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16日 · 定義: 每隔一段時間的定期增加固定資產額度,讓資產增加固定價值,因此稱為「定值」,會在市場下跌時購入,上漲時賣出以調整額度。 例子: 小明購入台股0050,設定每月資產增加額度3,000台幣,每月1日扣款。 優點: 能夠用最低的成本購入,報酬率最高。 缺點: 因為限制了每期資產增加的額度,如果超漲就會賣掉,會限制總投資金額,導致總獲利不一定較佳。 投入的現金流較不固定,且投資心態需要較堅強。 換句話說,算出來的報酬率,是沒有考慮總資產 (含現金)的報酬率,會過於樂觀。 績效實測: 設定每月資產增加3,000台幣買0050,10年下來年化報酬率為11.41% (如下圖) 可閱讀: 定期定值是什麼? 什麼是定期定股? 實測0050績效如何?

    • 為什麼大家愛用 006208 替代 0050?
    • 元大0050、富邦006208 追蹤指數相同、成分股相同
    • 006208 股價比 0050 低一半
    • 0050規模比較大、時間比較悠久,006208的成立時間較短
    • 006208 總內扣費用率較 0050 低
    • 要評估相同追蹤指數的etf差異,關鍵要看「追蹤誤差」
    • 結論是富邦50比較好嗎?買 0050 不好嗎?
    • 結論是:選擇元大0050,或是富邦006208差異並不大

    連知名 ETF部落格綠角,都寫了一篇文章推薦 富邦 50, 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 讓許多人把 富邦 台 50 (以下簡稱 006208) ,當成 台灣 50 (以下簡稱 0050)的替代品呢? 先來看看兩檔ETF的差異比較: 以下是在FB、各網站、PTT等論壇上, 看到網友最常對於這兩檔ETF選擇主要討論的4點重點與一些我的解釋:

    第一點,就是 0050 和 006208 的持股幾乎完全相同。 0050 與 006208 的產品類別,都是屬於ETF(股票指數型基金),也就是「追蹤指數的基金」。 ETF雖然是一種基金,但可以在股票證券商被交易買賣。 可閱讀:ETF怎麼買? 而這兩檔ETF他們追蹤的指數相同, 都是由證交所與英國富時指數編制公司(FTSE)合作編制的「臺灣 50 指數」。 也就是說,0050 與 006208 是同樣的產品,只是由不同的投信機構發行而已。 你可以簡單想成,有兩間房子(ETF),都是看著同一個設計圖(追蹤指數)設計出來的, 只是由不同的施工團隊(投信機構)進行與銷售(基金發行)而已。 看下表最新的 0050 成分股及 006208 成分股清單, 雖然買進的權重和持股數有些許差異,但基本持股是一...

    許多網友會說富邦50價位比較低好入手, 但股價高低差異其實在投資裡面沒什麼意義,因為股價高或低並不代表好或壞, 兩檔ETF雖然股價不同,但漲跌比例幾乎一樣,想買小單位也可以用零股去買。 不過對於某些資金少的人來說,這也許是影響他們選擇判斷的關鍵吧, 以撰寫這篇文章時的股價來說,006208的股價比0050大概低了一半。 (也許未來哪天0050價格太高會股票分割降低股價也說不定吧)

    有看到網友有人提到,規模大會比較安全、規模小的ETF容易解散。 一個常見誤解是,覺得ETF如果倒閉錢會拿不回來…這怎麼可能呢?真是想太多了。 實際上如果ETF關閉解散,就只是把投資的部位賣出,資金歸還給投資人而已,並不會讓投資人有額外的虧損。 詳細可閱讀:ETF下市會怎樣? 至於規模太小的確會不好,因為基金在營運時比較難去調整部位比例,導致手續費和交易稅上升, 如果因為規模小解散了雖然不會多虧錢但對投資人來說也麻煩, 反之規模大,一些交易成本以及雜支費用占比就會下降。 目前006208的規模並不算太小,是不至於提高費用, 不過0050的交易成本和雜支費用佔比的確比較低, 這在下一點可以看出來。

    這也就是大家最愛拿來比較 0050 和 006208 的地方:「內扣費用」。 要注意的是,內扣費用並不是只有基金基本資料上寫的經理費和保管費而已,還有其他費用加總才是真正的總支出。 可閱讀:基金的內扣費用有哪些? 透過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資料系統, 可以看出這兩檔基金在 2019 全年的「最真實」的費用, 市場先生幫你整理出下表,一共有6個內扣費用項目。 這6個內扣費用包含 「交易直接成本」之下的手續費、交易稅,也就是基金本身在買賣調整交易標的與權重時發生的費用, 「會計帳列之費用」之下的經理費、保管費、保證費與其他費用(雜支),也就是基金營運的費用與投信公司的利潤。 由於兩檔基金規模不同,因此在比較時我們都是看”比例”,來觀察這些費用包含 可以發現幾件事: 1. 手續費、交易稅、雜費等部分都是...

