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王惕吾 (1913年8月29日—1996年3月11日),原名 王瑞鐘 , 浙江 東陽 人,總統府警衛大隊 上校 隊附兼第二團 團長 出身 ,《 聯合報 》共同創始人,前 中國國民黨 中常委。 生平 [ 編輯] 曾祖父王雲漢、父親王芾南、母親徐夏琴、兄長部分,老大王瑞芳、老三王瑞芬,家中排行老二。 家中從事農耕與讀書及製造生產火腿為主。 繼1953年起創辦《聯合報》以來,先後還創辦了《 經濟日報 》、《 北美世界日報 》、《 民生報 》、《 歐洲日報 》、《 泰國世界日報 》、《 聯合晚報 》、《 香港聯合報 》等八報,並促成研究開發生產全球首台國產中文 輪轉機 、中文全自動 鑄版機 、中文 計算機檢排系統 的研究,率先引領台灣報業邁向現代化與國際化。

  2. 王惕吾 (1913年8月29日—1996年3月11日),原名 王瑞鐘 , 浙江 東陽 人,總統府警衛大隊 上校 隊附兼第二團 團長 出身 ,《 聯合報 》共同創始人,前 中國國民黨 中常委。 生平. 曾祖父王雲漢、父親王芾南、母親徐夏琴、兄長部分,老大王瑞芳、老三王瑞芬,家中排行老二。 家中從事農耕與讀書及製造生產火腿為主。 繼1953年起創辦《聯合報》以來,先後還創辦了《 經濟日報 》、《 北美世界日報 》、《 民生報 》、《 歐洲日報 》、《 泰國世界日報 》、《 聯合晚報 》、《 香港聯合報 》等八報,並促成研究開發生產全球首台國產中文 輪轉機 、中文全自動 鑄版機 、中文 計算機檢排系統 的研究,率先引領台灣報業邁向現代化與國際化。

    • 人物生平
    • 后世纪念

    王惕吾又名汝高,字瑞钟,号恒道,1913年8月29日出生,东阳市红旗乡王村光人。1928 年毕业于东阳中学,在东阳巍山镇南桥小学任教一年,旋入上海文化学院。后投笔从戎,黄埔军校第六期、中央军校第八期毕业,历任排、连、营、团长及副师长。经过半生戎马,王惕吾从军事战线转到新闻战线,1950年在台湾创办《民族报》。翌年9月16日,《民族报》与《全民日报》《经济时报》合并联合发刊,后更名为《联合报》。由于王惕吾苦心经营、长期不懈的努力,《联合报》逐步发展成遍及亚、美、欧、澳、非五大洲的联合报系。

    随着事业的非凡成就,在社会上和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他先后担任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副主席、亚洲报业基金会永久荣誉理事、亚洲信托公司董事长等职。

    1969年4月9日,王惕吾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十届中央委员;1976年11月17日、1987年4月3日又连续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蒋经国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主席后,在1979年12月中旬举行的中国国民党十一届四中全会上,王惕吾被选为中央常委;在十二届一中全会(1981年4月)、二中全会(1984年2月)、三中全会(1986年3月)上,王惕吾均为中央常委。直至蒋氏逝世后,在1988年7月12日中国国民党第十三届全会上改任中央评议委员。

