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日 · 環保團體表示塑膠吸管是海邊最常見的垃圾前5名不僅造成汙染也危害生物。. 為此環保署推出的店內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政策今天正式上路。. 環保署表示台灣每年大約有30億根的塑膠吸管新制上路後大約可減少1億根他們希望透過 ...

  2. 2024年5月8日 · 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執行副秘書長許文龍說循環經濟是跨領域的新興行業針對每年增加4億噸的塑膠廢棄物最新轉廢為能的方式竟是透過生化科學家培養的細菌來分解塑膠顯示各種專業都可能有助於推動循環經濟此外許文龍亦提倡再利用租賃共享」,這不僅是循環經濟的重要支柱也蘊含無窮的創業商機。 對於現場青年關心焚化爐老舊與是否應增設的問題,許文龍也已在工業區第一線的觀察反應廠商心聲指出,就產業界的立場,大部分的工業區都是傳統產業,希望SRF廠能夠大量的設置,才能解決廢棄物去化量的問題.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國發會公正轉型委員趙家緯直言,循環經濟就在你我身邊發生,例如人人都擁有的T恤、球鞋和筆記型電腦,皆含有相當比例的循環材料,因此,每位消費者都需要關心並督促企業的環保進程。

  3. 2021年6月5日 · 業者在收集這些口罩後會進行7天隔離並清潔消毒再分解處理成塑膠顆粒最後製作成汽車踏墊等塑膠製品。 業者表示,客戶對口罩回收的需求非常龐大。

  4. 2020年6月25日 · 美聯社報導德國內閣24日通過2021年7月3日起將不得販售隨用隨丟的免洗餐具餐盤攪拌棒以及氣球支架禁售名單還包括保麗龍製的杯子和盒子。 環境部長舒爾茲 (Svenja Schulze)表示這項舉措意在擺脫用完即丟文化德國境內各公園公共場所的垃圾中有20%為免洗塑膠製品其中以保麗龍容器為大宗。 塑膠需好幾十年時間才得以分解,且常可在魚、鳥等動物肚中找到塑膠微粒。 更多. 德國將禁止販賣單次用的塑膠吸管、棉花棒以及食物塑膠盒,以符合歐洲聯盟指導方針,減少汙染環境的塑膠垃圾。 美聯社報導,德國內閣24日通過,2021年7月3日起將不得販售隨用隨丟的免洗餐具、餐盤、攪拌棒以及氣球支架,禁售名單還包括保麗龍製的杯子和盒子。

  5. 2021年1月7日 · 台灣民眾環保意識逐年提升,雖然多數民眾早已習慣垃圾分類,但有將近一半的人不知道手上的垃圾該丟到垃圾桶還是資源回收桶。 環保團體「RE-THINK重新思考」推出「回收大百科」,列出101件常見的生活垃圾,下次丟垃圾前,動手上網查一查,就不會再讓圾垃「迷路」。 環保署公告全國資源回收率高達55.14%,幾乎大部分的民眾都有資源回收的習慣,但你真的做對了嗎? 安全帽可以回收嗎? 電子發票到底該不該丟進垃圾桶? 環保團體「RE-THINK重新思考」研發一年,在外送平台foodpanda、RC文化藝術基金會、花旗銀行等企業贊助下,推出 「回收大百科」 ,並於7日舉行上線記者會。

  6. 2022年4月19日 · 環保署. 資源回收. 時間:2022-04-19 11:31.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劉品希. 日月光集團將塑膠廢棄物再生製出垃圾袋電扇盆栽等。 (劉品希 攝) 國內事業每年產出約24萬公噸塑膠廢棄物與民生塑膠廢棄物數量差不多但因為產業塑膠廢棄物太多元其中只有28%再利用處理其餘都只能焚化。 環保署協助產業推動資源再生,這些廢塑膠回收再生,製成垃圾袋、電風扇、盆栽等,成功建立產業循環體系。 為提高廢塑膠再利用比例,環保署結合再利用業者,協助產業重新檢視、判定可回收種類,結合回收再生技術創新研發,讓廢棄物再利用。

  7. 2019年5月27日 · 環保水壺. 時間:2019-05-27 15:33.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蕭照平. 如果民眾常使用溫熱開水應選購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5號的塑膠水壺因為5號材質可耐熱到攝氏140度。 (Youtube塑膠水壺該怎麼選才不會遇到熱水就把塑化劑喝下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建議如果民眾常使用溫熱開水應選購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5號的塑膠水壺因為5號材質可耐熱到攝氏140度不過他也建議清洗時除了不要用強酸強鹼的洗劑外也不要用鋼刷清洗避免造成刮痕影響材質穩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