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26日 · 莊永明在正港台灣人一書裡提到真正建設台灣鐵道使得縱貫線全線通車者則為日治時期的長谷川謹介。 1899年,45歲的長谷川謹介被聘為「臨時臺灣鐵道敷設部技師」,他發現: 「清代所建鐵路的軌道材質和施工品質並不合格,加上路線規劃不恰當,導致坡度過陡、橋墩被洪水沖走等等問題,經常無法通車。 於是長谷川幾乎將整條鐵道線重新舖設過。 經過9年時光的策劃及建設,總計花費28,800,000圓,才終於舖設完成了基隆到高雄的鐵路線(長達405公里),並於1908年4月20日通車,10月24日舉辦盛大的通車典禮和火車博覽會。

  2. 2016年9月19日 · 優雅的自來水博物館卻隱藏著世紀的大謊言——真正的自來水之父才不是劉銘傳! 魚夫 2016-09-19.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的自來水之父是誰呢? 答案絕對不是劉銘傳。 國府來台後,充斥著仇日、反日的情結,台北市堂堂「自來水博物館」隱藏著荒誕不經的謊言,刻意淡化日本人的努力,銜接莫名甚妙的清代巡撫,且至今仍不願還原歷史真相。 (責任編輯:林芮緹) 如果說台灣的自來水之父是劉銘傳,聽聞者會馬上從椅子上跌下來大概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台灣有自來水是什麼時候? 當然是日治時期!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許多國民黨兵都沒見過什麼叫自來水 ,甚至跑到五金行去買個水龍頭,回家往牆壁一挖裝上去,咦? 怎麼沒水? 乃去找五金行老闆理論,這不是笑話,是唸過一點二二八歷史的人都知道的史實。

  3. 2015年4月1日 · 台北市最老的街. (龍山寺是萬華最重要的信仰中心,捷運板南線通車後,到這裡進香更是方便得多了) 艋舺的發展由淡水河畔開始,往內地呈「廿」字形,貴陽街是全台北市最老的街,也是艋舺興盛的起點。 早期漢人從河口上岸開墾,常到此地與平埔族人交易蕃薯,舊稱「蕃薯市街」;日治時,改名發音相近的「歡慈市街」,並被劃入「遊廓」〈即風化區〉內,因此街上有不少的妓院,住戶也以日人居多。 至今仍遺留著洋樓建築和傳統雜貨小販、糕餅店、香鋪等,百年老店「新協和藥行」、艋舺教堂、青山宮均位於貴陽街上。 (夏日炎炎,許多台北市民都匯到青草巷買些青草熬成驅暑的飲料。 乾隆年間,地藏王廟的興建,帶動了西昌街的發展,二二四巷內聚集了數十家草藥店,形成了歷史悠久的「青草巷」。

  4. 2017年1月11日 · 歌仔戲界資深前輩小明明在2017年1月7日突然辭世留給台灣社會無比的追思也喚醒不少人的歌仔戲回憶。 小明明本名巫明霞,出生於歌仔戲世家,與楊麗花、葉青、柳青歌仔戲天后等人齊名,她在4歲時就開始客串登台演書。 台灣歌仔戲鼎盛時期,在電視台的黃金時段,只要是歌仔戲節目,幾乎都可以看到小明明演出的身影。 歌仔戲從戰後到1990年代初期,幾乎是台灣人娛樂生活的一部分。 歌仔戲是台灣廟會野台戲的主戲,台灣人也以「扮大戲」稱呼歌仔戲,廟會酬神戲主角一定是歌仔戲,因此歌仔戲才有「大戲」之稱。 戰後的1956年至1981年,是台灣台語電影的興盛時期。 當時的台灣,北京話不普及,台灣人常用語言僅剩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台語人口超過75%,因此台語電影與戲劇需求量高。

  5. 2019年2月21日 · 莊子要說的是, 我們其實都不是孤零零的個體 。 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在世界上活著,其實就已經活在無限的「愛」之中了 —— 地球愛我們,所以允許我們在它上面生活;動物愛我們,所以允許我們捕獵它,享用它;父母愛我們,所以讓我們誕生於世;每個環境、每個角落都愛我們,所以才會為我們敞開,讓我們得以在其中自由移動。 其實, 我們一直都活在「愛」之中,只是因為被不信任與恐懼的感受所主導,所以才會覺得孤獨、寂寞 。

  6. 2020年7月31日 · 「您好,讓您久等了。 」清脆、帶著自信的聲音,與茶館的風格相輔相成, 26 歲的張舒涵經營這家店不到三個月,卻完全感覺不出生澀,大方地向客人介紹店內的特色。 茶空間「萃釅」庭院空間。 圖片來源:萃釅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舒涵的老家在南投,家中世代經營茶產業,曾祖父和祖父皆為茶農,父親則開了一家茶,而她的「茶空間」又跟父親的傳統茶行,有著不一樣的獨特味道。 「我認為『轉型』仍然要有文化的根基,我希望能留下那股人情味。 」舒涵邊擺上菜單邊說,語氣中帶著一股不可小覷的決心。 「我要把來店裡的客人都照顧得很好。 低頭仔細一看茶單,這是一份按照發酵程度、用顏色區分的茶品列表,讓人剎那間以為自己來到西洋咖啡廳,而不論是茶單還是店內裝潢,都採用簡單、低調、乾淨的樣貌,極其貼近現代年輕人的生活品味。

  7. 2017年12月19日 · 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在16日晚間辭世享壽 96歲曾擔任總統府資政的鍾老終身致力於推廣本土文學和客家文化他在1960年代於聯合報副刊連載的長篇小說魯冰花》,更兩度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同名主題曲至今為大街小巷傳唱對於他的辭世總統蔡英文在 臉書 上發文提到鍾肇政的努力是台灣人的記憶他在戰後時期為了台灣作家面臨到語言轉換的困難就發起了文友通訊」,讓這些作家不會感到孤獨行政院長蘇貞昌稍早前往悼念時也說鍾老從國民黨一黨專政高壓統治的時候就挺身而出親身參與台灣民主過程對台灣功不可沒。 過去曾經有網友在 PTT 上問卦,在琦君、周夢蝶、陳冠學和余光中等文學大師紛紛逝世後,台灣文學界現在的霸主是誰呢? 這個答案沒有唯一,但他們對台灣的付出,卻深烙在台灣人心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