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25日 · 83年歷史台灣現址最古老的新竹動物園於2019年12月28日重新開幕少了水泥圍牆金屬欄杆再生後的新竹動物園改以壕溝草叢和綠籬區隔空間成為生態濕地類棲地僅存的籠子不關動物關人」!這當中有專業意理的實踐有遠渡重洋的

  2. 2020年5月14日 · 歷經2年多的再生計畫」,全台歷史最悠久的 新竹市立動物園 終於在2019年12月底重新開幕吸引大批民眾前往參觀外界報導皆以肯定讚賞居多但實際走訪後可以發現距離再生計畫的焦點──打造一個對動物友善的環境新竹動物園還有不少可以改善落實之處改建後的新竹動物園真的再生了嗎打開新竹動物園官方網站深灰色的字體寫著突破牢籠的枷鎖」、「圓一個動物園的夢」。 開園前夕, 媒體報導 肯定新竹市動物園對園舍改建的用心,指出園區改建後將許多動物野放或是送往其他園所。 還有 報導 提到早年新竹動物園不為人知的兩個小故事。

  3. 2019年12月27日 · 新竹市立動物園再生3)(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市27日電新竹市政府斥資進行新竹動物園再生計畫」,經2年半大規模整修有83年歷史的動物園明天重新開園遊客入園後哪些不能不看中央通訊社彙整不可錯過的10大亮點。 1、大象門(2號出入口):位在新竹公園麗池旁2號出入口,由日本設計師參考德國哈根貝克動物園(Hagenbeck Zoo)大門建造,是當年全世界動物園最流行風格,大象與獅子雕塑以純銅製作而成,展現當時尊貴氣派。 大象門上銅雕經多次重修上漆已失去原味,經工程團隊層層去漆後,確認銅雕最初為灰綠色,再請老師傅費心調出原色後重新粉刷,盡力恢復原始樣貌。

  4. 其他人也問了

    • 復興、再生與革命
    • 關閉的動物與人心
    • 誰來決定動物園?

    根據新竹市政府發布的新聞,林智堅在2012年擔任議員期間,即推動「動物園復興計畫」,當選市長後更提出「動物園再生計畫」。園長楊家民介紹動物園再生計畫,以在「公園裡的動物園」及「對動物友善的動物園」做為出發點,不只增加動物活動空間,打造對動物友善的環境,也增加人與動物的互動的空間,改變「動物關在籠子」的傳統做法,翻轉傳統「動物被看」的模式,會是嶄新的生命教育基地。 除了「復興」與「再生」,楊家民接受本會記者採訪時,進一步表示這是動物園的「革命」,需要更新的不只是設施,更是大眾的觀念。至於沒有籠子的動物園,屬於動物的動物園,那會是怎樣的動物園?在新竹市政府發布的影片中提到一些概念:創造類棲地、偷偷看動物、建構共生環境、創造動物福利、空間加大、來動物園給猴子看等等。大致看來,是一個以動物為主的動物...

    楊家民說,新竹動物園是許多新竹人共同的回憶,自從園內的大象和長頸鹿過世後,20多年來不再引進,物種從70多種逐年減為40多種,民眾的參觀次數卻沒有減少。除了歷史悠久、情感回憶、交通便利之外,到底這裡有何特別之處?他坦承自己之前並未想過這些事,而是在成為園長之後,收到許多人的建議甚至批評,這四年多來讓他不斷思考及調整。 楊家民認為,如果要看珍奇異獸,可以花錢去買,但這就是大家想要的嗎?自從他來到新竹動物園,每減少一種動物,園方就會在籠子上貼告示,說明這動物已經離開了,希望不要有動物被關在裡面。 園內的鳥籠是一個歷史景點,卻也是禁錮鳥類飛翔的一個象徵,對此將會如何規劃?在2017年的一篇報導中提到,「會由廠商引入有特色的動物造型餐車,並將有80年歷史的圓拱形鳥籠保留下來塑造成鳥籠咖啡館,讓遊客走...

    在園長辦公室採訪約半個小時,就陸續有五通電話打進來,都是詢問動物園何時開園?對方可能不知道,接電話的正是園長本人,楊家民親切回答每個問題,希望民眾在開園後繼續支持。每天都有許多詢問的電話,說明了民眾等待已久、期待極高,但這也帶來不少壓力。

  5. 2019年12月25日 · 天下雜誌. 藏身護城河邊的絕美日式老屋,大村武串燒居酒屋. 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 巨木守候山野共存,難以忘懷的美. 每個人的味蕾都有一個故鄉. 光點. 新竹市立動物園 Hsinchu Zoo. 動物保育. 親子旅行. 動物園. 83年歷史台灣現址最古老的新竹動物園於2019年12月28日重新開幕。 少了水泥圍牆、金屬欄杆,再生後的新竹動物園,改以壕溝、草叢和綠籬區隔空間,成為生態濕地、類棲地。 這當中,有專業意理的實踐,有遠渡重洋的熱情,也有童年遺失的夢想。 它能翻轉你對動物園的想像嗎?

  6. 2017年5月29日配合新竹公園一同進行再生計畫進行閉園修整並於2019年12月28日重新開放動物園現況 為落實動物福祉精神與措施以因應國際發展及我國未來環境概況已採取適當風險管控以保狀動物健康與福祉於符合人道之管理下展示動物並達到尊重 ...

  7. 2021年8月12日 · 1936年創立的新竹市立動物園是全臺灣現地留存最悠久的動物園封園整修兩年多後在2019年末以全新面貌展示於眾期間不乏聽聞身邊朋友說著整建後的園區很值得走訪終於在疫情微解封後抽空去探路。 出發前, 心裡猶豫著要不要先研究園區規劃不過後來還是決定憑藉直覺感受應該會比較真實貼近一般大眾遊逛的心情。 這篇文章主要是 以我第一眼的印象,分享遊逛新竹動物園時的感受,包括園區設計、空間動線、指標設計和遊客行為等的一些觀察。 比較可惜的是我沒有去過整修前的新竹動物園,無法比較改造前後的差異。 新竹動物園設計核心:還給動物自在棲息的空間. 在這個時代,動物園存在的意義究竟為何? 是具教育價值的場所? 或是為了保育動物? 人們始終只想到對於人們的價值,那動物們的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