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手機line被盜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trendmicro.com

    PC-cillin 2024完整防詐攻略:保護資料/偵測威脅/防範侵入,識破各種詐騙手法,全面防護更安心。 安心嬉遊 好禮成雙!PC-cillin2024下載3台版登錄送$500元7-11禮券 ,再抽首爾雙人來回機票。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8日 · 近日,一種名為「LINE 輔助認證」的詐騙手法正在社群平台擴散,詐騙集團假冒親友社群帳號傳送釣魚訊息,誘使人點進假網站並輸入個人資訊,讓民眾防不勝防。 全球網路資安廠商趨勢科技提醒民眾接收到身邊親友透過聊天室所傳送的「LINE 輔助認證」連結務必提高警覺。 為了幫助民眾避免社群帳號遭到盜用,趨勢科技也公布五大社群隱私防範守則,幫助民眾檢視自身隱私安全,建議可在電腦、手機及平板上安裝專業防毒防詐資安工具 PC-cillin 2024 雲端版,讓網路生活更安心無虞! 「LINE 輔助認證」詐騙手法過去就曾流竄於網路上,近期大量民眾又再次發現收到類似的詐騙訊息。 駭客會偽裝成社群上的親朋好友,並聲稱需要幫助進行 LINE 帳號的輔助認證,進而提供偽造連結。

  2. 2018年4月26日 ·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有在使用諸如 LINE臉書的 Messenger、Whatsapp 或是 Telegram 等通訊軟體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但是現階段萬一自己的帳號被盜付費購買的對話貼圖消失帳號無預警被停權……等等狀況發生時卻無法可管有鑑於此經濟部提出了相關的法案規範並宣布從今年的 5 月 1 日上路未來使用者們不再求助無門將有法可用事關自己的權益大家務必來了解一下。 (責任編輯:林厚勳) 經濟部去年公告「即時通訊軟體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應記載事項」,將於 5 月 1 日正式上路, 付費貼圖消失、帳號遭冒用、停權等問題,都將有法可管。

    • 一旦按下同意存取,你的智慧設備便有機會「聲音監聽」你
    • 個人數據不知不覺洩露出去,成為廣告商的金礦
    • Ios、Android 實際操作教學:關閉手機中的語音助理、App 麥克風等權限
    • 不想再被智慧型設備監控!未來你還能注意的隱私保護面向

    你的第六感其實沒錯,一些技術證據陸續指出,在實際運作上,手機確實可以透過存取內建麥克風等權限,在很多你以為它「正在沉睡」的時刻,豎起耳朵般竊聽你的聲音。 根據網路安全廠商 NordVPN 資料顯示,尤其我們在手機上所下載的 App 應用程式,有較高的可能性會監聽你所處在的環境背景音,甚至可能會監聽私人對話。除了手機,在居家環境中越來越常見的智慧電視、智能吸塵器等設備,透過使用攝影機和麥克風,其實都可以暗中窺視用戶行為、拿取你的資料。 據英國的一項逾 1,000 名受訪者調查發現,45% 的人有注意到,有些產品或服務的廣告是他們之前並未搜尋過,但是最近才剛和其他人有口頭談論到,或在才在電視上看到過;其中一半的受訪者認為,這讓他們感覺自己被跟蹤了,1/8 的人因此感到害怕,而大多數的用戶都表示,...

    NordVPN 指出,我們的數據也可能是透過一種極具爭議的方式:跨設備超聲波追蹤被洩露出去的,這種技術會在家中的智慧連網裝置之間進行秘密通訊,以利來監視用戶。 這種技術會向房間發送人類無法聽到的超聲波(一般在 18 kHz 以上)來顯示我們的位置和我們正在做什麼,接著,我們的智慧型手機、筆電和平板會以麥克風接收這些訊號,並在我們使用社群媒體、瀏覽網頁時,運用這些數據向我們投放相關廣告。 這類的跨設備、交叉追蹤對於廣告商來說,就像是挖不完的寶庫金礦,等同於允許他們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大量關於你的資訊,接著更精準的向你投遞廣告。 而且,即使智慧居家設備沒有連接到網路,也不等於就能阻止上述這種超聲波的發射。 能保護我們自身個人隱私的終極唯一方法,是主動回頭去審視我們給予某些服務如 App 的權限...

