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於是我把工作室當私廚舉辦不同主題的餐會地中海下酒菜或義式家常美式Jamie Oliver 的週末早午餐也有法式風格的講究菜式參與成員有高中同學閨蜜不同圈子的大學同學藝文餐飲圈同行林林總總玩了幾場十分過癮。 首次登門是設計系同學。

    • Giwas Ali─西式風格,原民口味
    • 地產地消的產地餐桌 ─以實際行動降低食物里程
    • 讓好的食材端上餐桌 ─廚師的創意料理分享
    • 創意食譜

    Giwas Ali是一個原住民名字,也是一家義法料理餐廳,座落於秀林鄉臺9線旁,占地廣闊,首先映入眼簾是匠心獨具的清水模建築、庭園則兼顧景觀與食用地景,餐點料理更是西方式的優雅氛圍。 餐廳總管林威廉表示,Giwas Ali目前區分義法料理、原住民風味餐以及鳳梨酥手作工坊3個部分,分別為由主廚宋金龍以及余靜純負責,2位主廚均為原住民身分,在西式料理以及風味餐上注入豐富的原民元素。 「我們想為原住民做點事!」林威廉表示,當初開設西式餐廳,就是為了讓部落裡的年輕人能夠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在餐廳工作可以看到不同往昔的經營模式,並且讓消費者有機會認識原住民族文化的另一種風貌,因此店內硬體雖然走西式風格,但在其中的空間布置以及料理,皆蘊含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能量。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了推廣在地食材及地產地消之理念,自104年起輔導在地農村、原住民特色餐廳推廣產地餐桌,藉此縮短食物里程,不僅提供消費者新鮮安全且健康的食物、增加餐飲業者採購管道,同時提升農民收益。 Giwas Ali的經營與產地餐桌理念相同,大量使用馬告(山胡椒)、樹豆、路蕎等在地生產的原住民傳統作物,並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小農,用高於批發價格向社區周邊小農收購。其中,鳳梨酥工坊更是聘僱社區單親媽媽,實現了照顧社區、保護弱勢,支持原住民經濟等理想。 而為了恢復部落傳統飲食記憶,Giwas Ali風味餐主廚余靜純以部落最常見的作物-芋頭、山藥、南瓜以及小米等製成濃湯以及小米糕,並在上菜時特別對消費者進行食材的解說,讓消費者明白現今嚐來美味的料理,是部落從過去艱苦歲月中利用在地食材淬煉出的滋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近年來積極研發並在東部推廣紅糯米、當歸及丹參等地方特色的食材,但要如何讓好的食材端上餐桌,就需要廚師的創意及料理的開發。因此與認同產地餐桌、地產地消經營理念的Giwas Ali合作,以在地食材-當歸、丹參及紅糯米為材料,共同研發符合消費者口味的創意料理。主廚余靜純首先將丹參、當歸熬煮出汁,方便用於各式料理上,而她設計的菜單包括果凍、飲品及湯品,看似簡單,入口卻令人驚喜。 因為用量精準,雖是藥材卻讓人感覺不出太過強烈的氣息,卻隱隱勾動味蕾,故而果凍仍清新可口,而甜味飲品以馬告提味,檸檬氣息調合中草藥、十分順口,另外以雞肉熬煮的湯品雖然是傳統作法,但適宜調味讓人欲罷不能。紅糯米則與小米、紅藜製成米糕,並以柴魚醬汁調味,魚鮮滋味完全融入紅糯米糕內,令品嚐者驚豔不已。 余靜純表示,這...

    洛神丹參果凍 材料: 1. 水 1000g 2. 吉利丁 6片 3. 丹參 200g 4. 砂糖 200g 5. 洛神汁 100g 作法: 1.丹參加水熬煮湯汁後過濾備用。 2.吉利丁泡冰水至軟化備用。 3.丹參汁加入砂糖煮至60度,加入吉利丁。 4.以洛神汁淋在果凍上即完成。 丹參馬告茶 材料: 1. 丹參 100g 2. 馬告 20g 3. 砂糖 40g 4. 檸檬汁 適量 5. 蜂蜜 適量 6. 水 1000g 作法: 1.丹參和馬告加水熬煮。 2.將砂糖、檸檬汁及蜂蜜加入步驟1均勻攪拌即完成。 紅糯米香蕉飯 材料: 1. 紅糯米 600g 2. 香蕉 100g 3. 小米 100g 4. 鹽 適量 5. 香蕉葉 6張 作法: 1.將紅糯米及小米蒸熟放涼備用。 2.香蕉搗成泥加入步驟1...

