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足厥陰肝經,是十二經脈中的第十二條經脈.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受足少陽膽經之交,從足走腹,絡膽屬肝,夜間1點--3點注此,左右各14穴,左右合計28穴。 十二經脈之十二,.足厥陰肝經定義. 十二經脈之十二。 首載於長沙出土的馬王堆漢墓醫書。 其中《帛書‧經脈》甲種本,即《足臂十一脈灸經》稱為“足帣 (厥)陰 (脈)”;乙種本,即《陰陽十一脈灸經》稱為“厥陰眽 (脈)”。 《靈樞‧經脈》稱為“肝足厥陰之脈”。 現通稱足厥陰肝經,簡稱肝經。 足厥陰肝經循行路線. 循行《帛書‧經脈》甲種本所載此經脈是從足大趾間起始,沿下肢內側上行,與足太陰經交叉於踝上八寸處,而乙種本所載則於踝上五寸處與足太陰經交叉,且上行於頭面至內眼角。

  2.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清腸熱,疏風,行氣,止血。. 清腸熱,疏風,行氣,止血。. 腸風臟毒、痔漏便血。. {原文記載}:槐花散 治熱吐。. 治腸風臟毒。. 《巢氏病源論》:腸癖為痔。. 久困飽食過度。.

  3. 本篇介紹【袪濕藥】: 五、袪濕藥. 能袪除濕邪,治療水濕症。 可分為兩大類: 1.芳香化濕藥: 例如:藿香,蒼朮,白豆蔻等.。 2.利水滲濕藥: 其中茯苓,豬苓,澤瀉,車錢子,滑石,薏苡仁,茵陳蒿,木通,白扁豆,土茯苓,化石草等,以淡滲為主;可治小便不利,泄瀉,水腫等症。 而萆薢以通淋為主,長於分清化濁;用治小便混濁,婦女白帶等症。 常見【袪濕藥 】如下: PS: 「本藥物表格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024.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4. 足陽明胃經,是十二經脈中的第三條經脈 撰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受手陽明大腸經之交,從頭走足,絡脾屬胃,清晨7點--9點注此,左右各45穴,左右合計90穴。

  5. 足少陰腎經,是十二經脈中的第八條經脈.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受足太陽膀胱經之交,從足走胸,絡膀胱屬腎,下午17點--19點注此,左右各27穴,左右合計54穴。. 十二經脈之八,足少陰腎經定義. 十二經脈之八。. 首載於長沙出土的馬王堆 ...

  6. 本篇介紹【理血藥】:. 十、理血藥. 理血藥能治理血分疾病的藥物。. 所謂血分疾病分為出血、瘀血、血虛等。. 所以治療血分疾病的方法:止血、活血、補血三種。. 1.止血藥 :廣泛用於各種出血‧.如:衄血、嘔血、喀血、便血、尿血、崩漏,乃至創傷出血等,依 ...

  7.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解表散寒、溫中消積。. 解表散寒、溫中消積。. 外感寒邪、內傷生冷、肢節疼痛。. 本方適用於體質性肝脾虛弱者,因受寒濕損害而引起的各種疾病。. 本證患者,大多呈現貧血,尤以上半身有熱感而下半身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