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6月24日 · 放屁次數異常變多恐為腫瘤壓迫. 至於放屁的次數和飲食習慣有關,要是突然頻繁放屁,可以先檢視是不是飲食習慣改變了,吃太多易排氣的食物。 如果不是的話,就應該檢查健康是否出了狀況,因為放屁的次數突然變多,有可能是以下的疾病造成。 例如,慢性大腸或小腸發炎時,腸道就會養出很多不好的菌、產氣的菌,腸道在消化時,會產生較多的氣體,就會一直放屁。 但是,最令人擔心的是腫瘤。 邱展賢指出,有時在急診中會看到,有些人突然在最近半個月,不斷放連環屁,「到後來肚子的氣排不出去,脹得跟青蛙肚一樣,」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已經是大腸癌末期。 這是因為大腸被腫瘤塞住,腸道變狹窄,排氣不順,才會一直放屁。 還有子宮頸癌、卵巢癌等腫瘤,大到壓迫到腸子時,也會造成排氣不順,放屁的次數突然變多。

  2. 2020年10月28日 · 忽然嗝出一口氣、不停打嗝,或明明吃不多,肚子卻鼓得像青蛙一樣難受,其實這些症狀都是「腹脹」引起的!. 解決腹脹問題之前,要先分辨清楚的是:肚子裡的到底是氣,還是「水」?. 三軍總醫院內科部肝膽胃腸科主任施宇隆提醒,有些腹脹其實是「腹水 ...

  3. 2021年10月5日 · 而產生放屁的原因有三種:進食的時候空氣進入消化道腸胃裡的細菌分解食物產生,及血液中氣體滲透到腸胃形成。 放屁的味道也反應腸道是否健康?有醫師提醒,出現這「三種屁味」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4. 2021年1月20日 · 3種食物一定要注意! 腸道是直接接觸食物的臟器,食物經口進入體內,通過食道和胃,來到大小腸。 食物從進入口腔到排出肛門,猶如經過一條水管。 從水龍頭注入的水,一定會接觸水管內壁,進入腸道的食物也是如此。 雖然消化、吸收的過程都在體內運作,本質上卻如同在體外發生,因為是直接接觸食物,所以腸胃道也可視為外部器官。 正因為如此,把那些會直接傷害腸黏膜的食物「拒於門外」,就變得非常重要。 那麼,哪些是守護腸道健康所不能容忍的有害物呢? 大家只要記住這三樣就好。 1避免食用「麩質蛋白」(小麥製品所含蛋白質) 2避免食用「酪蛋白」(乳製品所含蛋白質) 3減少醣類(碳水化合物)和甜食的攝取.

  5. 2016年5月20日 · 台北中山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德強表示,經常會打嗝放屁,首先有可能是因為所吃的食物造成,豆類如綠豆、黃豆、毛豆,奶類如牛奶、優酪,或是是豆製品如豆皮、豆腐等,都是容易產氣的食物,如果要避免打嗝放屁等症狀,這些食物就要少吃。 吃進空氣+隔夜食物也易造成. 除了食物會造成產氣而引起打嗝放屁之外,吳德強醫師指出,很多人吃東西時,如果吃太快,會吃進去很多空氣,也容易出現打嗝放屁等情形;還有些老人家,本身腸胃消化功能減退,甚至是常吃隔夜食物,也很容易產氣,就容易打嗝放屁。 排除各種問題後 當心肝炎及胰臟炎.

  6. 2023年2月23日 ·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常見的便秘狀況大致以3種型態呈現:有便意卻無法排便者、大便質地較硬且放屁味道較重者,以及平時習慣大魚大肉、糞便黏性較強的族群。

  7. 2021年2月24日 · 倪曼婷說明,碳水化合物是三大營養素之一,本來就是熱量的主要來源,透過減醣確實能達到減重效果,反之若減少「蛋白質」或「油脂」攝取也一樣會體重減輕。 換言之,重點該放在平時攝取三大營養素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比例分配」與「總熱量」的多寡;倪曼婷強調,當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時,蛋白質也只是當熱量燃燒,千萬不要覺得多吃蛋白質就會變成肌肉! 倪曼婷舉例,曾遇到個案執行生酮飲食(不吃白飯/每餐約500克重的魚/肉類+幾顆雞蛋),持續3個月後,瘦了10公斤以上,看似減重效果佳,但後來開始一連串身體的不適反應:高血脂、頭暈、暈眩、情緒不佳。 這個案之前「一餐吃到4碗飯,當白飯都不吃時,一餐就少1120卡了,時間久了自然能瘦10公斤以上,此時若是減至1碗飯搭配適量的蛋白質,保證一樣會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