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輪椅上下樓梯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 先觀察自家樓梯與房屋結構。家中樓梯屬直線型、階梯差距不大,適合直軌式樓梯升降椅;若樓梯造型特殊、有轉彎、中間有小平台,則適合各式的彎軌式升降椅,若是樓梯前方空間太小,無法停放升降椅,甚至只剩極小空間可裝設軌道,使用蒂森的單彎軌式樓梯升降椅,運用軌道特殊的垂直設計,即可將空間不足的問題妥善解決;樓梯寬度較窄的家庭可採用單彎軌式升降椅,平均高度在成人小腿處,比雙軌低約20cm,較不影響同住家人動線,尤其是德國蒂森克虜伯,樓梯寬度僅需61cm即可安裝。
    • 依據使用者狀態挑選品牌。比如:乘坐輪椅的長輩選擇「手動踏板」比電動踏板的升降椅更為合適,可避免踏板自動放下,反而讓輪椅無法靠近升降椅;若是手腳無力的長輩,適合起點與終點均能為乘坐者自動調整上下座椅最佳角度的德國蒂森;若希望座椅寬大且包覆性高,可選擇座椅一體成型的《康輝》升降椅,而且相較於國產品牌大多採焊接製成,恐有焊接點易斷裂之風險,一體成型的堅固與安全性相對較高;但若乘坐者體重過重,擔心承重問題,不妨選擇進口品牌加拿大Savaria,其承重度高達146公斤。
    • 考量材質與安全裝置。部份國產品牌使用不鏽鋼實心,但進口品牌及《康輝》自有品牌皆採用空心碳鋼,其原因有三:一、高硬度的不鏽鋼難以製作彎折的軌道,目前擁有處理技術的廠商在全球屈指可數;二、不鏽鋼軌道須上油,若疏於維護,在台灣高溫潮濕下會宛如油膩難清的廚房;三、多層烤漆防銹技術早已純熟,如汽車,加上烤漆材質的升降椅可以清水擦拭且每年定期維修保養,隨時可修補磨損處。
  1. 2017年3月13日 · 上樓梯方式: 雙手扶好,健側腳先往上踏一階,手杖及扶手接著往上,另一邊患側腳最後再踏上樓梯。 下樓梯方式: 雙手扶好,患側腳先往下踏一階,接著另一邊健側腳往下踏一階,最後手杖再下樓梯。輔具類型2/助行器

  2. 2024年5月23日 · 爬樓梯能同時訓練肌肉和心肺功能,降低骨質疏鬆、減脂和增加平衡感,是一項簡單又不花時間的運動。 麥克馬斯特大學運動機能學教授吉巴拉(Martin Gibala)表示,爬樓梯是一種間歇性「零食運動(exercise snacking)」,一天花10分鐘爬樓梯就有益處 ...

  3. 2020年8月4日 · 但它不僅可以減緩膝關節的磨損、免除長輩上下樓梯的辛苦與潛在的跌倒風險,還可以承載重物上樓,裝設升降椅後整棟透天厝都是雙親的活動範圍,無須強迫長輩們移居電梯大廈,更不必離開自己早已熟悉的環境和鄰居朋友了!

  4. 2021年3月15日 · 樓梯:40歲之後,膝蓋會逐漸老化,上下樓梯會略顯吃力。 若一無力沒站穩,就很容易跌落,造成極大的傷害。 所以盡可能避免有樓梯的設計;若無法避免時,盡可能注意到樓梯的安全性,例如:階梯寬度與高低差、扶手輔助、樓梯材質是否防滑……等。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14年5月1日 · 輪椅使用5訣竅 有了輪椅之後,還要知道如何使用輪椅。首先是開闔輪椅,接下來是輪椅停靠、移位時需要注意的事項。要輕鬆開闔,最好選購質地輕巧的輪椅,收起時從椅座中間的帆布或塑膠處拉起即可,拉開輪椅時則從兩邊把手就可輕鬆拉開。

  7. 2021年12月21日 · 盤點台灣無障礙環境4大危機. 馬路、人行道不平,推著輪椅走過,爸媽總是因為路面顛簸覺得不舒服,又或是遇到台階,新手爸媽總是手忙腳亂要抬起娃娃車上樓梯……這些日常隨處發生的場景,你有注意過嗎?. 環境不友善帶來了不便,但總是要遇到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