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製作落葉堆肥過程是藉由微生物的連續作用,而將有機物質分解成高腐植質的自然過程,步驟如下: .粉碎 過長的枝條或過大的殘體不利於分解,應適度粉碎至長度5公分內。

    • 壹】 在民生艱苦的年代創刊 第一份深入臺灣農村的雜誌「豐年」
    • 貳】 在經濟起飛的年代轉型 從「農業周刊」到「鄉間小路」月刊
    • 參】 結合農業‧農村‧農民 從平面媒體走向立體數位傳播—農傳媒
    • 肆】 以擴大服務來開發業務
    • 伍】 辛苦耕耘 含笑收穫 來自金鼎獎的肯定與獎勵
    • 陸】惜福感恩 展望未來 歡喜邁進千禧年 珍惜農業半世緣

    豐年社的籌備開始於民國 38 年。當時美國新聞處處長許伯樂先生 (Mr. Robert Sheeks)認為,臺灣需要一份農業雜誌,來從事農業推廣和農民教育。他的構想得到美國國務院的認可和一些國會議員的支持,於是在美國經濟合作總署中國分署、美國新聞處及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的合作下,籌設豐年社,並於 40 年 7 月 15 日發行「豐年」半月刊,當時農復會主任委員蔣夢麟博士為發行人。 至民國 42 年,豐年社已規模初具,豐年雜誌也步上常軌。鑑於「豐年」內容以報導農業生產技術為主,美國經濟合作總署中國分署和美國新聞處遂認為,豐年社業務由支援農業發展的農復會主管,較為妥當。於是自是年起,豐年社完全改隸農復會,由農復會新聞處主管。 美援可能隨時停止,農復會亦非永久機構,為了繼續為臺灣農民服...

    豐年社於民國 64 年(1975)年 5 月創辦另一份雜誌——農業周刊,這是豐年半月刊的姐妹刊物。原以報導農產品行情及產銷資訊為主,以週刊型態發行了 17 年,由於形式與內容均有特色,頗受各界重視。民國 80(1991)年 9 月,為了適應當時出版市場的變化,改為「鄉間小路」月刊。編輯人員的座右銘是:「人人日進三餐,能說農業無關﹖」事實上,農業及農產品無所不在,當你享用日常飲食的同時,自然就與農業有密切關聯了。 「鄉間小路」月刊因此鎖定消費者為發行對象,以生活化的農業知識,豐富讀者的飲食、健康與休閒生活。「鄉間小路」月刊內容有五大主題:節令美食、養生保健、生活園藝、鄉村旅遊及生態保育;期使農業更貼近國人的日常生活,並引導讀者親近自然,欣賞美麗農村的生態之美。 「豐年」半月刊與「鄉間小路」月刊...

    時代在變,豐年社也必須隨著時代的腳步前進。豐年社曾協助國內三家無線電視臺製作農業節目,包括提供主題資料,協助安排攝影,按時收看,做成紀錄及提出改進建議。 民國 82(1993)年,豐年社從平面出版走向立體傳播,拍製永續農業錄影帶系列,作為永續農業推廣教材。82 年完成第一支國臺語雙聲帶的「美國俄亥俄州有機農場巡禮」;84 年及 85 年完成3支永續農業錄影帶—綠肥作物推廣與利用、堆肥製作與利用[果樹篇]及堆肥 製作與利用[蔬菜篇];86 年再完成「臺灣的有機農業」一片。 豐年社更結合雜誌專欄、推廣手冊、報紙廣告、電臺廣播及電視頻道等媒體的特色,為具體的農業施政作多層次的宣導與推廣。例如民國 87 年執行「合理化施肥」宣導計畫,民國 89 年執行「餐桌上的菜園」宣導計畫,民國 90 年執行「有...

    一、出版豐年叢書 設立門市部 除了兩種定期刊物外,民國 63(1974)年成立出版部,出版「豐年叢書」。使豐年、鄉間小路、出版部三足鼎立,相互扶持,豐年社的基礎藉此更為穩定,業務也持續進展。已發行的「豐年叢書」包括農藝、園藝、畜牧、水產、鄉土及保健方面,計 40 餘種,其中有再版、 三版、四版乃至八版、十版者,可見其普受歡迎的一斑。又有多種獲得金鼎獎。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臺灣農家要覽」,它是 400 餘位農業學者專家的心血結晶,由豐年社編纂而成, 69 年第一次出版,計 2 大本。84 年重編,篇幅大為擴充,包括農作、林業、漁業、畜牧及綜合篇 5 大類,計 7 大本,共 3389 頁,是一套綜合而又實用的農業百科,也是 21 世紀的農業寶典。 同年,為擴大服務範圍,另設門市部,除出售「豐年...

