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介壳虫的体壁表面或硬化被覆 1 层硬壳(如盾蚧),或有粉状蜡质分泌物(如粉蚧),或体被腊质分泌物呈白色粉状、玻璃状或棕褐色壳状, [2] 因此能分泌蜡质介壳,雌虫无眼,无脚,亦无触角。

  2. 埃及吹棉介壳虫的成虫、若虫可为害叶片及枝条,群聚吸食汁液,导致树势衰弱或枯萎,并分泌蜜露,诱致蚂蚁,引发煤烟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及污染果实表面。体色红褐色,体壁布满白色的粉蜡,腹侧具条状的白色蜡丝。

  3. 粉蚧是同翅目粉蚧科昆虫的通称。. 粉蚧雌性成虫触角端节较其前节长且大,约呈纺锤形;背孔有0-2对,位于前胸及第6腹节背侧;腹脐有0-5个,位于腹部腹面中区有1纵列;背缘有一系列刺孔群,左右侧成对,基数为18对,也可少至0对,或更多,每刺孔群由锥刺及 ...

  4. 蚧壳虫是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之一,在中国危害园林植物的蚧壳虫约600余种。 其虫体被厚厚的蜡质层所包裹,防治非常困难,被列为园林“五小害虫”之首。 [6] 别 名. 介壳虫.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纲. 昆虫纲. 目. 同翅目. 亚 门. 六足亚门. 亚 目. 胸喙亚目. 亚 纲. 有翅亚纲. 分布区域. 国内外广泛分布. 中文学名. 蚧壳虫. 总 科.

  5. 根粉蚧是同翅目粉蚧科昆虫。 雌成虫长椭圆形,两边近平行,体色除爪为淡褐色,全身均为淡黄色或乳白色,并覆盖白色蜡粉;头胸无明显分界;足3对,发达;腿节粗壮;爪细长。

  6. 桑白蚧又名桑盾蚧、桃介壳虫,是同翅目盾蚧科拟白轮盾介属的一种昆虫。 雌成虫橙黄或橙红色,体扁平卵圆形,腹部分节明显;雌介壳圆形,略隆起,有螺旋纹,灰白至灰褐色;壳点黄褐色,在介壳中央偏旁;雄成虫橙黄至橙红色,雄介壳细长,白色;壳点橙黄色,位于介壳的前端;卵椭圆形,初产时淡粉红色,渐变淡黄褐色,孵化前橙红色;初孵若虫淡黄褐色,扁椭圆形,腹末端具尾毛两根,体表有绵毛状物遮盖。 [4] 桑白蚧在中国的地域分布很广,从海南、台湾至辽宁,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多地区均有发生。 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在山东省一年发生2-3代,在浙江省一年发生3代,在广东省一年发生5代。 桑白蚧均以受精雌成虫在二年生以上的枝条上群集越冬。 翌春果树萌芽时,越冬成虫开始吸食汁液,虫体随之膨大。

  7. 重要种类有:糖粉蚧,在中国南方为害甘蔗;橘鳞粉蚧,为柑橘、茶、番荔枝等的害虫;橘腺刺粉蚧,对柑橘等多种 经济作物 造成危害;橘小粉蚧为害柑橘类;康氏粉蚧主要为害蔷薇科果树。. 粉蚧科,Pseudococcidae,半翅目胸喙亚目蚧总科的1科。. 雌卵圆形,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