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總計自2007年NuVasive投資入股以來,和康已經建立了膠原蛋白純化、膠原蛋白/生物陶瓷複合材料、可吸收磷酸鈣陶瓷以及透明質酸交聯技術等四大產品技術平台。 衍生出14項中、高階醫材產品,預計未來3年內,陸續會有15項產品上市。 並擁有8項專利,其中5項美國, 2項台灣、 1項中國專利,此外,尚有7項申請中。 產品應用領域也已經涵蓋骨科、牙科、眼科、皮膚癒傷科、整形外科與腸胃科等,共已獲得台灣、美國、歐盟以及新加坡共30張許可證 (2013年獲得10張許可證)。

    • Jackchi
  2. 這位台灣基因產業的中生代,就這樣一直站在浪頭上,看盡一代定序的風光與沒落,是兩岸極少數始終在銷售第一線上,親身經歷中國基因產業的爆發、也見證台灣分子檢測產業從具有優勢,到如今被大中華地域市場邊緣化的過程。 ABI第一名業務員 見證兩岸市場起落. 黃昭熹當年是台大生化所的高材生,班上同學畢業後幾乎都走上了研究深造道路,他笑稱自己,「鄉下孩子,因為家貧,只好選擇從事業務」,並進入了ABI台灣分公司,從蛋白定序儀器及實驗分析整體支援、銷售及售後服務的基層業務員做起。 1990年起,時逢美國政府正式推行「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 (Human Genome Project),也加速自動化基因定序儀的進展開發。

  3. 發行日期:. 每月第二週三出刊. 廣告截稿日期:. 每月25日. 發行量:. 18,000份. 讀者群:. 政府/學界單位、證券和投資業、生技相關公司以及健康產業相關從業人員。. 讀者大都為企業菁英到中高階管理者與意見領袖,具高學習力,高影響力及高消費力,期望在職 ...

  4. 加速兩岸新藥合作發展利基,共同加速開發民族用新藥,未來進一步取回全球新藥定價決定權,讓華人不再在全球醫藥市場版圖上缺席…,一直以來,都是兩岸各類醫藥衛生交流會議的一致目標。 只是,儘管兩岸醫藥產業往來如此密切,許多企業也找出不少彼此間的合作空間,兩岸各類合作意向書簽訂消息不斷傳出,卻多因為難以跨越雙方法規不相容、不相通的鴻溝,因此多年來,總是樓梯響了,仍不見實際步伐一步步下樓來。 此次紫金山峰會,正逢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訪台,他公開表示:「台灣生技發展有很多領先。 」,目前,台灣符合生技新藥條例下所發展出的新藥共計6項產品,每項產品都依國際ICH\FDA法規標準並經過的漫長臨床試驗。 會議結論達成雙方將依國際 ICH 架構,選定雙方承認試點醫院,採認雙方臨床試驗資料,以加速新藥核准。

  5.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腸病毒大流行恐將來臨,台灣卻將陷入無疫苗可用的困境。. 經本刊深入產、研、學、醫訪查,台灣防疫早已年久失修, 政策、預算、法規、疫苗、應急措施,各環節都出現斷層。. 全球有能力製造流感疫苗的國家中,台灣疫苗自給率敬陪 ...

  6. 台灣抗體藥物產業起步算晚。2000 年台灣生技業蓬勃興起階段, 第一波的抗體業公司,聯亞生技、昕、台醫、亞諾法、台灣醣聯等相繼成立。 聯亞生技一開始就從 UBI 授權了抗 CD4 單株抗體技術平台,並開展其 UB- 421 抗愛滋病單抗新藥的開發;昕生物當時以 CMO 切入,計畫著手建造台灣第一座符合FDA認證 ...

  7. 總經理張立言及資深副總陳啟祥兩位畢業於美國名校的博士,分別擔任生技中心副執行長及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主任,董事長則同時為兩岸知名政要的環宇集團董事長徐立德。 公司目前以生醫材料、美容產品兩大產品線為業務來源,其中的生醫材料毛利率高達64%以上水準,是公司主要獲利的來源,且成長快速,今年生醫材料更可望超越美容產品。 由於和康生技已逐漸從國內醫美類上市櫃公司出列,躋身領先的國際高階生醫材料研發公司,加以經營團隊無論兩岸及國際市場網絡實力堅強,加上公司上市股價相對於市場同業顯得合理,公司從興櫃股的48塊左右一轉上市後,如期迎來蜜月行情,截至2014年元旦後,股價已經上漲來到60塊,以35元承銷價推算,漲幅超過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