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臺中縣 豐原市今臺中市豐原區):豐原市在九二一大地震中受災影響範圍達三分之一 [50],斷層帶從豐原東半部通過超過150人死亡;「向陽永照大樓倒塌43人死亡;「豐原聯合大市場一至三樓下陷擠壓至地下室整棟大樓向西側塌陷傾斜將隔鄰的透

  2. 2019年9月20日 · 李宗憲. BBC中文. 2019年9月20日. TAO CHUAN YEH/AFP. 1999年9月21日凌晨的天搖地動,更帶走2415條人命,致超過1萬人受傷,10萬多棟房屋倒塌。 那一夜,持續102秒的搖晃、上百次的餘震,緊接著樓塌、人亡、驚恐與悲傷,那是台灣二戰後傷亡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是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 震盪整個台灣的巨響
    • 地震災害中隱藏的風險
    • 傷亡主因:無法承受地震的建築物倒塌
    • 創傷心靈的重建
    • 災後重建——社區營造的集體力量
    • 社會互救!強化韌性應對未來的災難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 1 點 47 分,一場芮氏規模 7.3 強震將眾人從睡夢中驚醒。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主因是車籠埔斷層逆向抬升導致全臺多處災情慘重,史稱九二一大地震。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所林宗弘研究員,他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內外學者攜手合著《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統整臺灣 20 年來地震科學研究成果,記錄受災社區的重生故事。一起了解這場世紀強震,如何促使臺灣災害科學與政策改革向前跨出一大步!

    地震可說是最致命的天災,1989 至 2019 年間,全球前 25 起死亡人數最多的災難,地震就佔了半數以上。而臺灣更是好發地震的高風險區,根據全球地震模型估計,臺灣幾乎全島都有地震風險,在全球地震危害度排行上名列前茅。 其中,九二一地震是臺灣二戰後最嚴重的震災,導致 2444 人不幸罹難、近 11 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財產損失超過新臺幣 3 千億。 難以預測的地震造成生命財產的一夕損失,如再加上人為缺失、制度不健全,以及社會本身的貧富差距、階級與族群不平等因素,將加劇災害的嚴重程度。 為防範悲劇再度發生,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劉季宇博士、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前主任陳亮全教授、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林冠慧教授等共同作者,參考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地震發生時,我們最先感受到的通常是房屋的晃動。如房屋無法承受震度而倒塌,還是地震引發火災、山崩或土壤液化等災害,都將導致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 九二一地震發生後,全臺的死亡與重傷案例高達 87% 至 96% 是建築物倒塌所致,其中又以「集合住宅」的死傷最為嚴重。 以臺北東星大樓為例,雖然離震央遙遠,卻傳出房屋全倒,造成 73 死、138 傷、14 失蹤的嚴重災情。為何集合住宅會發生大量死傷?這跟臺灣長期落後的法規有關。 「很多制度改革都是被災難推著走的」,林宗弘指出問題癥結。1970 年代以前的建築規範主要沿用日治時期的法規,落後的法規趕不上日新月異的建築技術,更難以規範黑心建商,直到 1964 年白河地震發生後,才刺激政府推出新的建築規範。 然而,70、80 年代正好是臺灣經濟起飛的時期,大...

    地震不僅震垮房產,還揭露人心脆弱無助的一面,對於社會弱勢族群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其中,災後的心理復健長期遭到漠視,面對親友驟逝、身體傷痛、家園破滅且頓失經濟依靠等變故,災民得承受排山倒海的身心壓力,需要專業人士適時伸出援手。 臺大心理系吳英璋與陳淑惠等教授看見九二一災民的需求,成立「臺大 921 心理復健小組」,並號召其他院校的心理學家、臨床醫師與社工人員積極投入救災。 1999 年的臺灣社會仍對「災難與創傷心理學」相當陌生,小組成員抱持從做中學的精神累積經驗,開啟了臺灣災難心理衛生元年。 主要服務據點位於受災最嚴重的臺中東勢,由多位臨床心理博士開設「東勢 921 災後身心聯合門診」,也投入在地種子教師的培訓工作,傳授篩檢高危險族群、輔導孩童因應災難創傷的方法。 許多心理輔導人員更陪伴失依孤...

    社區營造也是災民展現生命韌性的案例之一。過去有人質疑社區營造對災區重建的效益,但林宗弘等學者實際比較南投埔里 33 個里 1999 至 2012 年的家庭平均所得後發現,農村重建和社區營造補助同時投入的里,平均家戶所得明顯提升。 社區營造的目標在於發掘地方資源、發現新價值,提升社區的自信與自主性,為災後重建注入活水。而農村聚落的重建補助主要用來修復硬體設施,缺乏創造新產業價值的作為,也無法留住青壯年人口。 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社區即是經典的災後創生案例。在九二一地震前,桃米社區是埔里鎮最窮的村里之一,震災重建後卻成為當地 33 個里中,平均家庭所得排行前 5 名的村里,擁有著名的紙教堂與生態園區,吸引每年多達 40 萬遊客造訪。 究竟桃米社區如何成功翻身?關鍵在於社區營造帶起的三層面連結: 桃...

