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8日 · 住在南投埔里的劉姓一家原本雙親都是學校老師不料3年多前爸爸突然腦中風雖然救回性命卻全身癱瘓需要全時間在醫院接受照顧。 劉媽媽因此辭職,到醫院陪伴。 「丈夫倒下來的時候,我就覺得大概一輩子都只能待在家裡照顧他,不能再做喜愛的工作了。 」劉媽媽和女兒小恩獲得第7屆「聰明照顧者」佳作,她今天在頒獎典禮上分享,自己當時花了1年多才接受深愛自己的丈夫倒下的事實。 為了方便與在台北工作、念書的3個女兒彼此照應,兩老從埔里轉到台北就醫,劉媽媽始終堅持親自在旁照顧。 但是住院2年多,又經歷提心吊膽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劉媽媽覺得醫院氛圍實在太壓抑緊張,總是懸著一顆心無法安定,因此開始思考是否把劉爸爸接回家照顧。

  2. 2023年8月12日 · 單親女父中風陷北上就學兩難 中市警助度困境. 2023/8/12 20:12(8/12 20:26 更新) 台中市春社派出所長邱量虔左3日前得知轄區內單親的顏姓女子因父親急病喪失自理能力安置費用甚鉅陷入是否北上就讀研究所兩難警方助募得新台幣60萬元善款日前除將善款轉交給顏女也協助她搬家。 (警方提供)中央社記者蘇木春傳真 112年8月12日. (中央社記者蘇木春台中12日電)台中春社派出所得知轄區內單親的顏姓女子,因父親腦中風喪失自理能力,安置費用甚鉅,陷入北上離家就讀研究所的兩難,警方協助募得善款還自發性幫忙搬家,盼讓她勇敢走下去。

  3. 2020年9月10日 ·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表示腦中風患者因腦細胞壞死會出現程度不等的後遺症多數患者會出現肢體無力症狀經過數週數月後因患部肌肉張力過強導致肌肉緊繃或關節活動度受限就是所謂的肢體痙攣」,嚴重甚至會疼痛或不自主肌肉陣攣鄭建興說中風後積極復健有助患者恢復行動能力但中風後6個月內約有4成患者會出現肢體痙攣例如手指往掌心彎曲手腕內彎手臂蜷縮腿部僵直腳趾向下彎曲等不僅患者無法自行吃飯喝水沐浴更衣與如廁等有時連自行搔癢都辦不到影響復健效果對患者心理也是一大打擊

  4. 2022年5月25日 · 蔡女說,她被送往衛福部澎湖醫院,醫生診斷是中風,但因懷孕關係,醫院不敢幫她打血栓溶解劑,擔心出血造成流產,立刻改派救護直升機將她後送到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手術。 蔡女說,因懷孕不能全身麻醉,「這麼怕痛的我,居然能在清醒狀態下做腦部取栓手術」,她記得術前醫生一直提醒「絕對不能動喔,做得到嗎? 」她用力點點頭,然後努力僵直身體不動,讓醫生把她大腿切開,將探針從大腿伸到腦部。 蔡女丈夫則告訴醫師,「如果手術過程太痛,需要全麻就全麻,小孩沒關係,先救媽媽」;幸好手術過程一切順利,母女均安,蔡女如今已轉到普通病房,因身體左癱,正在努力復健中。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醫師陳仕軒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這名26歲女病患,當時懷孕20週,來院診斷為右側中大腦動脈範圍中風,臨床表現為左側無力、眼睛偏向右側。

  5. 2024年3月23日 · 北醫附醫進日透過新聞稿指出沒想到出院2週後這名外籍人士又因急性腦中風再度送進急診所幸腦中風治療團隊迅速於20分鐘內完成血栓溶解劑 ...

  6. 2020年10月25日 · 台灣心臟學會名譽理事黃瑞仁表示長期高血壓會讓血管壁承受較大的壓力造成動脈硬化狹窄血管阻塞更增腦中風發生率根據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追蹤調查研究高血壓患者5年內發生中風的風險為一般人的2.8倍。 高血壓患者往往也會伴隨心房顫動等心臟疾病,因心臟無法正常且有效的收縮,導致血液無法正常流程而產生血栓,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更是正常人的4倍以上。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張恬君說,長時間高血糖,導致血管病變,將導致早發性動脈硬化,進而增加腦中風的發生風險。 台灣最新糖尿病年鑑指出,糖尿病中風發生率在7%以上,不到40歲糖尿病患併發腦中風的盛行率較10年前上升3成,年輕糖友也應提高警覺。

  7. 2023年11月22日 · 首頁 / 生活. 電學專家中風10年 肉毒桿菌併磁刺激助復健治療. 2023/11/22 17:24(11/22 17:36 更新) 三軍總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張正強22日指出因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出血造成非創傷性腦神經損傷約有4成腦中風患者會出現肢體痙攣症狀而局部肉毒桿菌注射合併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是治療肢體痙攣新趨勢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攝 112年11月22日.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2日電)1名60多歲男性是電學專家,他10年前出血性腦中風,鬼門關前被救回,右手卻不再活動自如,幸好2年多前接受局部肉毒桿菌注射合併重複性經顱磁刺激,終能高高舉手、再次握拳。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腦中風是台灣死因第2,僅次於癌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