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根據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資訊,凡 94 年出生者於 112 年滿 18 歲,今年辦理 112 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時就可選擇單獨申報。 國稅局說明,未成年子女而有所得者,除其已結婚得合併其配偶之所得單獨申報課稅外,依法規定,由其父母合併申報課稅。 配合民法修正法定成年年齡,納稅義務人須注意所列報之扶養親屬如已成年,該受扶養親屬須符合法律規定,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之情事,才可以列報扶養。 更進一步觀察,如果成年子女(94 年以前出生)112 年度仍在學,同時又有個人所得(例如兼職打工的收入),該如何報稅較合算?

  2. 2017年6月1日 · 心理學領域有三項偉大實驗,其中一項名為「莎與小安測驗」。房間裡有兩名女孩,一個是莎,一個是小安,兩人正在玩娃娃。莎玩到一半把娃娃放進推車裡,離開了房間,過了一會兒,獨自留在房間內的小安取出推車內的娃娃來玩,之後便把它放進一旁的紙箱內,然後離開房間。不久後,莎 ...

  3. 2017年5月30日 · Shutterstock. 人生下半場想事業發光幾歲準備才算剛好? 管理大師給40歲的職涯建議.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多數主管到了45歲時,就已經達到事業生涯的顛峰,在做了20年同樣的工作後,他們相當精通自己的工作;但是, 由於太過熟練,他們幾乎不再學習新事物,不能再有什麼貢獻,也不再期望由工作中找到挑戰與滿足。 這段文字,是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對工作者下半生的描述。 很多人以為,自己在職場上會一直「忙碌到退休」,但事情往往不是這樣,「無聊而沒有成長的歲月」會提早來臨,若沒有妥善計畫,這種「什麼正事也沒做,只能消磨時間」的生活,將會變成職涯下半場的夢魘,讓人身心俱疲。 跳槽、轉行、創業,迎接全新挑戰.

    • A. 你是個甚麼樣的人?
    • B. 如何解決困難?
    • C. 優缺點?
    • D. 自我成就

    除了履歷上相關的問題,面試官也想知道你究竟是怎麼樣的人。最常問的一題就是: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What do you do in your free time?」 這類型的問題需要事先準備,否則臨場時很可能會不知所云,回答範例如下: 「I like to go jogging when I have free time. I’d like to think that by staying fit I can perform at the highest level at work.」 把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休閒的活動,跟工作綁在一起,就是一個標準的回答。

    第二個常見的問題: 「Tell me how you handled a difficult situation.」 面試官一定很想了解這個人過去的經驗以及相對的應變能力,回答範例如下: 「When I was in my previous job, I had to confront a coworker about a mistake he made that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me. I found it difficult but I kept everything professional and in the end we worked out the mistake together.」 在這段回答中,首先要描述困境的狀況,也許是跟同事衝突、一個...

    面試官一向很喜歡問優缺點的相關問題,可能會說: 「What do you consider to be your strength / weakness?」 示範回答: 「My strength lies in my interpersonal skills, my experiences in the marketing field, and my dedication the job. I would say that being a little too controlling would be my weakness for not all coworkers want to hear it from me. But I believe with a little more comm...

    最後一個常見的問題: 「What is the achievement you’re most proud of?」 不限工作本身,從過去到現在,有什麼成就是自己很自豪、很引以為傲的? 以下是範例回答: 「I once brought together two departments and integrated different people into one team. We then created a new product that allowed us to reach 30k new customers.」 跟強調履歷上的技能一樣,要用很多強而有力的動詞,帶出成就的事,並具體描述達到了什麼程度的結果。 希望大家看完後,對於英文的面試能更有概念、更自在的應答。 更多面試必懂內容...

  4. 2020年2月24日 · Shutterstock. X、Y 世代要的不一樣! 了解員工背景差異,從特質與需求管理人才.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目前職場中存在著不同世代的員工,依員工出生的年代,可約略區分為 3 大類型:嬰兒潮世代(三、四年級生)、X世代(五、六年級生),以及 Y 世代(「80 後」世代,七年級生之後)。 其中,X 及 Y 世代是現在台灣職場的主力,因此我的論述將聚焦在這兩個世代。 由於不同世代有不同的工作價值觀,經理人需要了解不同世代員工成長的社會經濟背景差異,以及可能具備的特質和需求,才能成功地管理人才。 X 世代欠缺安全感,注重短期回饋和員工權益. X 世代的童年生活正處於台灣經濟起飛的階段,當時的父母普遍為了滿足家庭物質需要而忙於工作,疏於照顧他們。

  5. 2015年12月4日 · 職場最重要的一堂課:「換位思考」,用別人的眼睛看世界. 派翠西亞‧摩爾(Patricia Moore)1979年進入美國知名設計公司雷蒙德‧洛威(Raymond Loewy),某天,在針對新型冰箱的腦力激盪會中,摩爾問了一個簡單問題:「我們難道不能設計一種讓有關節炎的人也能 ...

  6. 2021年7月19日 · P&G 副總裁:30 歲之前,你該懂的 4 件事. 1. 沒有無法修補的錯誤. 你以為過來人的經驗,是要提醒你哪些事千萬別做? 不,20 幾歲反而是個最不怕犯錯的年紀! 多數人都喜歡安穩,尤其當你嚮往在 30 歲成家立業的話,可能會在剛出社會時想辦法進一家待遇不錯的大公司、不斷存錢準備買房。 因為你擔心脫離舒適圈或跟多數人走不一樣的路,將會引發難以承受的後果。 20 幾歲是最有本錢實現自我理想的時候,在你兩手空空的時候,勇敢去嘗試想做的事,即便出了差錯,人生還很長,慢慢再來彌補就好,唯一不能逆轉的是時間,當你愈年長、包袱愈多,恐怕只能懊悔自己當初太畏懼。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2. 唯一能批判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