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經濟部國營事業管理司 (簡稱 國營司 )為 中華民國 經濟部 的業務單位專門負責經濟部所屬 國營事業 之督導管理工作。 沿革 [ 編輯] 1932年11月, 國民政府 在 南京 成立「 參謀本部 國防設計委員會 」,為國營會最初的前身。 1935年4月,易名「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資源委員會 」,此時與之前均由 蔣中正 兼任委員長, 翁文灝 、 錢昌照 分任正、副主任秘書長。 1938年3月,再改編制「 經濟部資源委員會 」,由經濟部長 翁文灝 兼主任委員。 1946年3月,直屬 行政院 ,成為「 行政院資源委員會 」。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後,行政院資源委員會在 中國大陸 的各廠礦均被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接收。

  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2年10月23日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新進職員甄試考場紅布條拍攝於 三信家商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新進職員甄試 是指 中華民國經濟部 旗下所屬單位 台灣糖業公司 、 台灣電力公司 、 台灣中油 和 台灣自來水公司 定期舉辦之新進職員甄試招考通常是由經濟部獨自辦理。 一般會分成兩階段甄試,分別是第一試筆試(台北、台中、高雄、花蓮4個考區同時舉行)和第二試口試、體能測驗辦理 [1] [2] 。 參考資料 [ 編輯] ^ 葉冠妤. 4國營企業聯合甄試 名額945人. 聯合新聞網. 2020-05-29 [2020-06-22].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20-06-22). ^ 曾智怡、康世人. 國營事業甄試增額227名 錄取率提升至6.38%.

  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2年10月23日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新進職員甄試考場紅布條拍攝於 三信家商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新進職員甄試 是指 中華民國經濟部 旗下所屬單位 台灣糖業公司 、 台灣電力公司 、 台灣中油 和 台灣自來水公司 定期舉辦之新進職員甄試招考通常是由經濟部獨自辦理。 一般會分成兩階段甄試,分別是第一試筆試(台北、台中、高雄、花蓮4個考區同時舉行)和第二試口試、體能測驗辦理 [1] [2] 。 參考資料 [ 编辑] ^ 葉冠妤. 4國營企業聯合甄試 名額945人. 聯合新聞網. 2020-05-29 [2020-06-22].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06-22). ^ 曾智怡、康世人. 國營事業甄試增額227名 錄取率提升至6.38%.

  4. 以下列出中華民國的企業當中,由各級政府成立,以及由政府機關擁有者。 政府仍為最大股東、但持股比率已經不符合狹義的公營事業定義者(政府持股超過50%),請置於「Category:中華民國公有民營事業」。 此分類收置全國性的公營事業,「地方性」的公營事業置於「Category:台灣公營事業」。

  5. 中華民國的諸多法規皆對於 公營事業公有事業 國營事業 設有定義,臚列於下:. 《會計法》第4條於108年11月5日修法前對於 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 的定義:. 凡政府所屬機關,專為供給財物、勞務或其他利益,而以營利為目的,或取相當之代價者,為 ...

  6. 中華民國 [ 編輯] 主條目: 中華民國公營事業. 在 中華民國 ,公營事業是指依照國營事業管理法 》或《 審計法 》第47條之規定而設置的 法人 機構: 政府獨資經營者。 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政府資本超過百分之五十者。 由前二種公有營業及事業機關轉投資於其他事業,其轉投資之資本額超過該事業資本百分之五十者。

  7. 沿革 [編輯] 經濟部大樓正門 1912年1月3日,依《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籌組臨時政府內閣,內閣內的「實業部」為經濟部的前身。 1912年3月12日,依《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成立北洋政府內閣,國務院下改設「農林部」與「工商部」。 1914年2月12日,改組為國務院下的「農商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