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6日 · 生活報橘. 【誰說幾歲就該有幾歲的樣子? 】其實要面對的從來不是年紀而是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VO 精選好書 2020-08-06. 圖片來源: Unsplash. 《VO導讀有時候我們追著年齡跑想著該在幾歲達到什麼樣的高度或是幾歲就該有幾歲的樣子但那真的是我們要的樣子嗎關於年齡和愛曾獲選誠品十大華文暢銷作家的作家張西她說:「其實要面對的從來不是年紀而是自己身而為人的樣子——未來身而為人的樣子。 (責任編輯:張嘉芬) 文/張西. 故事是這樣的。 四十幾歲的她遇見了五十幾歲的他。 年輕時她只有過幾個蜻蜓點水般的交往對象,而他離婚剛滿三年,他們很快地陷入熱戀,論及婚嫁,但她的母親強烈反對,說不上原因,母親就是不喜歡他,可能他來自單親家庭、可能他脾氣壞。

    • 受刻板印象束縛
    • 自在的選擇最好
    • 等待適合的另一半

    皮雅薩在《這時結婚最好》(This is the best age to get married)一文中指出,在根深蒂固的性別偏見影響下,男性通常被認為在事業步上軌道,具有一定經濟能力,並且心智逐漸成熟穩定後,大約35歲左右時較適合結婚。 相反地,女性從小在童話故事、長輩經驗與生理限制的影響下,往往造成女性急於在30歲之前把自己嫁掉,認為若錯過了30歲大關,人生便與結婚搭不上關係,甚至可能被貼上「老處女」、「剩女」等標籤。 35歲結婚並已懷孕的皮雅薩指出,她身邊大多數的女性朋友都在28歲左右結婚,然而10年之後,這些朋友裡面已經有一半的夫妻離婚。

    此外,在皮雅薩的訪問經驗中也提到,在印度,女性的婚姻通常由家長安排,由不得自己選擇,然而在20多歲時曾被安排婚姻最終以離婚收場的女性,當她們在30歲時再度被安排婚姻時,普遍都表示他們更滿意後者的婚姻關係,並更能舒適地與現任丈夫相處。 美國的離婚率世界排名數一數二,對此,皮雅薩在巴黎訪問的經驗中,20位巴黎女性都一致認為美國女性在還沒結婚之前就急著要結婚,甚至有一位外表看起來十分幹練的女性反問皮雅薩「難道妳都不會想在結婚前,弄清楚自己是誰嗎?」。

    因此,皮雅薩為「何時結婚才能夠有個幸福的婚姻?」得出一個結論,他並不是一個確切的時間段,而是「等待」。 還在擔心自己面臨30歲大關,身邊卻還沒有願意娶妳的男朋友嗎?Take your time!等待,是為了讓妳成為更好的人,以遇見最適合的伴侶。 延伸閱讀: 結婚≠Happily ever After!想「婚」的人先用 8 個問題診斷自己,才能真正幸福 從快樂情侶身上,看到讓戀愛長跑的 12 個秘訣——多讚美多說謝謝 別管什麼新鮮感還是吸引力了… 如果沒有「尊重」,這段感情絕對不可能長久!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何時結婚才能擁有幸福?這裡有答案〉。圖片來源:lindico, CC licensed。)

  2. 2017年10月24日 ·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必須被納入考慮——那就是 「 年紀 」 。 情感關係專家 Audrey Hope 曾說:「現在的社會,常常把人們塑造成大學畢業就得成家立業。 這樣的文化已經無形中給我們一張規劃好的地圖;如果我們不遵守這些規則,就好像我們做了什麼錯事一樣,最終都會失去愛情的滋潤。 當你對自己的個人生活滿意時. 世界上大部分的感情專家都會告訴你,把年紀當作「經驗」來看會比「數字」還來得重要許多。 然而,國外知名伴侶配對網站的創辦人 April Davis 則說:「其實並沒有一定幾歲是最好的結婚時間,只有哪個『timing』最適合步入婚姻。 這個timing是當你對自己的個人生活、還有職場上的成果非常滿意的時候 。

  3. 2016年11月2日 · 當時臺北女子高等學院的女學生畢業前都必須來此實習而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的夫人曾文惠女士就是畢業於該校臺灣鐵道飯店不復存在取而代之者為摩天大樓。 魚夫攝。 如此先進豪華的飯店,當然也曾歷經許多重大事件,舉其與台灣人較有關係的犖犖大者: 1914年,明治維新功臣與民權運動家板垣退助來台並下榻鐵道旅館,為的是與「霧峰林家」的林獻堂共同創立「臺灣同化會」,並於鐵道旅館發表演說。 1926年,台灣銷往日本新品種的白米請總督伊澤多喜男命名,4月24日那天,殖產局長片山三郎在飯店布置的米穀大會主席台上,手握著日式布包,站上米穀大會的主席台,打開布包,拿出一封命名書,謹慎開封後,大聲念了兩遍「蓬萊米、蓬萊米」,台灣米從此有了個響亮的名號。

  4. 2021年3月18日 · 鄧羽辰 2021-03-18. 法國文學家雨果言:「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 VidaOrange 生活報橘的「世界旅讀」專區,每週持續推薦國外尚未引進台灣的深度好書,和深知閱讀價值並渴求新知的你,一起在閱讀中旅行世界,滋養靈魂的深度。 在你現在的年歲裡,你最想完成、最讓你感到熱忱的事是什麼呢? 1950年代,社會學家提出了一項「成年指標」,在30幾歲的年紀,分別會完成學業、離開原生家庭、結婚、經濟獨立及擁有孩子。 然而世代對年齡的標準隨著社會價值、個人生涯規劃及種種原因不斷改變, 對許多獨立、自信,個性積極的男人、女人而言,或許「年紀」漸漸不再是定義一個人價值的依據。

  5. 2021年7月6日 · 由勞勃狄尼洛、安海瑟薇主演的《高年級實習生》最近剛在 Netflix 上架,這部療癒而溫暖的喜劇,在多年後、有更多人生歷練後再看一次,更能深刻體會電影裡的人生哲學。 如同電影宣傳海報上所說的:”Experience never gets old.” 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高年級實習生班・惠塔克,用他過去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幫助新創公司About The Fit的創辦人兼CEO茱兒・奧斯汀度過人生中的許多難關。 VidaOrange為你整理了《高年級實習生》中,由勞勃狄尼洛飾演的班傳達的 4個「老派智慧」,也許,你可以從這位高年級實習生的職場哲學當中,憶起這些年自己在工作時所秉持的信念。 圖片來源:《高年級實習生》劇照. 老派智慧1:關鍵,是主動出擊. 「我知道我的生命出現空缺,而我必須填補它。

  6. 2020年4月15日 · 金生珉一九七三年生韓國知名主持人他從二十幾歲開始就進入演藝圈藝人的收入不固定也不穩定只有少部分的明星可以賺到大錢但他仍在這行堅持努力一直到四十歲過後才終於在演藝圈中嶄露頭角。 因為時代改變了,所以有些人反而是到了四十歲後,才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 我認識某位四十歲女性,在大公司奮鬥了將近十五年,某天,她突然開始思考:「我到底是為何而活? 」,於是決定遞出辭呈,為自己安排一段「空檔年」(GAP YEAR)。 所謂「空檔年」,通常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為了探索自我,暫時中斷學業或事業,趁年輕時去充電的一年。 然而,她卻是在步入四十歲後,才決定做這件事。 我非常佩服她的決心和行動力,能夠毅然決然離開人人稱羨的大公司,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第二人生。 這樣的勇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