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3月13日 · 2011年3月11日週五,當地時間下午2點46分18秒,日本 宮城縣 牡鹿半島 東南偏東1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海域處發生了 地震矩規模 9.0( 氣象廳 測定)( USGS 測定之地震矩規模是9.1, 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 是8.4)的強烈地震 [3] ,震源深度24公里(14.9英里) [4] ,這也是 ...

  2. 2024年1月1日 · 日本氣象廳預計海嘯波高可達5公尺(16英尺) [81],這也是自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以來首次發布大海嘯警報。 石川縣 、 新潟縣 、 富山縣 和 山形縣 都發布了疏散命令。

  3. 東日本大震災 是指 日本 於2011年3月11日週五發生之 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包括伴隨而來的巨大 海嘯 以及 餘震 所引發的大規模災害。 受災地區主要集中在 東北 、 關東 、 北海道 等 東部地區 ,離 震央 最近的 岩手县 、 宮城縣 、 福岛县 的海岸線地區都遭到了巨大海嘯襲擊,其中有些距離海岸數公里的地區也被淹沒。 許多沿海城市與設施都被摧毀,僅宮城縣的罹難以及失蹤人數就接近11,000人 [1] ,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量。 由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嘯最终導致了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的發生。 本次震災的规模远超日本自 明治 時代以来破壞力最强的 關東大地震 和 明治三陸地震 [2] ,为日本历史上已知强度最大之地震。 地震概況.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日本書紀第十三卷記載,是日本首個有文字記錄的地震 599年5月228日(推古7年4月27日) 推古地震 ( 日語 : 推古地震 ) 大和國 7 分別在日本書紀第二十二卷、聖德太子傳曆、熊野年代記均有提及 684年11月29日(天武13年10月14日) 白鳳地震

    日期 ( 格里曆 )
    名稱
    震央
    規模
    416年8月223日( 允恭 ...
    允恭地震 (日語:允恭地震) ...
    不詳
    599年5月228日( 推古 ...
    推古地震 (日語:推古地震)
    7
    684年11月29日(天武13年10月14日) ...
    8.4 [4]
    745年6月5日(天平17年4月27日)
    7.9
    • 詞源
    • 特性
    • 類型
    • 紀錄
    • 外部連結

    海嘯在許多西方語言中稱為「tsunami」,詞源自日語「津波」,即「港邊的波浪」(「津」即「港」)。這也顯示出了日本是一個經常遭受海嘯襲擊的國家。漢字又稱「海溢」。「tsunami」一詞,在1963年的國際科學會議上正式列入國際術語。 中國最早在漢朝就已有對海嘯的紀錄,在中國古書記載的「海溢」、「海潮溢」、「海吼」、「海唑」、「海沸」都是指海嘯。 海嘯不同於風浪(波濤)、長浪(涌浪)、異常巨浪或風暴潮。風浪是風吹在當地水體上引起的波浪;長浪是遠處的風,或已經過去的風所引起的波浪;異常巨浪是長浪的一種,然而它的成因目前還沒有確實定論;風暴潮是由熱帶氣旋、溫帶氣旋、冷鋒的強風作用和氣壓驟變等強烈的天氣系統引起的海面異常上升現象。

    這是一種波長極長的重力波。若是發生於在近岸淺水海域,波浪因深度漸淺而波高驟增,可造成嚴重災害。此波於大洋中傳遞極快,每秒速度可超過二百公尺。在地震發生處的波動可能只有0.1公尺到5公尺的高度,波長卻可能是1500公里。隨著水波傳到岸邊波長會縮短到5公里,高度卻可達到50公尺。

    按照影響區域來進行分類

    一般來說,海嘯分為區域性海嘯與本地海嘯。 1. 區域性海嘯。海嘯的大多數均屬於本地海嘯或稱為局地海嘯。因為從地震及海嘯發生源地到受災的濱海地區相距較近,所以海嘯波抵達海岸的時間也較短,只有幾分鐘,多者幾十分鐘。在這種情況下,海嘯預警時間則更短或根本無預警時間,因而往往造成極為嚴重的災害。例如,在2019年6月18日22時22分左右(日本標準時間)在日本山形縣沖發生的M j 6.8 {\displaystyle M_{j}6.8} 級地震在新潟県上中下越引發了約0.1m的海嘯。 1. 越洋海嘯。遙海嘯是指橫越大洋或從很遠處傳播來的海嘯。海嘯波屬於海洋長波,一旦在源地生成後,在無島嶼群或大片淺灘、淺水陸架阻擋情況下,一般可傳播數千公里而能量衰減很少,因此可能造成數千公里之遙的地方也遭受海嘯災害。

    海嘯等級

    與地震一樣,有過多次嘗試建立衡量海嘯強度或大小的等級,使得不同事件之間可以比較。

    全球的海嘯發生區大致與地震帶一致。全球有記載的破壞性海嘯大約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約6、7年發生一次。發生在環太平洋地區的地震海嘯就佔了約80%。而日本列島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佔太平洋地震海嘯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發生地震海嘯且受害最深的國家。 近年來較大規模的海嘯有: 1. 2011年3月11日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市以東的太平洋海域發生Mw9.1地震,引發海嘯。參見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2. 2010年2月27日於智利比奧比奧沿岸附近陸地發生Mw8.8地震,隨後引發海嘯襲擊環太平洋沿岸國家。參見2010年智利大地震 3. 2004年12月26日於印尼的蘇門達臘外海發生Mw9.3海底地震。海嘯襲擊斯里蘭卡、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孟加拉、馬爾地夫、緬甸和非洲東岸等國家,造...

    紀錄片-殺人浪(國語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終極天災:海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吳祚任;國立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海嘯科學研究室
    2011日本大海嘯之初探與省思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吳祚任;國立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海嘯科學研究室
  6. 日本政府於2011年4月1日的 內閣會議 ( 日语 : 閣議 (日本) ) 中,正式將與該次地震有關的災害(包含福島核災)統一命名為「東日本災」 [88] [89] [90]。

  7. ) [5],又名元旦石川縣強震,是指2024年1月1日下午4時10分許发生于日本 石川县 能登半岛的地震,其震级为 M j 7.6级,最大度达到了日本气象厅地震烈度表中的最高等級度7和麦加利式烈度表中的X~XI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