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半導體製冷是什麼,用在哪?. 半導體製冷片是由半導體所組成的一種冷卻裝置,於1960年左右才出現,然而其理論基礎可追溯到19世紀。. 這現象最早是在1821年,由一位德國科學家ThomasSeeback首先發現,不過他當時做了錯誤的推論,並沒有領悟到背後真正的科學 ...

  2. 本文將從以下大綱,介紹熱電致冷晶片之基本原理和構造,並重點說明致冷晶片之特性量測方法和物理意義,以使讀者能充分掌握致冷晶片合適應用方法。

  3. 熱電致冷晶片是一種主動式致冷技術,主要應用了半導體材料的Peltier效應。 當直流電通過由兩種不同半導體材料串聯而成的電偶時,便會在電偶的兩端產生熱量的吸收和釋放。

  4. 半導體製冷片的工作原理是基於帕爾帖原理,該效應是在1834年由J.A.C帕爾帖首先發現的,即利用當兩種不同的導體A和B組成的電路且通有直流電時 ...

  5. 《製冷技術》為“製冷技術”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配套教材,全書共12章,分別介紹了蒸氣壓縮式製冷熱力學原理、製冷劑與載冷劑、蒸氣壓縮式製冷裝置、蒸氣壓縮式製冷系統...

  6. 和客戶構建緊密的關係並開發·製造滿足客戶需求的定製化熱電致冷晶片或致冷器單元模組。 並在產品交貨後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服務。 Product Line

  7. 閱. 論. 編. 熱電效應 (英語: Thermoelectric effect )是一個由溫差產生電壓的直接轉換,且反之亦然。. 簡單的放置一個熱電裝置,當他們的兩端有溫差時會產生一個電壓,而當一個電壓施加於其上,他也會產生一個溫差。. 這個效應可以用來產生電能、測量溫度 ...

  8. 熱電致冷晶片. (A) 致冷晶片規範及價目 致冷晶片的型式很多,從外型上來分,有正方型,長方型,圓型,單層,多層等等。 以工作溫度來分有普通 (-150℃~+125℃),高溫 (-150℃~+150℃)及特高溫 (-150℃~+200℃)的分別。 以冷凍效能來分有經濟型,標準型與強力型的分別。 種類繁多,要建立完備的庫存甚為不易。 以下是本公司經常備有庫存的型號/規範/價目表。 現貨供應。 如果你要找的晶片不在其中,請與我們連絡。 不管它在世界的那個角落,我們都可找到它。 不要遲疑。 微型致冷晶片 ﹝晶粒尺寸等於或小於 1mm﹞. 型號. 熱面溫度27℃ 測試空間狀態:空氣. 尺寸 (mm) 訂價 新台幣. 最大電流 I max (A) 最大溫差 DT max (C)

  9. ir.hust.edu.tw › bitstream › 310993100/7299/1半導體冰箱

    毫米見方、4毫米厚的半導體晶片通過高 效環形雙層熱管散熱及傳導技術和自動變壓變流控制技術實現製冷,被喻為世界最小的「壓縮機」。 由於半導體制冷器屬電子物理製冷,根本不用製冷工質和機械運動部件,從而徹底解決了介質汙染和機械

  10. 熱電冷卻指利用熱電效應中的珀耳帖效應,將P型和N型半導體 串聯來實現對熱量的轉移,從而實現製冷或冷卻。這被用於精密電子儀器、衛星遙感、深海潛艇等場景的無噪音製冷。這種製冷設備常被稱作珀耳帖冷卻器、珀耳帖熱泵、固態冰箱或熱電冷卻器(TEC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