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5月13日 · Getty Images. 1948 年 3 月,阿拉伯軍團盟軍士兵向猶太復國武裝自衛隊哈加納開火。 許多巴勒斯坦人對此表示反對,隨後又發生了一場戰爭。 來自鄰近阿拉伯國家的軍隊入侵。 數十萬巴勒斯坦人逃離或被逼離開家園,他們稱之為「大災難」(Al Nakba)。 到第二年停火時,以色列控制了大部分領土。 約旦佔領了被稱為西岸的土地,埃及佔領了加沙。...

  3. 2023年10月13日 ·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Hamas)於當地時間7日凌晨,對以色列發動半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襲擊,從組織所執掌的加薩走廊,向以色列境內發射約5000 枚火箭,並透過海、陸、空進軍以色列,俘虜以色列平民及士兵當作人質,耶路撒冷等城市上空也響起空襲警報。 當日清晨的這起襲擊事件,預計死傷人數超過 250 人。 此為會員限定文章. 加入會員,成就更好的自己. 每天免費瀏覽2篇限定文章. 專屬書櫃:收藏追蹤喜愛文章.

  4. 2024年5月25日 · 目次. 以巴衝突. 68 種語言. 臺灣正體. 工具. 以色列—哈瑪斯戰爭. 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 是自1948年持續至今的 衝突 ,與 阿以衝突 及 以阿戰爭 密切相關。 自約兩千年前猶太人被 羅馬帝國 逐出故土後,許多 流亡的猶太人 一直 試圖返回 耶路撒冷 及 以色列地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占領 巴勒斯坦地區 ,建立 巴勒斯坦託管地 。 英國在1917年的《 貝爾福宣言 》中承諾在阿拉伯人口占90%的巴勒斯坦地區幫助猶太人建立民族家園,這導致該地 猶太人 與 阿拉伯人 之間的衝突加劇,後演變成公開的民族衝突。 二戰期間 納粹大屠殺 又加速了猶太人移居此地區。 1947年11月,57個聯合國成員國投票通過 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 ,將 巴勒斯坦託管地 分割為兩個國家。

    • 加薩走廊過去曾是埃及領土的一部份,如今與約旦河西岸完全隔離。
    • 加薩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 以色列過去在加薩走廊建立軍事基地與屯墾區。
    • 哈瑪斯是國際伊斯蘭主義運動的一部份,拒絕承認以色列。
    • 哈瑪斯是由巴勒斯坦人透過民主程序選舉出來的。
    • 哈瑪斯不是加薩走廊唯一的軍事組織,其他軍事組織也都不斷向以色列進行火箭攻擊。
    • 以色列封鎖加薩走廊,引發人道危機。
    • 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加薩走廊發生過數次戰爭。
    • 哈瑪斯的火箭是來自伊朗援助。
    • 加薩地道非常重要,但也引發高度爭議。

    加薩走廊與其他巴勒斯坦人口稠密的城市隔離開來,巴勒斯坦人目前多半居住在約旦河西岸。儘管加薩走廊與約旦河西岸這兩個區域都有大量的巴勒斯坦居民,但卻是無法相互聯繫的兩個地理區域。 以色列佔領加薩走廊之前,原本歸屬埃及管理。1967年,以色列與埃及爆發戰爭,並佔領加薩走廊,直到2005年撤離為止。

    加薩走廊面積為376平方公里,人口大約為160萬,密度相當高。若要進行對照,美國賓州面積大約為366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換句話說。加薩走廊的人口密度與美國主要城市相當。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亞當‧泰勒(Adam Taylor)整理的數據顯示,加薩市是加薩走廊人口數量最龐大的城市,也是全球人口密度第40高的城市,與亞洲其他超級城市不相上下。 正因為如此,若要對加薩走廊發動空襲,勢必會傷及無辜,而且哈瑪斯在某些人口聚集地區布署火箭發射站。因此,儘管以色列試圖避免傷及百姓,但若要在加薩走廊發動空襲,必定會傷害到手無寸鐵的居民。

    以色列佔領加薩走廊的模式,與過去佔領約旦河西岸相同:都是建立軍事基地與屯墾區。 2005年,當時的以色列總理夏隆決定撤出加薩走廊。夏隆長期以來便是以色列最出名的鷹派代表,他反對巴勒斯坦獨立建國。但到了2005年他卻表示,佔領加薩走廊已不符合以色列的國家利益。 夏隆宣布撤離前哨部隊以及一萬名的屯墾區居民。然而,這項決定卻在以色列國內引起極大爭議,更遭到右派的反對。現任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 當時任職財政部長,他憤而辭職以表達抗議。 夏隆將加薩走廊交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負責接管,這個組織是由崛起於約旦河西岸拉姆安拉(Ramallah)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溫和派政黨所領導。但不久之後,哈瑪斯迅速成為加薩走廊地區最重要...

