將迎來新一波生技公司上市櫃熱潮,寬量國際列出目前追縱新藥開發、專業設計製造代工、學名藥、通路服務與保健品等四大類生技廠共計 60 家,看好台灣生技產業將成為國內外投資人聚焦板塊。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 (Peter Kurz) 指出,台灣生技指數持續超越香港與美國,從 2020 年以來台灣生技指數表現亮眼,漲幅達 62%,相較之下,美國 那斯達克 生技指數 3 年多來僅上漲 14%,香港恆生生技指數則是下跌 42%,近乎腰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