    豐年社自創辦以來,蓽路藍縷,堅苦奮鬥。在印刷方向,已由活字排版到電腦一貫作業。 在發行方面,不但進入臺灣書報市場,並向國外發展。有辛酸的過去,也有甜蜜的收穫。 豐年社出版的兩種定期刊物及豐年叢書,經常受到政府主管機關肯定,並給予獎勵,歷 年受獎紀錄如下表:

    經過了半世紀的成長,臺灣的經濟已有很大的改變,從 GDP 的觀點來看,農業的重要 相對降低,但這並不表示農業將從這個島上逐漸消失。事實上,農業生產的絕對值仍在不斷增加,所以,為了臺灣農業的持續發展,一份像「豐年」這樣的雜誌仍然有新的時代任務。 時代在變,社會經濟的結構也在不斷的調整,貿易自由化是世界的潮流,加入 WTO 也 是不可避免的事。面對這些新的衝擊,臺灣的農業必須因應調整,「豐年」應在此調整的過程中,發揮積極的媒體作用,使臺灣農業平順的走上競爭的時代。 早期「豐年」的目標是「農民之友、生產之道」,「豐年」永遠是農民之友,但 21 世紀的農業已不僅是生產問題,也要注意品質、運銷和環境保護等問題。為了配合這些新的趨勢, 未來的「豐年」將強調生產、生活和生態的報導。 科技在進步,農業科技也...

  2. 粗糠變身黑珍寶:附掛式稻殼連續炭化裝置,烘穀兼燒炭. 「燃糠式乾燥機」問世,以稻殼替代柴油作為烘乾稻穀與雜糧的熱源,降低農機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在節能減碳的趨勢下,花蓮農改場與三升農機研發「附掛式稻殼連續炭化裝置」,將原來只能作為燃料 ...

  3. 資料格式不一致 不利智慧農業發展. 隨著資料越來越多,會產生一個可預見的問題,當使用者想要結合多個資料分析時,會發現明明是相同的東西,在不同的資料來源裡卻可能有不同的名稱,例如「溫度」的名稱,某一家廠商可能會用「temperature」代表,另一家 ...

  4. 一、禁用物質及其原因. 依據農糧署《有機農產品有機轉型期農產品驗證基準與其生產加工分裝流通及販賣過程可使用之物質》的訂定,作物生產上,有土壤肥培管理可使用的物質。 除此之外,土壤肥培管理規定禁止使用經合成化學物質處理或經化學反應改變原理化特性的物質及化學合成物質。 另天然物質中禁止使用工業製程集塵灰、智利硝石、工業副產石灰,其內含有害物,例如含高重金屬或有毒物質等問題。 (表一)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網站-農糧法規(https://www.afa.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353&mod_code=view&a_id=405) 二、容許使用到土壤及植物的添加物. 土壤是作物的母親,作物生長需要土壤提供充分的養分、水及氧氣才能健康生長。

  5. 【農業百工圖】網室設計師. 農傳媒. 20170622. 文/ 諶淑婷 繪圖/ 雄爸. 桃園新屋一處農地正在施工搭建網室中,挖土機已經先行整地了,將田土推平後,工人仔細拉水線放樣,確認作為網室骨幹的錏管位置後,再由挖土機一一插入,然後搭上橫樑,圍上周圍紗網,最後才覆蓋上方紗網作為屋頂。 為期一週的搭建作業,協助設計的阿邦與阿華不時前來勘查,除了與農民討論未來耕種需求,也和工班協調作業模式,他們正在嘗試由三方合作的網室搭建新模式。 曾在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工作的阿邦,原來的工作崗位是三棟可調控的精密溫室。 裡面搭配國外引進的控制軟體,透過電腦參數的設定,無論外面氣候,裡面的環境可以依作物需求調整成較適合的溫、濕度,光源也可以調整,甚至製造出全遮光環境。

  6. 【打樣中心啟用】5加值打樣中心啟用 農民使用1年免費. 農傳媒. 20190413. 許多農民在投入加工前審思甚久,有的是擔心成品不如預期、有的則是憂心成本過高,包括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等5個農產加值打樣中心13日辦理啟用儀式,希望為農民投入加工前評估其效益、成品是否符合預期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13日表示,未來一年內所有農民至改良場農產加值打樣,完全不收任何費用。 為延長農產品賞味與價值保存期限,農委會已在包括花蓮場、高雄場、臺中場、台東場、台南場及農試所等地啟用農產加值打樣中心,針對乾燥、粉碎、碾製及焙炒四大類初級加工範疇,提供農民對於擬進行加工品項的諮詢,促進農產品多元利用。 打樣中心盼減少不必要的成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