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7日 · 聯電砸18億進駐南科 每年將創1億產值綠色經濟. 2023-03-17. 許 哲綱. 南科 台南 聯華電子. 字級. 匯流新聞網記者許哲綱、李盛雯/台北報導. 聯華電子將投入新台幣18億元,在南科Feb12A廠區成立循環經濟資源創生中心,預計於2025年正式啟用。. 今(17)日 ...

  2. 2022年10月9日 · 聯電9月營收創單月歷史次高Q3營收創單季新高法人預期Q4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業績有機會繳出亮眼成績全年營收年成長逾20%,締造新高聯電9月營收252.1億元較8月單月小跌0.5%,但仍為單月歷史次高較去年同期成長34.5%,Q3合併營收達753.92億元季增4.6%,寫下單季歷史新高。 聯電10月6日收盤38.95元,站回了月線,三大法人買超24919張,買超創近月高峰,儘管當前市況不佳,不過聯電新廠建廠依舊維持步調,南科Fab 12A廠P5廠區在Q2如期量產,南科的P6廠區,新加坡12吋廠Fab 12i的P3廠區,擴產仍持續進行,代表聯電確實看好,中長期的半導體晶片需求。

  3. 2022年7月18日 · 半導體 台積電 聯電. 字級.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官隆 / 台北報導. 全台灣投資人最在意的事情,就是上週7月14日的台積電法說會,因為台積電2022年在通膨、俄烏戰爭、消費緊縮等影響,股價從2022年1月時的高點688元,7月跌至433元,真的讓投資人非常的難受。 7月14日的法說,財務長黃仁昭送上超級驚人的數字! 台積毛利率單季成長350個基點,達到59.1%,這個數字高於外資預測、高於台積電前一季預測的58%,也是上市27年以來,最高單季毛利率。 台積電經營層對後市展現樂觀信心,加上國安基金護體,讓買盤持續湧入,股價從433元反彈,短線上漲幅度達13.7%,市值重返12兆元;法說會隔天7月15日開盤480元,終場大漲17.5元,以492.5元作收,直逼500元關卡。

  4. 2022年10月24日 · 聯電本週三 (26日)線上法說會受惠於產能滿載及新台幣貶值第三季營收753.92億元創歷史新高第四季因客戶庫存去化減少投片預期產能利用率將下滑明年第一季觸底並在第二季回升聯電21日宣布獲得英飛凌2022年全球供應商活動最佳晶圓代工獎肯定將在車用電子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領域擴大合作。 韓媒報導,三星計畫擴大成熟製程晶片釋單,原本三星電子邏輯晶片設計部門加碼對聯電下訂 OLED 驅動IC,明年投片較今年提高 15%,如今再傳出三星進一步擴大釋單,力積電、世界先進也有機會搶食訂單;看來晶圓代工的春天有機會提早到來,跌深的這些股票,投資人可密切留意,分批做布局。 照片來源:聯電官網、力積電.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美俄防長通話 戰爭何時結束 俄股即將再起?

  5. 2017年1月10日 · 據《自由時報》報導,中國大舉挖角台灣高階人才,目前鎖定的目標已從記憶體延伸至晶圓代工領域。 繼2015年前南亞科總經理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跳槽紫光震撼產業界後近日市場又傳出聯電前執行長孫世偉將加入紫光集團紫光高層也證實有此事但未透露孫負責的業務等細節。 報導指出,紫光持續在記憶體產業擴張領土,挖角、併購及投資動作不斷,並獲得中國官方的大力支持,快速建構記憶體供應鏈,過去對台灣人才的挖角也大多偏向記憶體界。 此次高啟全確定加入紫光,代表紫光除投資記憶體產業外,對於12吋晶圓代工也躍躍欲試,將借重孫世偉的經驗,建立紫光在中國半導體業的領軍地位。 孫世偉曾任聯電執行長,於2012年11月卸任,轉任副董事長,直到2015年1月正式退休,並同時請辭聯電董事。

  6. 2023年11月30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近日研發替代役專案辦公室公布113年度研發替代役員核配員額總計超過400家全台民間非民間產業員額不僅覆蓋北部更涵蓋台中雲林南投台南高雄等地像是聯電中國鋼鐵大立光電等知名企業都開缺搶才。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指出,據調查統計,人口約占全台26.7%的南台灣,工商活動約占全台2至3成。 尤其在科學園區設置後,電子產業也快速崛起,為重要電子零組件聚落。 張篆楷表示,南部地區不僅生活成本低、物價便宜、房價合理,更有著潛在的產業發展前景,吸引了不少尋求就業機會的人才。 根據1111人力銀行顯示,超過六成四的上班族對於南部有返鄉意願,特別是31到45歲的青壯年,其返鄉意願最高。

  7. 2021年5月14日 · 前中華開發董事長劉泰英表示不管台積電聯電宏碁都是當時李前總統在位的時候開創的當年創業的環境非常的蓬勃台灣有今天都是當年打下的基礎。 主政者必須有為決策負責的勇氣,敢於冒險。 劉泰英表示,當時中華開發只要確定投資標的,2000多家小創投都跟隨,小則幾千萬、多則上億,都來參與。 台積電草創時期,幾十億資金,一兩天就募集成功! 劉泰英掌舵的中華開發儼然成了投資的風向球! 當年包括中華開發、配合的交通銀行、開發基金,一起為了台灣新創項目合作。 尤其交通銀行身為公務員,成功了沒好處,失敗了要負責,在金額龐大,未來又不確定的情況下,還是大膽去做。 劉泰英感嘆近20年來台灣都沒有新創事業,空有技術卻沒有資金的支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