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6日 · 2020-03-26. .文 / 王政偉. .文 / 楊惠斐. .文 / 陳煒.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以上案例時有所聞,也常在生活周遭真實上演,或許你會覺得「失智」離我還很遙遠,但根據2019年台灣失智症協會最新資料統計,全台失智人口已超過28萬,預估2061年將突破85萬人,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有可能會罹患失智症,面對「失智海嘯」席捲而來,台灣準備好了嗎? (推薦閱讀: 失智不是老人專屬! 嚴重憂鬱症也會造成假性失智 )

  2. 2024年5月1日 ·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李曉廬台灣人口快速高齡化已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挑戰。 明年台灣高齡人口將超過20%,我們需要建構一個因應高齡人口增加的社會體系,其中除了長期照護、銀髮經濟安全、社會保障等方面,高齡社會參與、人力資源再運用等議題 ...

  3. 2017年3月23日 · 2017-03-23. .文 / 呂嘉薰.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圖片來源:牽猴子整合行銷公司. 字級. 收藏. 分享. 活著,是為了什麼? 努力充實自己? 貢獻社會? 有一群人,死後才開始發揮影響力,他們是無語良師──大體老師。 關於大體老師,各類文本從醫病關係的角度有不少討論,甫上映的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回歸探討生命的狀態,專注於大體老師家屬的感情與領悟,透過凝視死亡,觀察活著的人、留下的人,也期望帶著觀眾對死亡有不同的思考。 生命的終點代表什麼? 親屬怎麼做決定? 如何消化「動遺體不尊重死者」、「入土為安」、「輪迴」等傳統觀念? 大體老師教導生者面對生命.

  4. 2016年10月28日 · 是的,我們在與自己和解療癒過程中;必須重新憶起過去與面對傷痕累累的感受,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但只要願意跨出這一步,更好的自己就會在眼前。. 我和學員討論痛苦記憶浮出時怎麼處理呢?. 曉琪說我獨居十幾年一直走不出先生去世的傷痛 ...

  5. 2021年4月29日 · 2021年3部失智症新片,導演取材自身邊失智親友的真實歷程,為失智者、照顧者的心靈尋找出路。 2021-04-29. .文 / 梁元齡編譯.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Pexels. 字級. 收藏. 分享. 1.《父親》:從「失智者」視角學習同理. 「我覺得自己像棵葉子快掉光的樹…所有枝枒、風吹雨打…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電影《父親》(The Father) (圖片來源 / 采昌國際) 年邁的安東尼(Anthony)有失智症,影響到生活起居,常常疑神疑鬼、幻聽又幻視,還老認定別人偷了他的東西。 但安東尼的性格獨立、好強,不願面對罹病現實,態度堅定地拒絕女兒安(Anne)的安排與照顧,還時不時對她酸言酸語,令女兒身心俱疲。

    • 徐曉晰1
    • 徐曉晰2
    • 徐曉晰3
    • 徐曉晰4
  6. 2019年2月21日 · 琪:這裡失去的,會從另個地方得到 我對我前夫是一見鍾情,年僅十三歲的我愛上了當時正在念大學的他,他又高又帥,我完全招架不住。我總以為我們會一直好好的在一起,白頭到老。我甚至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和心愛的人留在台灣、步 ...

  7. 2017年5月19日 · 但輕鬆的背後也有他多年的感嘆。 許中華說,常看到病人因為不同的執著,而沒照顧好自己,賠上了健康。 要能學習放下這些執著,才能真正與癌細胞和平相處。 除了練習放寬心,對自己好一點,他也鼓勵病友要能夠靜下來,去反省自己生病的原因,不讓恐懼掌握自己,反而得不償失。 「先天基因雖然註定了,但後天因素可以靠我們改變,」癌症治療不只是吃藥、看醫生,還要透過全方位調整,才能有效改善。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他感嘆,許多人沒有去面對為何會生病的原因,卻想靠別人介紹的昂貴保健食品來改善,花了許多錢,但無助於恢復。 「每個人體質不同,在別人身上有效,對自己不一定有效,更何況許多不肖廠商都是透過病人、家屬的恐懼,販賣不實商品。 他強調,治療癌症,一定要釐清自己生病因子是什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