    哈瑪斯是穆斯林兄弟會的分支,穆斯林兄弟會是穆斯林世界的重要政治團體,曾掌控埃及政府一年。雖然哈瑪斯並非由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領導階層所掌控,但兩者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與其他兄弟會分支團體不同的是,哈瑪斯擁有自己的軍事組織卡薩姆軍團(Izz ad-din al-qassam brigades)。 自1987年成立以來,哈瑪斯便與以色列不斷爆發衝突,最常見的手段就是自殺炸彈或火箭攻擊。他們的目的是要驅逐以色列,爭取巴勒斯坦獨立建國,並拒絕承認以色列。部分哈瑪斯領袖曾表示,他們只要求西岸與加薩走廊的領土,但沒有人能確定哈瑪斯是否真的可以或願意與以色列達成協議,當然這必須建立在以色列也願意與巴勒斯坦和談的條件下,只是以色列是否有這個意願,頗令人懷疑。

    哈瑪斯認為他們是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就某個角度而言,這也是事實。在美國布希政府支持下,2006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在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進行議會選舉,結果哈瑪斯贏得多數選票。 但是,哈瑪斯拒絕承認以色列,也不願意遵守過去巴勒斯坦與以色列政府達成的所有協議。哈瑪斯與溫和派政黨「法塔」政黨爆發血腥內戰,並佔領加薩走廊,與約旦河西岸的政府分庭抗禮。 現在,哈馬斯與法塔之間的關係比以前和緩許多,今年4月雙方簽訂了一項協議,共同成立臨時政府,並同意在接下來的5個月內,在加薩與約旦河西岸地區進行選舉。但是,對於這次的加薩危機,雙方卻存在有很深的歧見,哈瑪斯不斷發射火箭攻擊以色列,法塔則是強烈呼籲停止敵對狀態。目前無法確定,臨時政府是否能撐得過這次的危機。

    加薩走廊還有其他許多軍事組織,其中最出名的是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這些組織比哈瑪斯還要激進,而且完全訴諸武力手段、而非透過政治途徑,與以色列斡旋。 自從以色列在2005年撤退之後,哈瑪斯與其他軍事組織便從加薩走廊發射數以千計的火箭轟炸以色列。雖然並沒有造成太多傷亡,但卻對以色列人的生活帶來不便、房屋受損,這也是以色列對哈瑪斯領導階層最大的不滿。 以色列將所有從加薩走廊發動的火箭攻擊,都算到哈瑪斯頭上,有時哈瑪斯也被迫捲入原本極力要避免的武力衝突。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其他軍事組織的武力攻擊行動,是導致哈瑪斯與以色列衝突的關鍵因素之一。

    自2007年開始,以色列封鎖加薩走廊,嚴格限制進入加薩走廊的邊境和領海交通,同時也限制食物、水、電力、瓦斯、建築材料以及其他必需品的供給。 以色列封鎖加薩的目的,是阻止哈瑪斯取得建造火箭和迫擊砲的原料。但很明顯的,封鎖的另一個目的,是削弱哈瑪斯的政治勢力。理論上來說,限制物資的流通,就會促使巴勒斯坦人轉而支持立場較為溫和的政黨,進一步逼迫哈瑪斯向溫和派靠攏。 但是封鎖政策卻讓加薩走廊的居民生活痛苦不堪。國際救援組織樂施會(Oxfam)表示,「封鎖行動已經重創加薩走廊的經濟,許多人無法離開加薩,也無法接受醫療與教育。」

