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6月20日 · 因此台積電的CEO叫做總裁,「台積電現在的情形的確是需要兩個接班人。 」張忠謀說在他退休前公司內有兩位CO-CEO共同執行長),他為退休後所做的安排是確立有兩位接班人一位CEO是董事長負責對外代表公司而總裁則是要面對客戶供應商 ...

  2. 2013年1月24日 · 1986年張忠謀應當時總統府資政李國鼎之邀離開美國的高薪事業來台成立台積電開啟全球首創的晶圓代工business model二十多年來幾乎全世界的IC設計公司都成為它的客戶市占率逼近50%最熱賣的iPhone和iPad裡都藏著台積電的產品

    • 從 50 股 IBM 股票,了解大公司的運作
    • 張忠謀的 33 歲到 52 歲,在德州儀器的學習
    • 台積電的商業模式:從「客戶」定義商業模式,而非從「產品」

    20 歲時是我學習的前奏。我在 MIT(麻省理工學院)念書,父親送我 50 股 IBM 股票,當時 IBM 股價大約 100 塊美金,是一份蠻大的禮物。我開始學會看股價,一有空就到圖書館看報紙,還有 IBM 給股東的每季、每年財務報告,看到大公司是怎麼做的,也學會P/E(本益比)、P/B(股價淨值比)這些事情。 後來我聽前財政部長王建煊說,「大家要手上有股票、心中無股價」,我很尊敬王部長,但我心裡想,他大概沒買過股票。

    我 24 歲開始工作,頭一個就是在半導體,公司名字叫做 Sylvania。雖然它是一間有規模的公司,但是半導體是對他來說是個新的、不太成功的事業。那 3 年間,我注意到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以下簡稱 TI)做得非常好。 27 歲我成為在 TI 工作的第一個華裔人員,一開始就立功,公司就送我到史丹佛大學念博士,2 年半拿到博士後,重新回到 TI 工作,被升為事業單位的負責人,之後總共待了 25 年。 期間,我當過不同事業單位的負責人,最後的事業單位是全球半導體。從 33 歲做到 52 歲,開始時的事業單位員工只有 3000人 到後來是 4 萬人,黃金時代都給了 TI,我學到了很多。

    54 歲我創立台積電,剛開始員工只有 120 人,87 歲退休時,員工有 5 萬人左右。那時候我已經不需要學基礎了,我是在應用它們,其中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與「策略」。 商業模式比策略更高一層,不過機會很難得,你必須是創始人(founder),才有辦法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或者就是從舊的商業模式創新。 台積電的商業模式,其實是台積電最重要的革新,商業模式是以「客戶是誰」而定,不是以產品是什麼為定。台積電客戶就是半導體公司,假如我們是一間半導體公司,我們的客戶會是電腦公司,而不是「半導體公司」。我們的商業模式就是「半導體製造服務」,客戶是別的半導體公司。 我在 90 年代剛到台灣時,那時候還沒有網路,我最尊敬、最崇拜的商業模就是星巴克。如果你以為它是一家咖啡館,那就錯了,它把一杯咖啡從 3、4 ...

  3. 2013年2月1日 · 台積電去年合併營收145.4億美元雖然只是鴻海的八分之一但獲利卻高達45.7億美元多年來不只是台灣最會賺錢的公司更一路蟬聯台灣市值最高的公司根據顧能Gartner的統計台積電今年營收上看160億美元這更是比聯電Global Foudry中芯三星晶圓代工部門的總和還要多。 以2012年第三季為例,台積電的整體營收中,85%的收入來自IC設計公司,15%來自IDM。 如果用更長遠的眼光來分析,台積電來自IDM的收入占比也許會越來越高。 目前相當多IDM的28奈米製程都仰賴代工,隨著摩爾定律製程微縮的困難度日益提高,加上高昂的建廠成本。 因為當下一座12吋廠造價高達數十億美元,將來的18吋晶圓廠,建廠預算更可能突破100億美元。

  4. 2022年6月1日 · 先關注「現金流」再照顧損益!. 從台積電聯電的財報拆解背後策略選擇. 近年來新創獨角獸(Unicorn)成為許多創業者仰望的目標,不僅如此,蓬勃的併購以及資本市場,提供了新創事業更多元的出場機制與可能性。. 不論是策略投資人或者財務投資 ...

  5. 2009年12月10日 · 台積電購併太陽能電池廠茂迪的傳聞近來滿天飛昨天9日下午台積電終於宣布將入股茂迪雙方簽訂了認股協議書台積電以新台幣62億元認購茂迪私募普通股7,532萬股台積電將擁有茂迪20的股權成為該公司最大的股東

  6. 2022年6月25日 · 分享. 收藏. 就讀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的瓦基一畢業便進入人人稱羨的台積電工作已經當到小主管卻決定在30多歲離開工作10年的台積電過起自由工作者的生活回到2019年當時他利用工作閒暇之餘經營部落格閱讀前哨站」,至今已累績超過150篇閱讀心得臉書超過9萬粉絲同樣介紹書與閱讀的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超過2500則評論,幾乎都是5星好評。 問他為什麼能把推薦閱讀這件事做得如此成功,他說自己沒有包袱,只寫自己知道的,讀到對自己有幫助的,主要目的是分享閱讀可以帶來的正向改變。 談到走紅、流量,他謙虛地說,「你現在說我是自媒體,但我覺得我其實只是一個喜歡寫讀書心得的工程師。 Q. 什麼機緣讓你想經營閱讀部落格、錄製介紹閱讀的podcast,從小就熱愛閱讀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