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3日 · 睡眠呼吸中止的症狀,是指我們在睡眠的時候,我們的呼吸,因為某一些原因而突然停滯的現象。 嚴格來說,我們可以稱李先生的這個病症,為「阻塞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 思緒常常突然斷線?龐大的壓力、慢性疲勞都會影響你的專注力,讓我們不論是在談話中、寫電子郵件,甚至是在發想靈感時,都難以保持專注,甚至變得比以前更健忘。
    • 忙到沒時間擁有嗜好?不管你的休閒愛好是花時間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和朋友一起吃吃喝喝、看電視、運動還是插花、捏陶,你都應該永遠將其視為生活第一順位。興趣嗜好可以幫助你應對壓力,並確保你的生活平衡且歡喜。
    • 與人交談時,難以充分表達和參與?如果你的腦袋裡總是塞滿了工作,與你親近的另一半、朋友與家庭成員恐怕會抱怨,你所思所為全是工作,不知不覺中已然忽略了溝通與互動的重要性。
    • 總是睡眠不足?即使已經過了下班時間,閉上雙眼,心裡還是在想著工作;即使睡著了,還是容易被驚醒,或是醒來仍然感覺疲憊不堪?這說明了你的工作已然干擾你從壓力感知中恢復的能力,嚴重的睡眠不足,也降低了你處理日常問題與挑戰的應有效率。
  2. 2024年3月13日 · 在工作、生活中常常需要刻意調節自己的情緒表達,甚至違反自己最真實的情緒,這就是所謂的「情緒勞動」,白天的情緒勞動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複雜思考帶來的腦力消耗也不容忽視。 現在工作環境的挑戰大,不管是產業競爭、職場政治或是服務業第一線的工作,都是勞心勞力,遇到跟對方有理說不清的消費者,還要耐住性子、和顏悅色又堅守立場,相信處理完一個案子都快虛脫無力了,這就是標準的心力消耗造成疲勞過度的狀態,如果沒有稍微中斷一下工作,去喝杯茶轉換心情,當天多累積幾個這樣的案子,晚上鐵定睡不好、睡不著。 3. 每天高品質的睡眠不滿6小時,是職業倦怠的重要成因. 人沒有好好睡滿 6 小時,就像手機剩不到 20% 電力,明明應該進到省電模式,卻還是強迫運轉一樣,最後不但電力很快就耗光,電池壽命也會降低。

  3. 2021年9月7日 · 你可能遇到了「嗜睡」的狀況!我們比較常聽到因為睡不著而困擾的失眠,但很少聽到因為睡不飽而困擾的「嗜睡」,有些人即使晚上睡覺時間很長,卻還是一直想在白天睡覺,那其實就是睡眠情況或品質有問題了。(延伸閱讀 / 你一天都睡幾小時?

    • 睡眠暴食:周間睡太少,周末睡太多
    • 天天長時間睡午覺,晚上容易睡不好
    • 長期積欠「睡眠債」,小心想還也還不了
    • 每天睡眠時間太長,可能是疾病訊號

    很多人喜歡利用周末賴床來補眠,其實許多科學家不贊同這樣的補眠方式。在周間睡太少、突然周末睡太多的這種睡眠壞習慣,醫學界叫它睡眠暴食(sleep bingeing),兩者同樣都會對健康有所傷害,而 睡眠暴食的傷害就是來自於打亂了人類的睡眠週期(sleep cycles)。 一般人的睡眠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部分,那就是快速動眼期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簡稱REM sleep)和非快速動眼期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就是 NREM sleep),兩種睡眠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睡眠週期,平均一個周期約 90 分鐘,所以每晚的睡眠大概會有 4 至 6 個周期,但是在剛開始睡下的幾個小時內,NREM 較長,REM 較短,但當 7 小時睡眠...

    短時間睡午覺可以讓工作時頭腦清醒,並能增進工作效率,然而,午睡時間卻不宜過長。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午睡時間以 20 至 30 分鐘最為適宜,如此可以避免白天睡太多,晚上睡不好的情形,有趣的是,這和中國人幾千年來的養生哲學完全一樣。但如果你是白天不由自主地一直想睡覺,除了可能導因於晚上的睡眠不足外,也可能與某些慢性疾病如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obstructive sleep apnea)、憂鬱症及癌症有關。

    當你每晚睡眠都少於 6 小時,那麼睡眠不足的總時數就會慢慢在體內累積,欠下睡眠債。每天晚上睡眠不足的原因都可以不同,有可能是時差(前所述的社會時差),也許是要照顧嬰幼兒,也有可能是工作到很晚卻又需要早起,但是不要妄想利用一次長假就能將所有流失的睡眠時間一次補回來,身體的運作不像銀行一樣,想要補償睡眠不足當然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需要一些時間慢慢地去調整,所以每欠下一次睡眠債,身體就傷害一次。 一般來說,大概花一至二個星期的充足睡眠是可以補回幾天前不超過一周所流失的睡眠時間。但是補回流失的睡眠時間後,如果還是每天覺得累,愛睏需要睡超過 9 小時以上才夠時,就有可能是過勞的徵兆,或潛藏某些疾病的風險,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狀況。

    長期睡眠不足會引發許多疾病,但是睡眠需要太多也是一種健康警訊,根據卡普賽奧教授 2015 年的另一項研究報告,研究人員針對 1 萬名年齡介於 42~81 歲的成年人,進行長達十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每天睡眠時間都必須超過 8 小時以上,否則會很沒精神的人,其中風的風險高達 46 %,所以睡眠時數無論是超過與不及都不健康。 睡眠時間過長當然也有可能是疾病所發出的訊號,像是有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各式炎症反應,或是癌症初期症狀的人,都可能需要較長的睡眠時間。在一般人的認知裡,睡眠不足與肥胖、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甚至於發燒、感冒有關。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需要長時間睡眠的人,也有可能是已經罹患疾病所產生的症狀。

  4. 2020年6月5日 · 陳家駒醫師表示,睡眠的狀況不能單單看白天或晚上,而是整天的作息配合下來,往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失眠表現方式,可能是超過半小時還無法入眠,或是睡睡醒醒,睡眠品質不足,當一周出現 2 次以上這樣的現象,就應該就醫。 常見失眠 5 原因 壓力

  5. 2018年8月24日 · 1. 周末睡到飽. 平日上班都要早起,周末因此希望睡到自然醒? 專家指出,在固定時間入睡、起床,建立一定的晝夜規律,才能讓身體、大腦、甚至荷爾蒙都建立固定的工作節奏,才能讓身體每天都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建立規律需要時間,而這樣的規律也可以搭配自然環境的變化進行,好比在晨光中醒來,或是在上班時間偷空到外面曬曬太陽,都有助提醒你的身體及大腦保持清醒。 2. 睡前滑手機、使用電子產品. 光線對身體的晝夜規律有決定性的影響。 曝露在大量光線下,會讓大腦認為現在是白天,並因此控制身體的荷爾蒙分泌,避免進入睡眠狀態。 而正因為光線會影響身體入眠的能力,因此若在睡覺前大量使用會散發藍光的電子產品,將嚴重影響你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