    以色列撤離加薩走廊之後,與哈瑪斯爆發過三次戰爭:分別是在2006年、2008~2009年、以及2012年。前兩次戰爭,以色列均曾入侵加薩走廊,第三次戰爭僅採取炸彈攻擊。2006年的戰爭起因於哈瑪斯綁架一名以色列士兵,情況極類似這次的衝突。這次衝突的導火線是有3名以色列青少年遭到綁架與殺害,以色列政府相信是哈瑪斯所為,於是對加薩走廊發動空襲。 至於2008~2009年以及2012年這兩次戰爭,以色列分別以「鑄鉛行動」(Operation Cast Lead)以及「防衛柱行動」(Operation Pillar of Defense)代號稱之。以色列發動這兩次戰爭的目的是要摧毀哈瑪斯以火箭攻擊以色列的能力,因此目標是破壞飛彈庫以及補給線,徹底阻斷未來可能的火箭攻擊。 2012年之後,哈瑪斯的火箭...

    伊朗是哈瑪斯最重要的國際盟友。這幾年伊朗持續提供資金與先進火箭武器給哈瑪斯。不過,2012年,哈瑪斯與伊朗之間因為對於敘利亞內戰問題立場不同,雙方關係出現裂痕。伊朗選擇支持阿拉維特派(什葉派分支)的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對抗受到多數巴勒斯坦人支持的遜尼派反抗軍。哈瑪斯則拒絕替持阿薩德背書,因此伊朗決定停止對哈瑪斯的現金援助。 然而,哈瑪斯與伊朗之間的關係今年似乎又開始好轉。今年3月,以色列攔截到一艘船隻,上面載有M320火箭,準備運往加薩。經過聯合國調查,這艘船隻是由伊朗港口出發;5月時,伊朗重新恢復對哈瑪斯的現金援助。 伊朗的涉入使得加薩走廊的情勢更加複雜。以色列這次發動攻擊的第二個目的,很可能是要警告伊朗,他們再也無法透過援助哈瑪斯,牽制以色列。另一方面,...

    由於以色列封鎖,哈瑪斯無法取得必要的物資,於是想出了另一個辦法:建造可通往埃及的地道,走私被以色列禁止的貨物。 這些地道對哈瑪斯與一般居民來說,都非常重要。哈瑪斯透過地道走私武器、火箭零件以及發動軍事攻擊和統治加薩需要的物資。一般居民則是走私藥品、食物和被以色列禁運的物品。 自2013年,埃及軍方發動政變,推翻穆斯林兄弟會支持的政權,地道經濟便遭受打擊。埃及政府關閉多條地道。因此,以色列認為,現在的哈瑪斯防衛能力必定相當薄弱,因為他們無法取得需要的物資,而以色列發動地面攻擊的原因之一,也是為了要摧毀這些地道。

  5. 2024年2月23日 · 漫談以巴衝突起源. 收藏文章. 前往 TNL 網路沙龍看更多議題. 所謂理解以巴衝突」,不應該被侷限於僅此理解攻守雙方在單一事件裡的對錯與得失上或是判斷以色列和哈馬斯誰比較文明或是仁慈等顯而易見的問題當中而是擁抱多維分析深入探討以巴衝突從不同視角切入多方考量並共情不同勢力持有的立場方能有幸得以初窺衝突的本源

  6. 2021年5月20日 · 巴以衝突已致近150人死亡以色列空襲摧毀國際媒體大樓震驚全球. 巴以衝突的外交博弈中國在中東發力 「填補美國空白」 為什麼谷歌地圖上加沙和以色列的街景模糊? 自那以後,加沙的武裝組織與以色列進行了三次戰爭,以色列與埃及聯手維持對加沙的封鎖,孤立哈馬斯並迫使其停止發動襲擊。 以色列、美國、歐盟和英國以及其他一些大國將哈馬斯、或者其軍事分支卡薩姆旅定性為恐怖組織。...

  7. 2023年10月9日 · EPA. 大量以色列坦克在加沙邊界集結. 以巴衝突持續升溫以色列軍隊地面攻入加沙進行局部突擊」,稱已擊斃多名哈馬斯成員多家以色列媒體報道以軍在加沙尋獲以色列人質的屍體但軍方其後否認有關消息。 此前,以色列要求加沙北部約110萬巴勒斯坦居民撤至南部,成千上萬人已乘車或徒步逃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