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日 · 連假期間,和友人們討論要不要去爬山,扔了兩座山進群組,一座是東眼山,一座是法鼓山;考慮到連假過後的開工,大家決定一起上法鼓山走走,感覺爬完腳不會太痠痛,是個放鬆的健行行程。 雖然我家在三芝山上,也一直聽聞過法鼓山,但從沒去過;剛好友人認識法鼓山的師父,就帶我們一起 ...

  2. 2 天前 · 20240601. 文字/照片提供 連俞涵 插畫 鄧愉亭. 在城市裡想深呼吸時,我會用眼睛、鼻子和耳朵去尋找:走著,發現眼前被大樹籠罩,空氣呼吸起來帶有植物氣息,耳邊傳來蟲鳴鳥叫,就這樣在微風的呼喚下,走進公園。 近期我很常在下午時間晃出門,想坐在樹下,享受被自然包覆的感覺。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城市裡的人口太密集了,走到哪裡都是商店,好像總要透過一個緊接著一個的消費,才能與世界產生連結。 某天我突然發現,還住在山上時,周遭都是植物,人煙稀少,而我其實什麼都不缺,也不需要透過各種物品,與世界產生交流;所有豐富的感受,都在接近眼前的自然環境時,得到了滿足。

  3. 20240301. 文字/照片 連涵/插畫 余孟馨. 有一陣子很喜歡在路上撿些枯枝落葉,插進家中的玻璃小瓶,像是把秋天和冬天收進了屋裡,它們不像鮮花會凋謝,已經凝結在某一刻,不再會有太多變化。 頂多帶回家時要小心,不要凹折到,以免這些美好的枯枝形狀被破壞。 有些毬果類的果實落下,我也從老家院中拾起,放在煤油爐邊烘乾,再收入小木盒中,或是用麻繩,串起一顆又一顆的毬果,做成一個小小的窗邊垂吊擺飾。 回到城市的住屋處,房子的棟距不大,很容易在陽臺或窗邊,看見對面的人影,於是我把這些秋季與冬季,編織在窗邊,形成一點遮蔽,風吹過時,隨著樹枝的影子輕輕擺動,感受一天中的日光變化。

  4. 20240201. 空氣鳳梨。 文字/照片提供 連涵/插畫 余孟馨. 念戲劇系時,有一堂課老師帶我們去花市,給我們一個固定額度,讓每個人自由挑選自己喜歡的植物。 在花市裡仔細尋找,與自己頻率相近的植物,最後帶走了空氣鳳梨。 花市老闆說,這種植物好照顧,不需要放在水裡、土裡,在空氣中就可以生存。 當所有人拿著一盆一盆的植物,走出花市集合,我只拿了一株握在手上,不用提袋,小小空氣鳳梨,就這樣被我拎出來。 回到教室老師讓大家圍成一個圈,看看彼此的植物在學期初的模樣,然後告訴我們,期末的時候,大家再帶著這些植物回來,看我們會把植物照顧成什麼模樣。 由於是課堂上的一部分,除了花市老闆交代的,我也上網搜尋了一些照顧空氣鳳梨的方法。

  5. 20240101. 文字/攝影 連涵/插畫 余孟馨. 指甲是每天在長的,不過並不是總是有意識何時該剪。 放空時盯著手發呆,才發現又到了該剪指甲的時候,再不剪很容易不小心弄斷,時間總在指尖中流逝。 都說不要深夜剪指甲,不然見不到珍惜的人最後一面,但有空的時間總在深夜,白天大多奉獻於工作,剪指甲只能在夜晚。 我的掌紋,錯綜複雜,在手中交織成一面網,會看手相的老師說,我的手是那種,想要什麼就可以有什麼的相。 聽起來心想事成,無需與世界妥協,像個孩子,往前一抓,世界就握在自己手中。 有回接到一個藝術家的攝影計畫,讓參與者走進動物園的展示區中拍攝,為了捕捉天空由黑轉亮的瞬間,我們所有人從夜晚到凌晨,都待在動物園裡,慢慢梳化,一起等待那拍攝起來最美好的魔幻時刻。

  6. 從野化過程中,尋找創作的源頭.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玩陶的經驗,捏塑土團成為陶器的過程,著實平靜且療癒。. 但若回頭探問陶土從何而來、如何而來?. 多數人都只能搖頭。. 宜蘭的「土土野青」工作室本著實驗精神,揭開陶土的前世今生。. 她們按圖索驥走 ...

  7. 集中性育種所培育出來的高產品種,並無法滿足所有栽培者的需求,例如貧瘠地區、有機栽培或是沒有能力負擔化學肥料、化學藥劑的農民等,栽培這些高產品種並無法達到預期的結果。為了滿足開發中國家貧苦農民的需求,1980年代開始有了參與式植物育種(participatory plant breeding, PPR)的概念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