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4日 · 全年表現反趨樂觀,總裁魏哲家提及 2024 年產業景氣時表示,雖然全球經濟及政治仍不明朗,仍看好整體半導體產業產值可望年成長 10%,晶圓代工有望年成長 20%,全年營收有機會交出年成長 21%~25% 成績單。 讓市場人士有壓力的是台積電 2024 年資本支出卻顯保守。 台積電 2023 年資本支出約 304.5 億美元,比 2022 年 362.9 億美元下滑 16.1%。 2024 年台積電預估資本支出落在 280 億至 320 億美元。 市場人士認為,庫存去化恐沒有那麼樂觀,市場回溫和晶片價格回穩也還需要時間,使台積電 2024 年營收成長 10% 左右可能更合理。

  2. 2024年2月7日 · 為吸引及留任公司高階主管及關鍵人才並將其獎酬連結股東利益與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成果台積電董事會核准發行2023年限制員工權利新股共296萬股。 此外,亦核准發行不超過418.5萬股的2024年限制員工權利新股案,並將呈送2024年股東常會核准。 台積電董事會核准召集2024年股東常會訂於6月4日假新竹國賓大飯店舉行會中將改選10名董事其中7名獨立董事。 台積電董事會還核准人事擢升案,擢升財務副總經理暨財務長黃仁昭為資深副總經理;法務副總經理暨法務長方淑華為資深副總經理。 台積電董事會核准資本預算約94億2,148萬美元,內容包括建置先進製程產能、建置先進封裝、成熟或特殊製程產能、資本化租賃資產,及廠房興建及廠務工程,含建置南部科學園區零廢製造中心。

  3. 2021年12月26日 · 南科除了台積電這樣的龍頭科技業廠商員工獎金高園區大部分的科技廠表現也不差大都14個月加上2到3個月獎金」,等於比較一般傳統產業領12個月薪水的員工可以領4到5個月年終獎金雖然不同廠商營業狀況不同,「普遍較去年很好」。 南科半導體代工產業因近來晶圓供不應求產值直線上升尤其台積電5奈米製程產能越來越大3奈米製程明年也將進入試運轉南科園區周遭道路甚至省道台一線新市善化地區直到今天仍持續掛滿廣告旗幟招募作業員工程師培訓投入產線。 南科林姓工程師打算跳槽台積電,他說,雖然知道進台積電「爆肝的機會更大」,但「14個月基本薪加上超過200萬」季獎金在台積電「這個其實很平常很平常」,只要想到「一年可以賺兩到三年的錢」,就決定要跟他拚了。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 原文見此 。

  4. 2024年1月30日 · 2024年台積電最新展望. 雖然台積電重返六字頭最新股價來到644元距離2022年1月歷史高點688元相差已不遠但若以估值來看似乎仍未偏高以法人預估台積電今年EPS約38元計算本益比約17倍我認為以台積電未來明確的成長潛力目前股價仍在合理至低估範圍。...

  5. 2024年1月18日 · 台積電會繼續支持客戶成長,並預計 2024 年的資本支出大約將介於 280 億至 320 億美元。 預計約 70%~80% 將用於先進製程技術,約 10-20% 將用於特殊製程技術,另外約 10% 將用於先進封裝、測試、光罩製作及其他項目。 預期 2024 年台積電折舊費用較前一年增加近 30%,主要因素為 3 奈米技術量產。 台積電進一步指出,較高水準的資本密集度始終與公司未來幾年較高的成長機會相關。 在過去幾年,台積電大幅增加了資本支出,為了把握高效能運算 (HPC)、AI 和 5G大趨勢的成長機會做好準備。 儘管 2023 年充滿挑戰,若以美元計,台積電的營收在未來幾年仍可如預期實現年複合成長率 15%~20%,這是在 2022 年 1 月的法說會中所傳達的目標。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3年12月23日 · The Motley Fool引用報告指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台積電2024年營收成長20%每股盈餘可望達到6.12美元。 如果台積電能夠實現分析師對其2024年的預估,且本益比達到22倍,其市值將接近7000億美元。 如果到截至2030年初的5年裡,台積電的獲利每年能夠以12%的速度成長,估值將達到1.23兆美元。 The Motley Fool的撰文者Keithen Drury直言,這樣的估算相當合理,認為在未來的5到10年內,台積電將是一檔絕佳的投資選擇。 留言討論. 【中時新聞網 賴宇萍】台積電19日拋出震撼彈,突然宣布董事長劉德音於明年股東會後退休,現任總裁、副董事長魏哲家則被推薦為下屆董事長。 國際媒體爭相報導台積電接班安排之際,也更加關注公司未來動向。

  8. 2024年2月7日 · 台積電已對外喊出今年以美元計算的合併營收可望繳出年成長20以上代表營收及獲利有機會創高屆時配發出的員工業績獎金及分紅案亦有機會改寫新高台積電發放分紅獎金不手軟2021年員工業績獎金與分紅總計約712億元以員工約5.7萬人平均每人約125萬元近兩年分紅更是創歷史新高與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