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1日 · 這份 AD-8 量表可以用在自我評估、專業人員詢問等地方,最重要的是,每一項症狀都要「跟過去的自己作比對」。 量表總共有 8 項描述,涵蓋了台灣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 阿茲海默症 、血管性失智症的症狀,如果有 2 分以上的分數,就建議到醫院的神經內科進行更詳細的失智症評估跟檢查。 每天多走路 1 小時,延緩 1 年大腦退化. 而如果發現自己雖然沒有像量表描述的一樣嚴重,但的確有一些跟失智相關的輕微症狀出現,就建議要「及早預防」。

  2. 2022年1月6日 · 目錄. 為什麼會智力不足? 如何判斷孩子的智力發展? 該怎麼及早發現?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被醫師判斷為智力不足? 造成寶貝智力損傷或停止發展的原因有許多種,有分為先天和後天所導致: 先天: 唐氏綜合症 、胎兒酒精綜合症、脆性 X 綜合症. 後天:通常都是腦部損傷、中風、或某些疾病感染. 例外:胎兒在媽媽肚子裡時影響(媽媽可能有酗酒或服用不當藥物等)、生產時因缺氧所致. 簡單來說,智力不足通常是某個疾病或外力所導致的病症,而不是本身是個疾病。 醫師怎麼判斷孩子的智力發展.

    • 最早智力被認定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 智力變成解決問題、邏輯理解、類比推理的能力
    • 智力會隨著環境、時代不斷改變

    十九世紀英國哲學家赫伯特·史賓賽(Herbert Spencer)認為智力是指人類要一直調整內心用來應付外在環境,且人類跟動物的心理沒有差別,只是人類的心理比較複雜,擁有獨特、極致的心理能力像是語言跟推理。 但德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和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則認為人類和動物的思考方式不一樣,詹姆士認為最聰明的人類是擁有聯想的能力,對相似的東西有所連結。 智力是天生的感覺敏銳度和反應時間 而到了二十世紀,馮特的學生英國心理學家法蘭西斯. 高爾頓(Francis Galton)認為智力的差異完全是遺傳造成,教育無法提高人類的智力,反而是育種選擇才能提高智力的表現,也因此出現了優生學的說法。 同樣也是馮特的學生瑞蒙·伯納·卡特爾 (Ray...

    20 世紀的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發展了兒童智力的測驗,且並非測驗兒童天生的反應能力,而是根據解決問題、邏輯推理的形式去做智力的判斷,且也和其助理泰奧多爾·西蒙(Theodore Simon)共同設計出針對智力分數低於一般水準的兒童的訓練菜單,包括注意力和紀律的訓練等等。 比奈和西蒙相信智力可以被塑造,也在發展智力測驗的時候強調測驗的分數有侷限性,表示智力仍存在著我們未知的領域。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心理師,同時也是天下獨立評論的專欄作家方格正曾於其文章中分享:「無論是智力或者智商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先天基因占了一部分變數,而後天的學習與訓練都有可能讓人變得更聰明,甚至改變大腦結構。」 雖然多數人還是會在意智力的分數高低,但相信透過後天的訓練,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思維都會有所改變,甚至我們可以說智力測驗的分數根本不重要,專注在自己熱愛的事情才是我們生活最重要的事情。 文/莊筱彤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飲食習慣也影響認知能力!《阿茲海默》期刊:葡萄酒、起士有助保持頭腦敏捷 如何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知發展專家:在遊戲中運用「鷹架理論」 《週末心理話》想打破同溫層 教你突破大腦限制

  3. 2018年11月5日 · 雖然大多數正式測量EQ的方法都不是免費的,但有曾有雜誌創辦人分析了自家機構中,數百萬受試者的數據,歸納出以下11種低EQ的行為,讓大家可以進行自我檢測(或幫別人檢測)。

  4. 2022年2月10日 · 你的孩子是否有動作太過僵硬,或是肢體協調很差的問題? 除了發展遲緩外,或許也要留意「腦性麻痺」的可能性。 目錄. 腦性麻痺的症狀及成因. 腦麻的類型. 腦麻的影響. 如何發現腦性麻痺? 全球共有約 1 千 7 百萬名腦性麻痺患者,其中,臺灣就佔了八萬多名,盛行率約為 3.4 ‰。 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在我們的生活裡並不少見,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雖然都叫作腦性麻痺,但依據動作型態和嚴重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現,有些甚至能透過訓練回歸日常生活,讓人難以「一眼看穿」。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腦性麻痺的幾個重點特徵,以及新手爸媽辨識孩子是否患有這種疾病的方法吧! 何為腦性麻痺,它的主要症狀又是什麼呢?

  5. 2022年1月3日 · 像是視力、聽力、智力、肌肉等,都需要透過各種外界的刺激來幫助成長,而對照「兒童發展里程碑」,可以快速的了解孩子每個階段應該能達成的發展;如果有延遲或是出現特殊狀況,就能及早配合孩子的需要來進行「早期療育(早療)」。

  6. 2023年9月7日 · 認知功能評估. 由心理師幫患者做認知功能測驗,評估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注意力、計算能力、定向感、抽象推理能力、視覺空間能力、語言能力等。 另外會與家屬面談,由家屬或主要照顧者的角度提供病患日常生活及社會功能等情況,經由綜合評估後,用臨床失智評分表 (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來評量病患的嚴重程度,分成健康、疑似或輕微、輕度、中度、重度、深度及末期。 目前常見的檢查工具包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