    王惕吾对新闻事业执着追求,标榜正派办报,提倡正道、正直、正当,强调新闻要快、要准、要实,以投资再投资、进步再进步的策略,发展再发展的途径,艰苦创业。

    50年代初,王惕吾办报伊始,财力薄弱、市场不畅、亏欠累累,但他胸有成竹,将风雨飘摇的三报联合出刊,创办了《联合报》。当年,他凭自己年富力强,一日三班,事必躬亲;同时,关怀和团结同仁,相继大力促销,不断充实内容。经过五年苦干,初见成效;七年努力,发行量超过台湾各报,克服了初创阶段的困难。王惕吾善握时机,不断奋进。随着台湾经济起飞,于1967年4月20日办起了《经济日报》,为工商企业迅速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在台湾打下基础后,逐步向外拓展。作为跨国发展大手笔的第一步,于1976年2月12日在美国创办《世界日报》,总社设纽约,在旧金山、洛杉矶和加拿大的多伦多设有分社。1978年2月18日创办为“提高生活素质,倡导健康生活”服务的《民生报》。1984年12月16日在法国创办中文《欧洲日报》,总社在巴黎,英国伦敦有分社,荷兰阿姆斯特丹设总代理,其发行网遍布西欧,远及非洲、中南美洲和大洋洲。1985年2月18日在泰国接办中文《世界日报》,东南亚各地都有发行。1988年趁台湾当局开放报禁之机,于2月22日办起了《联合晚报》。1992年5月4日又在香港创办了《联合报》,该报并与新华通讯社、中国新闻社建立联系,以加强大陆的新闻报道。联合报从无馆无厂、只有一百余名职工开始,发展到目前拥有八家报纸、五千余名职工、发行网遍及全球各大洲的联合报系,王惕吾已成为台湾报业巨子。

    王惕吾还于1974年5月4日创办了出版与销售兼营的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以出版实用的、新知的及学术的书籍为原则”,已出版各种学术著作和家庭生活、保健、儿童、体育、艺术等丛书,总计2000余种,在美、加及东南亚各国均有销售。王惕吾在新闻出版事业上的成就,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赞许,因而获得美国东伊利诺大学荣誉人文科学博士、美国圣若望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韩国明知大学荣誉法学博士、秘鲁圣马丁大学荣誉博士。

    坐落在东阳市中心黉门广场南边的东阳市图书馆,是浙江省县(市)级图书馆中名列前茅的一座著名图书馆,是由已故东阳市旅台知名人士王惕吾先生生前捐资兴建的。该馆现有藏书13万多册,1998年被文化部评为一级公共图书馆,是东阳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 。该馆在传播知识信息、促进东阳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已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2024年4月,王惕吾展陈馆开馆仪式在王惕吾故居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歌山镇王村光村举行。王惕吾展陈馆坐落于王惕吾故址旁,主要由王惕吾生平事迹介绍、两岸关系发展史简介两部分组成,集教育和历史意义于一身,通过文字介绍、时间梳理,全面展示了“报业巨子”王惕吾先生弃武从文的办报史,以及在增进两岸了解、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家乡事业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

  3. 1987年11月1日 · 聯合報老一輩人最常流傳王惕吾惜才的故事是,民國四十二年,任聯合報副總編輯的劉昌平生了肺病,生活陷入困境,王惕吾毫不猶豫地帶他回家,把自己車庫改裝成房間,讓劉昌平養病,連護士小姐都不願踏入,但是王惕吾的太太每天送飯端藥,兒子 ...

  4. 1994年7月15日 · 王惕吾知道自己的報紙無法像自由中國雜誌那麼尖銳地批評。 一方面,因為報紙與雜誌性質不同,報紙讀者既眾,分布層面又廣,內容以新聞報導為主,評論在次。 至於自由中國雜誌,主要讀者群為知識階層,文章以評論為主,可以盡其銳利。 另一方面,王惕吾認為,一個報紙媒體經營者,在政治上可以有其個人的信念與堅持,但無論如何,必須與從事政治運動的人有所區別;不可能同時既是反對運動的積極分子,同時又是一個握有輿論公器客觀的第三者。 在這方面,他對媒體經營者的角色定位,與雷震不同。 王惕吾當然清楚:這個時刻如果對此事發表任何直言無諱的評論,必定要拂逆當局;但是作為一個信仰言論自由的報人,此時如果刻意置身事外,日後便難以理直氣壯面對自己的報紙。

  5. 其他人也問了

  6. 王惕吾生有五名子女,依序為長子王必成,長女王效蘭,次女王友蘭,次子為王必立,么女王惠蘭 [1]。 參見 新竹南園 :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的故居,而「南園」這個名稱是取自王惕吾的父親王芾南先生之名。

  7. www.wikiwand.com › zh-tw › 王惕吾王惕吾 - Wikiwand

    王惕吾(1913年8月29日—1996年3月11日),原名王瑞鐘,浙江東陽人,總統府警衛大隊上校隊附兼第二團團長出身,《聯合報》共同創始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常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