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外牆磁磚修補diy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facebook.com

    縫黑、地面髒,免挖免換,用膠料修補免費估價-40公分每片500/60分公每片$600...

搜尋結果

  1. 亦稱為灰花,是水泥在開始凝固的階段,因為水份蒸發而從表面析出的白色物質,通常會發生在外牆磁磚的接縫處。 這種白華在水泥凝固後就不會再產生,而且只會薄薄地附著在牆面,可以洗刷掉,或是擺放一段時間後自然消失,對結構並無損傷 [1] : 9 [3] : 6 。

  2. 砌磚工 (英語: Bricklayer )為 建造業 的一個工種,主要負責鋪砌 磚塊 以建造或修理建築物之牆壁、門框等等,地磚亦是砌磚工的工作範圍之一 [1] 。. 一般而言,砌磚工只會負責磚塊而不會處理較重的石塊或 雲石 ,而其他則由 砌石工 (英語:stone mason ...

    • 歷史
    • 瓷磚的種類
    • 分級
    • 施工方法
    • 參考

    考古發現,古羅馬時期的浴池,使用了陶製的平鋪磚瓦地面裝飾材料。約4700年前,埃及薩卡拉的左塞爾金字塔裡擁有最早的馬賽克磁磚。9至12世紀以來的伊斯蘭建築,大量使用彩色瓷磚裝飾建築牆壁,形成了伊斯蘭建築特有的風格。伊斯蘭文明的磁磚自12世紀後便逐漸在歐洲流行,期間也融入各國的特色及技法。而以中國的青花瓷風格做出的磁磚廣受歡迎。

    陶質磚

    陶質磚都會加上一層釉,使其具有防水及保護作用及增加磁磚的色彩。

    瓷質磚

    瓷質磚是白色細黏土經過極高的高溫燒成的,比普通瓷磚要堅硬及防水,可以染上不同的顏色,也可以模擬製成其他磚類的樣式。

    赤土陶磚

    赤土陶磚是由原始黏土,經由手工或機器,在低溫製成的,具有粗糙,粗獷,原始顏色的風采,主要產於墨西哥。

    溫度

    1. 陶質:燒製溫度約為1000-1100℃,因為燒製溫度較低所以吸水率較高(6%以上),硬度差,一般用於燒製壁磚。判別方式可看磚的背面,目視可見粉質較高;若滴一滴水在背面,會發現水馬上被瓷磚吸收。此種質料的只適合用於內壁而不適合用於鋪設外牆或是室內外地板。 2. 石質(全瓷化):燒製溫度約為1100-1200℃,硬度大於陶質許多但吸水率低陶質(3%以下),此種質地一般都設計為室內外地板或外牆磚,也可鋪設於牆壁。 3. 瓷質:燒製溫度高於1200℃(拋光磚因爲硬度的關係大多以1200度燒製),硬度高(莫氏硬度約為6-7)、吸水率低(一般為千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二以下)室內外均可鋪設。絕大部分的裝潢、浴室磁磚會選擇瓷質磚這類,因其吸水率低且硬度高,更能保障居住安全。

    色度差別

    顯示各片瓷磚有色度上的差異,這是常有的情形。

    吸水率

    是指陶瓷產品的開口氣孔吸滿水後,吸入水的重量佔產品重量的百分比。 1. 吸水率≤0.5%的稱為瓷質磚,(平均值不大於0.5%,單個值不大於0.6%) 2. 吸水率>10%的為陶質磚(陶質磚的吸水率平均值為>10%、單個值不小於9%

    通常以瓷磚鋪設室內地坪,慣用以下兩種施做方式: 一、軟底施工法 先將打算施做的地面清掃乾淨,用1:3或1:4的水泥砂漿直接鋪設於溼潤的混凝土結構表面再鋪設面磚,同時用木槌手持端敲打壓貼,將內部空氣壓出,然後用水線調整平整度,並保持接縫寬度。待砂漿硬化後,再用海綿做抹縫處理,最後進行表面清潔。 二、硬底施工法 同樣先將打算施做的地面清掃乾淨,用1:3的水泥砂漿在混凝土結構表面打底整平,待砂漿硬化後粉上一層黏貼用水泥漿加海菜粉以利貼上面磚,同時用木槌手持端敲打壓貼,將內部空氣壓出。等硬化後,再用海綿做抹縫處理,最後進行表面清潔。

    ^ 1.0 1.1 堀込憲二. 台灣磁磚系譜學. 遠流. 2024: 39–40. ISBN 978-626-361-434-5.
    ^ 台灣老花磚的建築記憶. 貓頭鷹. 2015: 27. ISBN 9789862622629.
  3. 其他人也問了

  4. 磚型建築材料常總稱為「磚石」,依其材料用途形狀製作方法等不同有各色各樣的包括黏土磚(土坯磚)、紅磚與青磚(窯燒)、石磚(石材切削而成)、混泥土磚、空心磚、ALC磚(白磚等)、玻璃磚、花格磚、耐火磚、尺磚(舖道磚)、連鎖磚、磁磚、圍牆

  5. 交錯砌法。這是磚牆最基本的砌法,儘量保證上下皮磚儘量交錯,一般不允許出現上下通縫。 順丁砌法,順即平行於牆的方向的磚,丁即垂直於牆的方向的磚。 疊澀。是用磚通過一層層堆疊向外挑出,或收進。主要用於建築檐口的出挑。 拱。

  6. 磚型建築材料常總稱為「磚石」,依其材料用途形狀製作方法等不同有各色各樣的包括黏土磚(土坯磚)、紅磚與青磚(窯燒)、石磚(石材切削而成)、混泥土磚、空心磚、ALC磚(白磚等)、玻璃磚、花格磚、耐火磚、尺磚(舖道磚)、連鎖磚、磁磚、圍牆

  7. 工具. 在德國 黑森林 中的,一個充滿外露木骨架建築的街道風景. 外露木骨架房屋 (德語: Fachwerkhaus , 瑞士德語 :Riegelhaus,法語: Maison à colombages ),指的是一種在 中歐 大量出現的平民建築名稱,以 德國 和 瑞士 的最為著名。 它是一種由純木製材料製成的房屋,並且有意的將木骨架外露出來。 在外露木骨架建築中,它的「橫梁」和「豎柱」一定會形成大量三角形,利用在 數學 上最穩定的三角形來承受高強度的重量,還會在橫梁和豎柱之間填充黏力強勁的泥土來加固。 和 石 結構的建築不同,除了比較晚期的外露木骨架建築會使用 長方形 的柱子以外,其他大多數此類建築均可自由使用 圓形 、不規則形、 正方形 木頭中的任意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