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8日 · 鄧炳強又說知道有市民擔心深圳水庫排洪或致香港水浸他回應稱事實上深圳水庫排洪無論對深圳或香港都是安全保障措施他解釋排洪能在危急時候將洪水受控地排入河中他強調香港的河道水位沒因為今次排洪而上升至海堤水平

  2. 2018年6月1日 · 水務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漢輝近日指本港現時17個水塘總存量約3.5億立方米佔總庫存量的6成是過去十年來以來的偏低水平庫存量與09年出現旱情時相若。 但他強調,6成只是偏低,影響不大。 他又估計,今年供港東江水需要增加,很大機會「用盡」8.2億立方米的配額。 水務署助理署長周世威亦指,目前總存水量正常,東江水輸入穩定。 至於下城門水塘存水量僅有12%,他解釋相關水塘存水量一向較少,預留空間在雨季接收雨水。 水務署解釋,下城門水塘存水量一向較低,預留空間在雨季接收雨水。 (張永康攝) 對於有建議填平船灣淡水湖以發展新市鎮,陳漢輝接受傳媒訪問表明個人反對,強調船灣淡水湖是本港最大型水塘之一,不可忽略水塘功能。

  3. 2023年6月2日 · 1.上午8時45分至9時45分. 2.上午11時30分至下午12時30分. 3.下午1時至2時. 水務署再度推出前深水埗配水庫自助導賞遊逢星期一至日包括公眾假期),每天包括兩個上午時段及一個下午時段。 (水務局圖片) 參觀時段前最少30分鐘前透過網上預約系統申請。 預約系統會顯示自助導賞遊約2個月內可以接受預約的參觀時段,並會於每月的第一個工作日上午九時更新。 大家看 按此查看預約情況 ,不過,由現在至7月30日的周六日各個時段均已滿額,有興趣參觀的巿民,可選擇在周一至周五的時段登記。 注意:每節時段名額為70個,申請者必須年滿16歲,每次申請參加人數(包括申請者)最多為4人。

  4. 2016年4月5日 · TOPick 向水務署查詢及綜合港人用廁所水情況: 1. 每次沖水11公升. 環保署 和 綠色力量 網頁指,傳統廁所水箱每次沖廁會用11公升的水,相等於11支1公升可樂! 即使用了設有兩個沖水制的雙沖式廁所,亦會用去3至6公升的水。 2. 人均每日使用96.5公升沖廁. 去年港人均沖廁每日96.5公升(包括海水及淡水),而海水沖廁量則是每日69.8公升。 換言之,港人平均大約去「方便」9次或以上。 近年港沖廁水用量不斷上升,從05至06年的每日88.9公升至14至15年的96.5公升。 立法會曾對此 研究 ,並認為原因是港人以為海水沖廁免費,故增加了用水量。 雖然水務署沒有就海水沖廁向用戶收費,但海水沖廁背後亦有成本。 3. 10年海水沖廁支出約78億元.

  5. 2024年4月3日 · 台灣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今早與地震記者會中指出,是次震央接近陸地,屬於極淺層地震,故台灣均有感;目前判斷這次地震應為主震,提醒市民未來數天可能會有規模6.5以上至8級餘震。 天文台發出海嘯報告. 本港天文台亦於上午11點10分發出海嘯報告,預計是次地震會產生影響南海的海嘯。 若海嘯持續,或於正午12點至下午1點到達香港,並會每5至60分鐘再次出現,預計最多只會比正常潮水高度高出0.1米左右,預料對本港影響不大。 天文台發出海嘯報告(圖片來源/天文台網站截圖)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 立即下載︰ https://onelink.to/f92q4m.

  6. 2017年1月25日 · 水庫東面主壩建築雄偉自七十年代尾建成以來一直是郊遊和攝影的好地方堤壩的建築物料是就地取材使用碎裂的六角玄武岩堆砌壩面通道旁安裝了多個白色測量標記估計用來監察大壩有否沉降和移動而湖內有幾支石柱每逢雨量充沛水位升高柱就會被淹浸這算是全港獨有的水柱。 不過要論到最貼近水平線的,可能就在馬灣白泥山和大嶼山長沙的三角站了。

  7. 2024年5月23日 · 童學園. 高效溫習︱「考場戰士」熱愛鑽研試題 DSE狀元分享4大高效讀書法. 他表示渠務署引入多項創新科技處理防洪工作包括於去年500年一遇暴雨黃大仙及柴灣區內曾發生嚴重水浸的位置選定逾30個雨水沙井安裝智能感測設備24小時實時監察雨水渠的水位狀況。 莫永昌指,安裝有關設備後,兩區在本月2場紅雨中均沒有任何水浸報告,形容成效令人鼓舞。 當局亦計劃今年內在元朗及尖沙咀試行以人工智能系統,實時分析街道影像,辨識街道水浸情況,及早派遣應變隊伍處理。 莫永昌表示,過去數月已進行大量工作,加強防洪及排洪能力,其中約120項各區維修及小型改善工程,大部分已於首季完成;另有11項大型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正在進行,包括興建雨水渠和地下蓄洪池,預計今年至2030年期間分批完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