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是指從1949年5月20日始至1991年6月3日為止,從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和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發布《臺灣省戒嚴令》,在「臺灣地區」實施戒嚴開始,直到白色恐怖三大惡法中最後一個法令《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廢除為止 [1] 。

    • 現代定義
    • 政治分類
    • 概念的來源
    • 各地情況

    白色恐怖常與轉型正義相稱,而轉型正義的基礎在歷史真相。在現代則於俄國革命時期的俄國共產黨廣為宣傳使用。在帝俄時代,白色是沙俄帝國皇室的代表顏色,沙皇常被冠以「白色沙皇」之稱,白色並無任何貶義色彩。在西元1917年後的俄國內戰中,反共的俄國「白軍」與俄共布爾什維克的「紅軍」相對,遂使用「白色恐怖」一詞來形容白軍的殘暴。後來,芬蘭、美國等國反對蘇聯共產黨勢力擴張的行為,有一部份被稱為「白色恐怖」。 中國共產黨使用「白色恐怖」一詞來形容中國國民黨在國內各大城市中,由軍統和中統執行的秘密反共行為,而行為中包括暗殺、屠殺及迫害共產黨員,城市以上海、廣州和重慶為主,中共亦將這些中華民國政府所統治的少數城市稱為「白區」,將共產黨控制區域稱為「紅區」。 在台灣,「白色恐怖」一詞大多用來稱呼中華民國政府因中國...

    也有人主張資本主義勢力(商界、大財閥和反共產主義者)發動的迫害是白色恐怖,共產黨發動的迫害是紅色恐怖,如蘇維埃政權為懲治反對勢力,決定實行紅色恐怖,把反對勢力迫害人民的行為稱之為白色恐怖。蔣中正領導的國民黨,實行法西斯特務統治國家暴力的白色恐怖和中共毛澤東武裝革命的紅色恐怖對抗亦是一例。台灣1950年代的紅色革命有白色恐怖與之對抗。 歷史學者認為在世界各國發生的白色恐怖是在20世紀中期(1950年代和1960年代)美蘇冷戰的局勢下,反共國家出現的恐共過度行為,當中不少獲美國支持的反共國家長期維持反民主的獨裁高壓統治,打壓政治異己。

    1870年,由於普法戰爭的爆發,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年-1870年)的拿破崙三世被俘,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年-1940年)宣佈成立。然而,新的「共和」政府不但對抵禦普魯士軍隊的入侵採取消極態度,而且還相繼鎮壓了巴黎人民西元1870年10月31日和西元1871年1月22日的兩次起義。 1871年3月28日,身為「工人階級實質上政府」的「巴黎公社」正式成立,而法國政府軍在普魯士軍隊的幫助下,對巴黎公社成員發動攻擊。「公社成員也群起反抗。因為一時找不到代表公社的旗幟,公社裡的一名女工於是從自己身上的紅裙,撕下一塊紅布,作為公社的標誌。從此以後,紅色便引用為一切進步熱情、反抗不義的階級解放之符號。與此相對,代表反動、保守的勢力,便是『白色』,而由其發動的一切恐怖鎮壓行動,就是所謂『白色恐怖...

    法國

    法國大革命後,法國長期處於政治混亂。保皇黨和共和黨派長期進行鬥爭。保皇黨長期打擊共和黨派人士。1870年,由於普法戰爭的爆發,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年-1870年)的拿破崙三世被俘,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年-1940年)宣佈成立,第二帝國滅亡。然而,新的共和政府不但對抵禦普魯士軍隊的入侵採取消極態度,而且還相繼鎮壓了巴黎人民1870年10月31日和1871年1月22日的兩次起義。 1871年3月28日,身為「工人階級實質上政府」的「巴黎公社」正式成立,而政府軍在普魯士軍隊的幫助下,對公社成員發動攻擊。「公社成員也群起反抗。因為一時找不到代表公社的旗幟,公社裡的一名女工於是從自己身上的紅裙,撕下一塊紅布,作為公社的標誌。從此以後,紅色便引用為一切進步熱情、反抗不義的階級解放之符號。與此相對,代表反動、保守的勢力,便是『白色』,而由其發動的一切恐怖鎮壓行動,就是所謂『白色恐怖』」。

    匈牙利

    匈牙利在1918年脫離奧匈帝國,但匈牙利並未因此走向民主共和,而是維持名義上的君主制。匈牙利王國雖然號稱是王國,但王位始終處於空缺狀態。在1919年擊潰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的霍爾蒂·米克洛什擔任攝政職位直到1944年,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霍爾蒂實行法西斯獨裁統治,鎮壓異己和民主人士。

    保加利亞

    1923年9月由保加利亞共產黨發起的九月起義武裝叛亂,企圖推翻亞歷山大·常可夫的新政府。除了共產黨員之外,起義也得到農民和無政府主義者的支持。起義的目標是保加利亞「建立農民工政府」,而不是將國家的社會經濟制度轉變為共產主義。這場起義最後被殘酷地鎮壓下來。

  2. 白色恐怖 (英語: White Terror )一般是指 近代歷史 上大規模 國家機器 肅清 左派 、 共產勢力 或親共勢力的團體或人員的行動。. 主要由 右派 政府、 保守派 或 民族主義 團體針對左派人士、社會主義者、革命者、共產黨黨員或其他反對者所施行的肅清 ...

  3. 2024年5月16日 ·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 ,是指從1949年5月20日始至1991年6月3日為止,從中華民國台灣省政府和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發佈《台灣省戒嚴令》,在「台灣地區」實施戒嚴開始,直到白色恐怖三大惡法中最後一個法令《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廢除為止 [1] 。

  4. 2024年5月16日 · 台湾白色恐怖时期 ,是指从1949年5月20日始至1991年6月3日为止,从中华民国台湾省政府和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发布《台湾省戒严令》,在“台湾地区”实施戒严开始,直到白色恐怖三大恶法中最后一个法令《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废除为止 [1] 。

  5. 2024年5月14日 · 白色恐怖 (英语: White Terror )一般是指 近代历史 上大规模 国家机器 肃清 左派 、 共产势力 或亲共势力的团体或人员的行动。. 主要由 右派 政府、 保守派 或 民族主义 团体针对左派人士、社会主义者、革命者、共产党党员或其他反对者所施行的肃清 ...

  6. 說明. 子分類. 此分類包含以下 4 個子分類,共 4 個。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死刑案件 ‎ (1個分類, 13個頁面) 孫立人兵變案 ‎ (1個分類, 7個頁面) 美麗島事件 ‎ (1個分類, 8個頁面)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文字獄 ‎ (2個頁面)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案件」分類的頁面. 此分類包含以下 25 個頁面,共 25 個。 H. 湖口兵變. L. 林宅血案. 三七事件. 中華民國海軍白色恐怖事件. 二二八受刑人案. 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案. 六張犁亂葬崗. 四六事件. 孫立人兵變案. 成功大學共產黨事件. 新民主同志會. 李鴻匪諜案. 武漢大旅社案. 民主台灣聯盟案. 海軍台灣獨立案. 獨立台灣會案. 美麗島事件. 自覺運動. 臺灣大學哲學系事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