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日 · 大陆民众对立陶宛的观感一降再降在这样的背景下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2月3日在欧盟外长非正式会议上说从1月24日起中国已不再向立陶宛公民发放入境签证,“中国开始全面限制了我们两国间的旅游和外交接触”。

  2. 2023年11月29日 · 2023-11-29 19:17 发布于 湖北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 根据联合早报报道陷入低谷两年的中立关系已经出现了解冻的迹象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讨论和各种外交程序大多数针对立陶宛的经济压力措施已经解除此前,“立陶宛被中国海关系统删除导致立陶宛企业无法向中国出口这个问题也已经解决。 换句话说,中国对立陶宛的禁令,现在已经解除。 兰茨贝尔吉斯还表示,尽管中方已经解除贸易禁令,但立陶宛企业对与中国大陆开展贸易仍持谨慎态度。 兰茨贝尔吉斯进一步补充道,这里面存在一个新任问题,不仅是政府之间的,企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没有人能确定禁令不会再上演。 在中方下达禁令后,立陶宛通过与印太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得到了充分“补偿”。

  3. 2024年2月18日 · 2022年年初欧盟为替立陶宛出头打着中国对立陶宛实施所谓歧视性贸易举措的由头将中国告上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一副誓要为立陶宛讨回公道的样子。 当时我国外交部劝诫欧盟要明辨是非,奈何欧盟却无动于衷。 但上月底,欧盟却通知WTO,称希望尽快停止针对中国的诉讼,欧盟官员解释道,是鉴于“技术原因”做出这一决定的。 欧盟26国计划暂停对华诉讼,也许是想明白了,不愿因一个立陶宛而影响中欧关系大局。 眼下欧盟已经放弃为立陶宛站台,立陶宛如果始终拎不清,甘心充当美国的“反华急先锋”,最终会自食其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已显示所有评论.

  4. 2023年12月1日 · 外交部作出回应. 三分亮剑. 2023-12-01 19:33 发布于 山西 军事领域创作者. +. 近期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提问道立陶宛外交部长周二表示中国已取消限制立陶宛对华出口的贸易措施发言人能否证实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答道中方一贯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行事也将根据相关的规则处理问题我们再次敦促立方纠正错误回到一个中国的正确轨道上来。 外交部发言人 图片来源网络. 2021年11月21日,中国宣布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级至代办级,原因是立陶宛违反“一中原则”,在本国设立了“台湾代表处”。 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地区,并不是国名,其他国家为了避免踩红线,一般是设立的“台北代表处”。

  5. 2024年2月19日 · 立陶宛指控北京未事先通知暂停签证发放. 二号院观点. 2024-02-19 15:00 发布于 天津 军事专家,副教授. +. “该出手时就出手”,立陶宛议员窜台后中国停发签证打不通中国电话立陶宛开始急了抱怨中国没有提前通知据联合早报报道立陶宛方面指责中方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就停发了立陶宛公民的来华签证还称中国这一动作说明中方已全面限制两国之间的旅游和外交接触。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表示,已经致电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询问了停发签证的相关事宜,但遗憾的是,没有打通中方的电话,王毅后续也没有回电。 不过兰茨贝尔吉斯还算是有自知之明,猜到了中方的这一措施,很可能和前不久立陶宛议员“窜台”的事情有关。

  6. 2023年12月4日 · 据环球网报道近日有外媒记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问立陶宛外长前不久表示中国已经取消对立陶宛的出口贸易限制措施中方是否能够证实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一贯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行事同时也遵守相关规则中方再次敦促立方尽快纠正错误重回一个中国的正确轨道除了外交部外商务部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回应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关于立陶宛问题中方的态度是一贯且坚定的。 立陶宛在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作出了错误行径,严重影响两国的关系,敦促立方尽快改错。 很明显,中方两大部门的回应直接否认了立陶宛外长的表态,中方也没有给立陶宛留任何面子。 中方的回应主要说明两点,首先,中国并没有取消对立陶宛的制裁措施,其次,中方再次给立陶宛方面指出了一条“明路”,那就是正确看待和处理台湾问题。

  7. 2021年12月30日 · 目前中国方面已经停止了对立陶宛公民的签证发放根据以往态势在华留学生也将在近日转移回国当然断交的后果不止是对部分公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据悉立陶宛在多个生产领域都需要从中国进口材料包括电机机械设备光学设备成像设备等等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进出口的停止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多国专家表示今年所剩时间已经不多明年的立陶宛将会面临非常巨大的麻烦一旦中方实施真正的制裁立陶宛将没有任何缓冲的机会。 但目前中方还没有任何关于限制海关进出口的举措,对于中国的一再容忍,立陶宛方面却不知好歹。 立陶宛媒体在形容中立进出口形式上对中国使用了“经济胁迫”一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