    那麼,該如何調整上述的權限設定呢?以下是以關閉麥克風權限的手機 App 操作步驟為例,同理可應用到關閉如攝影機、相機、健康資料存取等功能: 【iOS 用戶教學】 如何關閉 Siri 的麥克風權限? 1. 打開內建「設定」 >「Siri 與搜尋」 2. 關閉「嘿 Siri」、「按下側邊按鈕來呼叫 Siri」、「鎖定時允許 Siri」 3. 在彈窗中點擊「關閉 Siri」 如何關閉 Facebook 的麥克風權限?(其他 App 同理) 方法一 1. 打開內建「設定」 > 向下滑動點選「Facebook」 2. 將麥克風旁邊的綠色開關切換到關閉 方法二 1. 打開內建「設定」 > 向下滑動點選「隱私權與安全性」 點選「麥克風」> 2. 在應用程序列表中找到 Facebook 3. 將麥克風旁邊的...

    在未來下載 App 時,你也可以繼續留意相關的存取要求,比方說,假設你下載了一個照片修圖編輯器軟體,卻要求需存取你的麥克風,那你應該要有意識它有些可疑之處;一旦在不注意之下同意條款,它就有機會默默在背景中錄製你的聲音,更壞的情況就是將你提供的資訊用於惡意用途。 因此,如果你不希望繼續被手機之類的智慧型裝置給監控,可以試試上述的一些禁用權限方式,來保護自己的隱私,不過,關閉前也需注意可能會如何影響到後續服務使用(例如 Siri 關閉後,下次開啟需再重新設定聲紋)。 在其他的隱私保護面向上,也有一些直接的做法,例如在跟他人談話中,使用一些替代性詞彙,不讓周圍設備有機會竊聽理解你的敏感資訊。 你也能使用物理性的解決方法,像是在某些時候蓋住設備的麥克風,使用小貼紙、膠帶部分限制麥克風的範圍,以防止它...

  3. 2021年3月17日 · 今(17)日台灣人最愛用的通訊軟體 LINE 在日本傳出有日本用戶傳送的訊息遭到中國工程師「偷窺」,目前 LINE 母公司 Z 控股(Z Holdings)已證實。 包括《朝日新聞》、NHK 在內的日媒報導,Z 控股今日證實該公司委託中國上海相關企業開發系統,有 4 名中國技術人員自 2018 年起,在開發系統期間可以進入日本國內的個資數據庫,用戶的姓名、電話號碼、電子郵件、LINE ID,甚至是用戶之間相互傳送的訊息、照片等都看光。 日本 LINE 已證實,該 4 名技術人員至少 32 次進入日本國內的用戶資料庫,目前正在確認這群技術人員查看了哪些資料,公司也已經在 2 月下旬採取相關措施,令中國公司無法接觸日本用戶的個資與訊息。 台灣人個資也看光? LINE 台灣說明情況.

  4. 2021年12月7日 · 通訊軟體 LINE 旗下的手機行動支付 LINE Pay 發生交易個資外洩,約 13 萬 3000 多件交易資訊一度被上傳到網路上公開。 LINE Pay 外洩的交易資料曾參加特定宣傳促銷活動的用戶,其中台灣與泰國使用者 8 萬 1941 件。 這些外洩的資訊曾被存取 11 次。

  5. 2018年12月24日 · 這起刷案發生在去年, A 男發現自己綁 LINE Pay 的信用卡遭到刷而報案,警方追查後找到綁定該信用卡門號的 B 男,但 B 男表示 SIM 卡遺失,而 C 撿到 SIM 卡,並在自己的 LINE Pay 帳號綁定 A 男的信用卡刷。 檢方要求 LINE 公司提供相關資料,然而 LINE 卻表示帳號資料儲存於日本總公司而無法提供,引發爭議。 日前檢方以罪證不足不起訴 B 男,而真正的刷者 C 也還逍遙法外。 LINE Pay 表示檢方資訊不明確,金管會表示申請純網銀扣分. 目前 C 的帳號已遭 LINE 停權。 LINE 對於安全性的質疑表示,綁卡機制符合規定,其它競爭對手也是如此,安全性符合國際標準。

  6. 2012年7月31日 · 分享本文. 在美國有超過五成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會利用手機來查看銀行紀錄或使用銀行針對智慧手機上提供的功能不過這樣的使用行為卻很有可能造成資安疑慮事實上智慧手機使用者被竊取資料的風險非常大。 根據統計,去年有 7% 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被盜取個資足足比一般大眾多了 30% 的機率。 即便被盜機率如此高,卻仍有高達 62% 的人根本不想用密碼保護手機。 多數人都願意採取各種防毒措施,保護家用電腦以防止駭客入侵,弔詭的是,他們卻不願意保護自己的手機。 我們希望藉由提供幾款免費的手機保護方式,促使大眾覺醒,好好看顧自己手機裡的寶貴個資: 啟用遠端個人資料保護功能. 如果你是 iphone 使用者,我想你已經知道手機裡有個 內建防護 App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