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0日 · 心律不整. 時間:2022-01-10 12:05.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劉品希. 台大醫研發首款心律不整篩檢手機APP愛心鏡Rhythm Cam」。 (台大醫院提供)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台大醫院開發國內首款心律不整篩檢手機APP愛心鏡Rhythm Cam」,可提供一般民眾自行篩檢心律不整也獲得了第十八屆國家新創獎肯定。 心房顫動是國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部分患者常有頭暈、心悸和胸悶等症狀,但有另一部分患者完全沒有症狀,成為隱形殺手。

  2. 2024年4月19日 · 衛福部. 邱泰源. 時間:2024-04-19 10:06.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劉品希. 準閣揆卓榮泰宣布前民進黨立委邱泰源接衛福部長。 (翻攝直播畫面)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宣布第四波內閣人事衛福部長由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邱泰源出任邱泰源今年初才剛卸下民進黨不分區立委一職其在醫界的資歷以及善於溝通協調的能力被視為出線主因上任後將面臨健保食安社會安全網三大棘手挑戰也肩負兌現準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的政見

  3. 2024年5月22日 · 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賴達明在研討會中表示腦部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至關重要為了帶給病人更安全精準的微創手術台灣的神經外科醫師應用手術導航機器人進行引流手術結合機器視覺定位系統和人工智慧不僅縮短麻醉時間提升手術的準確性還降低手術風險並縮短患者的康復期亞東醫院副院長張至宏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台灣和印尼兩國在脊髓微創手術的技術不斷創新。 目前台灣的微創手術可經由兩個小傷口灌注生理食鹽水及置入內視鏡系統,更精準地找到病灶,並提升手術流程的安全性,成功降低病人的手術風險。 與會講者還包括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郭律成、新竹台大分院神經外科醫師陸惠宗與亞東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溫崇熙、骨科醫師陳鈺泓,以及印尼知名Dr.

  4. 2021年5月12日 · 陳翠玉. 時間:2021-05-12 12:02.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江昭倫. 台大醫學院護理學館12日舉辦台灣的南丁格爾陳翠玉女性文化地標揭幕典禮向創下台灣護理史璀璨紀錄的護理先行者致敬。 與陳翠玉生前交好的監察院長陳菊 (左四)也到場致意。 (江昭倫攝) 今天是國際護師節,台大醫學院護理學館12日舉辦「台灣的南丁格爾-陳翠玉女性文化地標」揭幕典禮,向這位戰前第一位台灣受本專校教育的護士、創立台大護校及護理學系,在台灣護理史上留下璀璨紀錄的護理先行者,同時也推動婦女台灣民主運動有功的偉大女性致敬。

  5. 2023年2月20日 · AI醫療. 時間:2023-02-20 11:23.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劉品希. 台大醫院與台大AI中心開發AI急診20日舉行記者會說明成果。 (劉品希 ) 許多民眾都遇過急診壅塞情況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與台大AI中心歷時3年合作開發出人工智慧急診透過AI輔助系統協助醫師做四大預測包括病人是否需要住院在急診是否有死亡風險需要在急診觀察多久以及3日後再回診機率每個步驟皆可加快20%速度希望今年正式用於臨床診斷全面加速急診流程。 許多人都有到急診就醫的經驗,當下最想知道的便是自己病況是否嚴重、有無住院的必要性,不過,大醫院急診壅塞情況嚴重,民眾往往花費許多時間在急診候診與等待檢查結果判讀。

  6. 2023年11月6日 · 其中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廖偉智與台灣大學應用數學科學研究所教授王偉仲所組成的團隊共同打造世界首創的人工智慧胰臟癌輔助偵測系統PANCREASaver® 助胰見®」 ,是一個全自動化 AI 輔助胰臟癌偵測系統,可分析電腦斷層影像 (CT) 有無胰臟癌並指出腫瘤位置,經全國資料集驗證正確率超過9成,尤其針對不易察覺小於2公分早期胰臟癌,其敏感度可高達86.4%。 廖偉智說,目前在臨床上,小於兩公分的早期胰臟癌,有高達4成是沒有被發現的,透過人工智慧就能幫助醫生做到人做不到的事、看到肉眼看不到的腫瘤。

  7. 2021年6月27日 · COVID-19. 時間:2021-06-27 11:23.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楊雨青. 因應病人回流 台大醫院6/29起恢復全員到院上班 (中央社) 全台疫情警戒第三級延長至7月12日不少疾病檢查與治療因而延宕台大醫院宣布因應病人逐漸回流以及支援武漢肺炎篩檢與疫苗接種將自6月29日起恢復全員到院上班。 COVID-19本土疫情自5月中旬以來持續至今,許多企業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訂定的持續營運指引,採分流上班、居家辦公等措施。 台大醫院公共事務室主任趙于萱表示,台大醫院自5月19日全台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以來,即採取分流到院、居家辦公措施,並配合疫情醫療服務降載,許多癌症手術、化放療與其他檢驗檢查都因此延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