  2. 2023年6月7日 · 標籤: 飲食菜單. 封面故事. 選手的營養守護者,國訓中心運動營養師. 鄉間小路. 20230607. 賽場上選手們優異的表現背後,有一群人默默努力,他們的努力無法立即見效,卻至關重要。. 任職於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動科學處的曾怡鈞營養師,從營養評估到擬定策略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最終開出來的菜單是淡菜炊飯香腸炒高麗菜櫛瓜蝦仁炒蛋淡菜就帶罐頭蝦子則事先剝殼帶頭冷凍其他食材則都容易保存上了山首先炊飯後兩道都屬快炒料理趁著炊飯的過程切菜飯熟後撥鬆靜置然後在短短幾分鐘內快速將其餘兩道菜炒熟Perfect! 雪山第一站是步行僅一小時的「七卡山莊」,也是我要大顯身手的地點。 某種如履薄冰的心情占據著我,一下榻就立刻進駐廚房準備開伙。 平常總是自己下廚,儘管按戰略照表操課,但我有點綁手綁腳,連聊天都聊得心神不寧。 H不知是否發現了,主動說要幫忙切菜,接著才順暢起來。 三道菜完成後,L開了罐啤酒,燈光昏暗的山莊突然成了我們的小餐酒館。 我故作鎮定讓他們先吃,不確定成果如何,有些緊張。 直到看著他們開心打卡拍照,上傳社群,將晚餐掃空,我才鬆一口氣。

  5. 撐過疫情對餐界帶來的劇烈影響,萌太利正穩定發展中,本次邀請出身印尼的老闆Oscar來到鄉間食堂,分享幾道印尼必吃的風味料理。 首先上桌的是印尼著名美食:「巴東牛肉飯」。 看著眼前這盤異國風味濃厚,卻又佐著臺灣常見配菜的餐餚,Oscar介紹起個中詳細:「巴東是蘇門答臘最大的城市,那裡的牛肉飯最有名! 提到配菜,在印尼一定要有的就是「木薯葉」。 Oscar說:「印尼人很喜歡木薯葉的香氣還有口感,上面再加一點椰絲提味,那就更棒了。 還有烹調過的波羅蜜,這兩種是我們很喜歡的配菜。 」但因為木薯葉咬起來的口感有點像茶葉,臺灣人較不習慣,「後來我就把配菜換成大家較能接受的炒豆干、豆芽菜,或者配合季節的時令蔬菜。

  6. 賽場上選手們優異的表現背後,有一群人默默努力,他們的努力無法立即見效,卻至關重要。任職於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動科學處的曾怡鈞營養師,從營養評估到擬定策略改善,在訓練期、比賽期、賽事後設計不同能量需求的飲食菜單,使運動員的精神和身體更強大,能更有效率的執行鍛鍊及比賽 ...

  7. 20180713. 文/ 學校午餐22計畫兼任研究員 陳儒瑋 圖片提供/ 學校午餐22計畫. 「自從2006年開辦首回 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 比賽之後普遍認為學校營養師的菜單力也就是設計餐點能力提升不少不僅更能善加活用當地食材讓餐點外觀看起來美味味道變好同時減少了學生偏食狀況。 」一手催生此項競賽的21世紀構想研究會理事長馬場鍊成先生坐在東京霞ヶ関日本新聞記者俱樂部的沙發上向來自臺灣的我們述說這12年來看到的改變。 因為有感於攸關學生身體健康及飲食教育的學校午餐不受到重視,甚至連學生家長都漠不在乎,馬場理事長從新聞記者位置上退休之後,興起舉辦全國性學校午餐大賽的念頭。 希望藉由競賽突顯學校午餐重要性,讓更多人明白營養師、調理員及生產者的辛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