    從 4 組風險因子綜合歸納出潛在的震災風險後,再從歷史制度論分析國家與社會關係對防災制度演化的影響可知: 例如在九二一地震後,政府與民間在撤離與搶救政策改革、公有基礎設施與建築補強重建方面,展現較強的制度韌性,從而推動《災害防救法》的立法,在災害發生後能較有系統、有法源依據地實施緊急應變措施,包含動員軍隊、徵用民間機具等。 林宗弘對於震災搶救過程記憶猶新,九二一地震發生時他剛好在成功嶺服役,從事救災物資的運輸補給工作。當時消防署的救災分工尚不完備,再加上許多消防單位也被震垮,屋漏偏逢連夜雨,導致最初的救災工作不是很系統化地進行。 九二一地震讓救災工作獲得重視,後來的桃芝颱風、莫拉克颱風也強化了風災與水災的救災經驗,臺灣現在的救災工作已提升到國際水準。國家及民間力量能在短時間內投入撤離與搶救作...

  3. 2019年9月1日 · (攝影/林德旺) 往日國際賑災,雖然很不捨,但仍有人我之分,無法感同身受; 九二一就發生在家鄉讓我從此改變觀念── 別人受災如自己受災。 一九九九年九月中旬,我在北朝鮮,針對天災造成的嚴重饑荒,進行勘災、協調賑災事項。 二十日當晚回到飯店,雖然筋疲力竭,但不知道為什麼,翻來覆去一點睡意都沒有;直到天亮,起身前往機場搭機,啟程返回臺北。 我們一行四人到北京轉機時,遠遠看到北京的師兄在機場等我們,我正納悶著有何要事,師兄快步走過來,驚慌地說:「羅師兄,臺灣發生大地震了! 「大地震? 」我簡直不敢相信,平常都是我們在救人家,這次災難竟發生在自己的家鄉! 師兄接著又說:「震央是在南投! 」我全身神經緊繃,感覺在顫抖。

  4. 2019年9月1日 · 一九九九年八月我來到南投國小擔任校長上任不到一個月就遇到九二一大地震。 地震造成學校兩棟大樓毀損,其中明德樓被貼黃單需要修復,明道樓被貼紅單必須拆除;面對如此災情,我著急擔心全校一千七百多位學生何時能復課? 地震一個月後,師生終於在帳棚開始上課。 十一月寒冬將臨,北風吹襲下,全校面臨嚴峻考驗,校園重建之路漫漫,有位家長建議:「校長,我們找慈濟人幫忙蓋簡易教室。 」可是我知道,慈濟正在蓋組合屋給受災居民、承擔多所學校重建,教育應該是國家來負責,不要再去麻煩慈濟。 一段時間後,依然沒有任何可以蓋簡易教室的希望,我想已經不能再等了,疲於奔走聯繫;在一波三折下,教育部長直接把我們所需要的二十五間簡易教室,撥請慈濟負責。 搭建之前,十一月三十日,上人來到了南投國小。

  5. 2019年9月1日 ·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34期. 【我的九二一故事像玉般溫潤的所在. 口述李淑瑛南投竹山鎮社寮國中教師採訪整理沈玉蓮新北人文真善美志工攝影‧黃筱哲. 憶起九二一前後這所學校是我教職的起始家庭崩毀和最終浴火重生的地方, 我們在這裏彼此安慰、共同滋養、產生力量。 社寮國中校園走廊上隨處可見靜思語,長年發揮境教功能。 凌晨一點四十七分,一陣天搖地動,我從睡夢中倉皇跳下,猝然被大衣櫃壓倒,我掙扎著爬出,強忍劇痛奮力從南投住處奔往中興新村老家;途中經過隆起如山的路面、路邊傾倒燃燒的加油站、路底噴發的泥漿滾燙四處流竄…… 終於,站在成堆的斷瓦殘垣前,我步步蹣跚,逡巡鄰里驚恐的目光,找不到父母的身影。

  6. 我的九二一故事讓鑽石閃耀在國姓. 口述/ 林家如(南投國姓鄉國姓國中校長) 採訪整理/ 羅月美(新北人文真善美志工) 攝影/ 黃筱哲. 2019-09-01. A A A. 國姓國中位於狹長型的山坡地,重建的校舍依著地勢而建;十二米寬的樓梯面對著校門,十七年來迎接一屆屆的孩子到校學習。 國姓鄉是全臺最大的咖啡產地,國姓國中師長引進技藝教育, 咖啡師免費上山教學,學生們在課堂中發現自己的天分, 準備以最佳的姿態發光發亮。 一 年半前我來到南投國姓國中擔任校長,看到學校的連鎖磚,很熟悉,因為先前在旭光高中任教時,校園也有這樣的連鎖磚,覺得自己和慈濟的緣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