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1月16日 · 離職者可能在其中某些任務上花費更多的時間,或者在其他方面進展較快,重要的是 「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並尋求支持,以幫助心情的適應和重建」 這個過程將會帶來成長和其他新的可能性,讓離職者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3. 2023年5月17日 · 員工對公司幻滅後離職的現象愈來愈常見但如果離開現職是否還會在新公司遇到類似的狀況留下來會不會比去新公司好都是很難衡量的問題不是每個選擇離職的人都可以無縫接軌離職可能有很大的風險不過專家提供幾個指標來讓你權衡是否值得冒這個險推薦閱讀該不該離職8大警訊識別有毒工作」 高工時竟不在列. 你怎麼知道現在該離職了? 職涯組織The Forage主管宓爾絲(Laura Mills)告訴《Newsweek》,絕對沒有工作值得你犧牲心理健康或情緒穩定。 宓爾絲承認,辭職是個「重大決定」,應該要徹底反覆思量再行動,但如果現在的工作會傷害到你心理的幸福,就不該猶豫,應該離開了。 宓爾絲表示,「你應該把自己的幸福放在最優先,沒有工作值得你犧牲生活品質」。

    • 週間睡眠品質特別差:週間工作日、或即將工作的前一晚,很難睡好,容易失眠或太早醒過來,但這個情形到週末卻會緩和。
    • 很難產生正面情緒、常想請假:工作時感到不自在或情緒緊繃,不論做什麼都沒有正面感受(如成就感、歸屬感…);就算沒生病,也常不想進公司上班。或明明還有幾十年才退休,但平日也無時不刻想著退休、想要早日財富自由。
    • 消化變差、胃口改變:情緒會改變腸道菌叢、也會影響消化(如:生氣時容易胃痛)。消化不良、便秘、腹部脹氣,如果時間拉得太長、超過數月就是警訊。此外,當人體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常態性分泌腎上腺素、拉抬皮質醇水平提高飢餓感,導致暴食行為。
    • 一整個週末休息,還是覺得疲勞:「週一症候群」人人有,但一般人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恢復工作精力。有毒工作卻會讓你休息大半時間後,還是感到很疲憊,覺得整週好漫長,且週日晚上就產生焦慮症狀。
  4. 2022年9月16日 · 在職躺平」(quiet quitting或譯在職離職」)是近來討論度超高的職場工作態度它指的是員工只做份內最基本最少的工作不願求表現爭出頭認為這樣才比較能夠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有益身心健康

  5. 2023年8月17日 · 2023-08-17. .編譯 / 樂羽嘉. .出處 / 天下雜誌.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蓋洛普Gallup2023年全球職場狀態報告揭露這項趨勢不同於安靜離職的低調奉行大聲離職的員工毫不隱瞞自己討厭這份工作他們不怕人知道自己積極主動地消極工作」,而且要擂鼓鳴金地昭告全世界。 他們用行動展現自己的不快樂,可能在社群媒體貼文宣告「我要閃了」,大動作向同事預告自己不會久留,或直接告訴老闆你要離職,即刻生效。 蓋洛普最近的分析顯示,大約有五分之一美國勞工會公然反抗上層、大聲辭職,有部分是出於職場上普遍的不滿與無心工作的趨勢。

  6. 2021年1月13日 · 「每天都不想上班! 」 如何克服職場倦怠感? 職業倦怠相關研究,最早是由德國心理學家弗洛伊登伯格(Herbert Freudenberger)於1974年提出,用來描述專業助人工作者身心耗竭(exhaustion)的現象。 研究至今已43年,累積大量研究成果,許多研究都證實:職業倦怠的起因與工作壓力呈現高度相關。 2021-01-13. .文 / 黃婷郁. .文 / 趙慈慧.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7. 2022年11月29日 · 編按所謂躺平」,是指從無盡的工作中脫離出來什麼原因催生了這個在2021年興起的潮流躺平與否又有哪些利弊得失值得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