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篇介紹 【解表】 : 一、 解表藥. 凡能發汗解散表邪的藥物,稱之解表藥.解表藥多具有辛味,辛能發散故能解表.主要用於邪在肌表,必須外散使從汗解之表証,以及某些傳染病的初期.「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正是此之治療原則。 解表藥 又可依其藥性區分為 辛溫解表 及 辛涼解表 二種: (1)麻黃,桂枝,紫蘇葉,荊芥,防風,羌活,辛夷,蒼耳子等均屬 辛溫解表藥. (2)薄荷,蟬蛻,桑葉,菊花,蔓荊子,葛根,柴胡,升麻則屬 辛涼解表藥. 常見【解表藥】如下: PS :「本藥物表格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028.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2. 臨床上可分為四類: 1.固表歛汗 --常用藥物如:浮小麥 。 2.澀精止遺- 常用藥物如:山茱萸,芡實,覆盆子,烏賊骨等。 3.歛肺止咳 -藥物如:五味子。 4.澀腸固脫 --藥如:赤石脂,肉豆蔻。 常見【收澀藥 】如下: PS :「本藥物表格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016.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章及圖片皆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需註明作者來源出處,如有違反,將應自行負法律責任。 2009-02-08 |瀏覽2771|回覆0 |.

  3. 十二、潤燥劑.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清涼除痰,消積潤燥,喉痛聲啞,口燥咽乾。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369.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章及圖片皆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需註明作者來源出處,如有違反,將應自行負法律責任。 2009-02-11 |瀏覽3116|回覆0 |.

  4. 別名: 分類: 五、祛濕. 功能: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化石草之乾燥莖葉. 性味歸經: 苦寒無毒。 入肝,腎,膀胱經。 功效 :利尿,消炎,化石,清熱利濕。 主治 : 腎臟炎,腎結石,水腫,泌尿道結石,肝炎,膽結石,高血壓。 參考連結:目前尚無相關資料. Dr. Yang小語: 氣有餘便是火。 出處:(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氣屬陽,陽盛則熱。 當情志不舒,或痰、濕、食積、瘀血等因素影響人體時,氣的運動受阻,當升不得升,當降不得降,開合不利,局部之氣積而有餘,由溫變熱,熱而化火。 產生火熱的症狀,有躁擾狂越、目不明、浮腫疼酸等等。 朱氏的這個論點,與他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與“氣常有余,血常不足”學說密切相關,須將它們結合起來分析,才能對他所創的滋陰瀉火法有較深的理解。

  5. 功效:解表化溼、理氣和中。. 外感風寒、胃腸不適、消化不良、吐瀉、食滯、中暑、不服水土。. 本方以因四時感冒,或感嵐瘴不正之氣,而外有惡寒、發熱、頭痛等表證;及內有痰濕中阻,脾胃運化失常,以致胸膈滿悶,心腹疼痛,咳嗽氣喘,嘔吐泄瀉等症狀 ...

  6. 別名: 分類: 七、止咳化痰藥. 功能: 來源: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蔞及其同屬近緣植物之乾燥種子. 性味歸經: 甘寒。 入肺,胃,大腸經。 功效 :清肺化痰,潤燥滑腸,能蕩滌胃中鬱熱垢膩。 主治 : 痰熱咳嗽,大便燥結,吐血,消渴。 參考連結:目前尚無相關資料. Dr. Yang小語: 心牽于事,火動于中,心火既動,真精必搖。 出處:(清﹒徐文弼《壽世傳真﹒修養宜寶精寶氣寶神》) 人處世間,龐雜紛紜之事纏身。 父母妻子、屋宅田園、柴米油鹽等等,莫不涉及。 心胸曠達,尚能坦然處之﹔心地狹窄,一旦事拂己意,必耿耿于懷,縈回于心。 心主火,神思過用,必致心火亢盛。 上則耗傷心陰,下則暗汲腎精,或擾動精室,遺泄頻頻,以致陰虛于下,火亢于上,水火不濟,心腎不交。

  7. 三、攻裏劑.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行氣導滯,瀉熱通便。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442.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章及圖片皆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需註明作者來源出處,如有違反,將應自行負法律責任。 2009-02-11 |瀏覽3736|回覆0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