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3日 · By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4年1月23日 15:19. 關鍵字: 胰臟癌 內視鏡檢查 癌王 AI精準醫療 人工智慧CT 惠普式手術. 胰臟癌是臺灣2022年第七大癌症死因胰臟癌擴散快5年存活率僅有10%為所有癌症中最低胰臟癌有三難」,即診斷難 ...

  2. 4 天前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兼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主任彭正明表示目前台灣胰臟癌發生率都在男女性癌症排行第13位以死亡率來看男生是第8位女生是第6位雖然胰臟癌的發生率不如遙遙領先的肺癌乳癌大腸癌等癌症但根據102年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記資料初診斷的胰臟癌人口有2051人死亡人口卻高達1798人統計曲線相當趨近顯示胰臟癌的治療困難重重。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國內胰臟癌人口確診年齡有下降的趨勢,以往多是60至70歲左右確診,但彭正明主任最近就收治1名23歲女性上班族,沒有家族病史,因反覆莫名肚子痛就醫,深入檢查發現胰臟尾端長了一顆約13x11公分的腫瘤,幸好發現得早,為一期胰臟癌,手術切除腫瘤後,再搭配口服化療藥的治療,控制良好,超過半年未見復發。 胰臟癌太奪命!

  3. 2024年5月27日 · 最佳的胰臟癌健檢工具內視鏡超音波與腹部磁振造影. 消化科蔡坤峰醫師表示胰臟癌症狀與一般胃腸疾病相似往往難以早期發現針對不明原因之新生糖尿病長期酗酒或是有家族史之高危險族群建議於適當時機接受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往往是早期診斷胰臟癌的關鍵針對胰臟癌的健檢蔡坤峰醫師指出首先要確定是否為高危險族群。 除了罹患糖尿病、慢性胰臟炎、有胰臟癌的家族史與吸菸的民眾之外,若帶有某些特殊基因等,或是兩位以上近親罹患胰臟癌,未來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更高。 蔡忠紘醫師說明,根據最新的文獻建議,內視鏡超音波(EUS)與磁振造影(MRI或MRCP),都是適合針對高危險群做為胰臟癌健檢的工具。 內視鏡超音波跟胃鏡很像,但是在胃鏡前端多安裝一個超音波探頭,比較容易找出早期的胰臟頭部腫瘤,或是胰臟病變。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24日 · 專長胰臟及內分泌外科的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郭庭均表示主要有兩大原因:(1早期診斷困難胰臟深居人體腹腔臟器的正中間普通的身體檢查難以診斷;(2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黃疸肚子痛無法吃東西或腸阻塞的症狀與其他消化道 ...

  6. 2023年11月16日 · 關於胰臟的檢查方式錢政平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可能會將抽血CA19-9認為是可觀測胰臟癌的一種檢驗方式但其實CA19-9指數並不能當作單一癌症的精準檢查像是與腺體相關的肺癌大腸癌胃癌攝護腺癌及女性的乳癌等都可能引起CA19-9上升最好的方式還是要透過影像檢查最佳的檢查工具則是建議可利用磁振造影檢查MRI),不具輻射線對於臟器軟組織的成像對比敏感度極佳還能用多個角度切面完整觀察胰臟健康狀態。 繼續閱讀>>黴漿菌肺炎是「會走路的肺炎」! 高敏敏營養師:必吃5大類食物,減少發炎. 繼續閱讀>>提神、嘴破必吃維生素B群? 李婉萍營養師揭:維生素B群8大功效. 繼續閱讀>>白肉火龍果吃多會拉肚子,真的嗎? 吳建東中醫師:4大族群應慎食火龍果.

  7. 2023年11月9日 · 建議民眾養成做健康檢查的習慣尤其是高風險族群接受定期的腫瘤指數檢查腹部超音波及高階影像檢查至於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呢雖然造成胰臟癌的確切原因迄今不明確但相關研究發現除基因之外包括: (1年紀超過60歲、(2男性、(3糖尿病、(4肥胖、(5慢性胰臟發炎、(6抽菸、(7酗酒、(8高熱量飲食且多肉少蔬果、(9含亞硝酸類飲食以及10經常接觸工業用化學溶劑 等,也都可能彼此交互作用,進而導致胰臟癌。 由此可見,想要維護胰臟健康,還是趕快檢視自身的生活形態,戒除壞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吧! 👉推薦閱讀:罹「癌王」胰臟癌也能逆轉,不見癌症復發蹤影! 👉推薦閱讀:大便會求救! 這3種便便快就醫! 急診醫:大便惡臭味,小心2種癌症風險.

  8. 早期篩檢有助發現較早期的胰臟癌目前常使用的檢查工具為影像學檢查診斷另外也有腫瘤標記檢查: 1.超音波檢查: 如腹部超音波經內視鏡超音波檢查EUS。 2.電腦斷層掃描(CT): 電腦斷層照得出腫瘤,但小顆腫瘤在肉眼判讀仍然有遺漏可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