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2日 · 一念之變十年之途當年的運動者如今有著截然不同的際遇各自走出不同的人生台灣政治版塊在太陽花學運後亦面臨重組洗牌公民社會隨之興起茁壯與健步邁前持續在後太陽花時代吹拂台灣社會如果記憶有期十年之後你還記得哪些如果記憶無法抹消參與者又如何與其相伴端傳媒將自3月13日起刊載 太陽花學運十週年 系列文章及 特製頁面 ,向著記憶的碎片發出回聲。 以2014年3月18日抗爭者衝進立法院為座標的那日,到4月10日退場為止,為期24日的太陽花學運(亦稱318學運、反黑箱服貿佔領立法院行動)劇烈衝擊台灣社會,並為群眾運動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如今刻度將跨越十年。 十年的跨距,在浩瀚星河中只是滄海一粟,但在人類有限的光譜中,卻足以留下物換星移的印痕。

  2. 2024年3月11日 · 發生在2014年的318運動又稱太陽花學運屆滿10年這場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震撼全台其影響橫跨政治局勢兩岸關係國家認同太陽花世代紛紛進入台灣社會各領域成為台灣重要新生力量。 10年過去,台灣已完成3場總統和立委大選,彼時的大學生也邁入而立之年。 而當318運動逐漸成為下一世代眼中的歷史名詞,甚至僅是高中教科書的一小章節,它還有哪些訴求與內涵值得被反覆提起? 2014年3月18日晚上9點,200餘名反對立法院通過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簡稱《服貿協議》)的群眾從多個方向試圖翻越立法院圍牆,並在約9點30分成功占領立法院議場,宣布開始「非暴力抗爭」,將靜坐至立院停止審議《服貿協議》。 這一坐,便是24天。

  3. 2023年5月30日 · 當年的太陽花學運由中華民國的大學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發起學生領袖林飛帆表示抗議運動是為了拯救台灣的民主主義」。 雖然太陽花學運存在很多爭議但卻對台灣整體政治的後續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許多小黨更是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對此原PO在 PTT...

    • 揚言打破黑箱 但「靠關係」仍舊好辦事
    • 台灣的公共「造神」文化 我就這樣看著同學變成神
    • 中國至今的誤解:受到政黨煽動的太陽花「紅衛兵」
    • 進入體制 往往才是理想崩解的開始

    帶著香港媒體委託的題目,過了兩道立法院門口的看守,進去議場,還記得那天是民進黨蕭美琴委員在門口輪守。 長了鹿茸的馬英九畫像以及各種標語,從媒體鏡頭跳脫在眼前,有的學生穿著拖鞋,有的在場內四處走動聊天,議場內外呈現的是兩種不同的氛圍。 「你好,香港的某媒體,委託我來訪林飛帆。」和媒體組表明來意。 埋首在電腦前的同學,抬頭看了我一眼,「飛帆今天已經接受七家媒體訪問,你有預約嗎?已經沒辦法再安排了。」 「沒有預約,那應該怎麼辦?」,媒體組的同學繼續直盯電腦螢幕,「我也沒辦法」。 隨行的香港朋友,情急之下表明是「領袖」的同學,可不可以幫忙安排? 「那我也沒辦法,不然你自己打電話給他。」媒體組員繼續在電腦前忙碌。 很不情願地拿起電話撥出,當然,這個時候電話絕對不會是本人持用,不僅媒體不斷撥打,國安機關...

    和林飛帆認識在我們都剛進研究所的那一年,在兩岸關係的課堂,在分組報告合作,以及那時的研究生學會,林飛帆決定參選會長,找了幾個同學幫忙,還有那一年的同志遊行,對於很多公共議題,幾乎無役不與。 我就這樣看著同學變成「神」,從關注公共事務的會長,變成一呼萬應的社運領袖。 對我來說,我從來不會用「飛帆」兩字,感覺有點彆扭,總是用全名稱呼,但在運動期間,很多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紛紛「飛帆、飛帆」親暱地喊著。 在太陽花運動期間,複雜的經貿協議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各類面向,難以三言兩語帶過解釋,但政治運動行走至此,已經不是講道理,端看民眾主觀相不相信。 見到學運之中不少年輕人,沒有太多經歷,沒有一定累積,在突然受到關注跟掌聲的情況之下,很容易暈船。我不是在指林飛帆。我認識的他,比較冷靜,也懂得愛惜羽毛,對於自己...

    某些媒體把太陽花學運標籤為「紅衛兵」,這種說法是對中國的歷史缺乏理解;而北京當局到今天還是認為,台灣學生是受到政黨煽動,也是肇因於對台灣的認識過於粗淺,誤解台灣的多元民意可以和中國社會一樣受到操弄,也以為香港學生是受到敵對勢力操控,才上街抗議。非常的警察國家思維,以為人民等同機器人的粗略觀點。 如果中國社會的民意自主性都已越來越高,到了共產黨不得不加強社會控制的地步,何況是台灣;遑論民進黨若真有本事動員學生佔領立法院,怎麼還會在2012年輸掉總統選舉,也太高估民進黨的動員能力。 在當時立法院的現場,我卻覺得和「紅衛兵」有種重疊的感覺,並不是要去評斷學生的行為,只是看見年輕人單純地想要捍衛自己所認同的理想,都是從善意出發,只是一個要守護毛澤東思想,另一方是維繫台灣的自主權。 1966年,中國開...

    太陽花運動也推動台灣政治版塊。國民黨從2014年九合一選舉開始顯露敗象,「時代力量」也順勢成立政團,也讓重掌民進黨的蔡英文主席有時間讓逐漸被邊緣化的民進黨取回主導權。總統大選時,蔡英文舉起一雙雙時代力量候選人的手,許多現任時代力量立委也在選舉時站上民進黨的造勢場合,為蔡英文政府背書站台。 社會運動的參與者,在民進黨勝選之後,有的進入時代力量,有的參加民進黨或外圍的智庫基金會,進入「體制」之中。在520蔡英文總統就職以前,或許還可以針對看守內閣拳打腳踢,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以後,被民進黨吸納的社會力量,暫時會沉寂,但很快蜜月期就會結束,成為監督者或者執政側翼,還要看民進黨能否有效回應。 台灣的公共事務,通常是最敢的站上舞台的上位,不是最有能力的人執掌兵符。進入體制的「太陽花們」,很快就會發現體制的...

  4. 2024年3月17日 · 318十周年. 收藏文章 訂閱此作者. 當時的大學生研究生社會新鮮人在太陽花十年後漸成社會中流砥柱但今天的年輕世代如何看待當時的太陽花學運當時他們在哪裡是否記得這場運動? 覺得「天然獨」之後台灣迎來了「小紅書世代」嗎? 這7位22到26歲的青年,訴說了他們的答案......

  5. 其他人也問了

  6. 頭板|{ { articleMoment (createdAt) }} |. 先打個預防針 放上的影片不代表個人立場 我只是很喜歡這個節目 寫此心得動機: 今天聽到滅火器的島嶼天光 所以想起學運 才寫此文 接下來就是個人整理學運經過 在某一天 國民黨偷偷通過一個條例要送去審查 違反了剛剛說好 ...

  7. 2016年3月18日 · BBC CHINESE. 發生於2014年3月18日的太陽花學運對台灣政治發展產生深影響圖為當年抗議的學生在立法院牆上噴漆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 兩年前3月18日一群學生闖進台立法院抗議服貿協議強硬被國民黨通過掀起太陽花學運」,就此改變政局。 服貿帶動反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