    以上幾點無論是費用或規模,我覺得只是反應一些ETF的表象而已,關鍵是看追蹤誤差。 為什麼ETF和追蹤指數之間會有誤差? 因為指數的報酬是「算出來的」,是一個理想值, 但ETF的報酬是「買出來的」,是實際交易買賣的結果。 ETF由於每年要扣掉內扣費用,因此績效落後指數的程度大約就是管理費的幅度。 除了管理費以外,由於買賣交易之間會有誤差(早點買、晚點買、買賣價貴一點、便宜一點等等), 因此最終結果不可能完全跟指數的理想值計算完全一樣,最終和指數的誤差有可能更擴大或縮小。 評估追蹤誤差,可以看它和對應指數的報酬差異觀察出來。(本數字在2021年有做一次更新) 可以看到,各年度一定有些落差,ETF的報酬不會和指數完全相同, 兩檔ETF追蹤的表現,都有時好時壞的現象。 其中, 富邦台灣50在2018...

    單看目前的結果,富邦50是略勝一點 但並不是說它實際比較好, 實際上觀察8年中,5年是台灣50落後較多、3年是富邦50落後較多, 觀察追蹤誤差,每年誰的誤差大並不是絕對,誤差大的程度(很多年都有誤差1%以上)也遠遠超過內扣費用的差距, 因此單純只從這幾年的數據來看,我覺得未來如何也說不準, 可能只要有一年落後幅度較大,這個數據結果就反轉了。 只能說從邏輯上來看,富邦的006208在整體內扣費用上依然比較有些微優勢, 從離目前最近的2019、2020年數字來看也是如此。 我自己的看法是:兩檔ETF的追蹤誤差都很大 由於兩檔ETF費用率是在0.34%~0.43%。我們預期大多時候ETF表現落後指數的幅度也是如此。 這兩檔ETF竟然有些年度一年誤差可以接近差到1%,而且並不是偶然一年誤差大而已。 ...

    從數據來看,目前富邦台50ETF(006208)長期表現是略勝元大台灣50ETF(0050) 但由於這兩檔ETF的追蹤誤差都很大,雖然富邦的006208長期略為領先, 但兩檔追蹤成效都有時好時壞的狀況,且誤差幅度略大,因此沒有足夠證據說未來誰表現穩定因此一定會比較好。 只能說邏輯上,因為富邦006208的經理費和整體內扣費用明顯較低,因此目前仍是相對好一點的選擇, 只要未來規模擴大,在交易成本上的費用率也有機會下降(規模縮小的話則是上升)。 由於沒有差到非常多(內扣費用差0.09%),加上報酬的追蹤誤差每年變化比例遠遠高於費用的差距, 如果資金不多,其實差異也沒有很明顯, 而原本是持有0050ETF其實也不必刻意做更換,因為一買一賣的交易成本(約0.5%)可能就遠遠超過它的好處了。 而元大的...

  2. 2022年11月29日 · 不一定. 重點1:要看基金逐年的績效而非累積績效. 重點2:基金績效≠淨值,看基金績效看含息報酬率. 重點3:要看基金績效與相對應指數的關係. 快速總結. 迷思1:選擇累積報酬愈高的基金愈好?. 不一定!. 在我們查看基金績效表現時,基金公司通常以累積 ...

  3. 2022年8月1日 · 美國ETF分析. 最後更新:2022-09-09. 本文市場先生介紹 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 (代號: BND )這檔債券 ETF. 若對ETF不了解可先閱讀: 什麼是ETF?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BND基本資料介紹. BND內扣費用 (Expense ratio):0.03% BND的追蹤誤差如何? BND配息頻率: BND近12個月殖利率 (LTM Dividend / Yield):3.7% BND優點: BND缺點: BND最新股價走勢: BND成分股組成與特性分析. BND投資風險報酬走勢特性. BND與類似ETF比較. 市場先生評價BND. 總結:誰適合投資BND? BND 怎麼買? BND基本資料介紹.

  4. 2023年6月16日 · ETF投資. 最後更新:2023-06-19. 反向ETF就是跟某個標的反著做的ETF這類ETF會追蹤一些反向指數報酬會和原本的指數相反原本指數當天下跌1%反向ETF預期就會上漲1%, 反向ETF一般是藉由放空對應標的的期貨等衍生性商品,來達成損益反向的效果。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整理投資反向ETF應該要了解的事情。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反向ETF是什麼? 反向ETF的功能:避險操作/投機交易. 反向ETF優缺點. 常見的反向ETF有哪些? 反向ETF的成份股,主要是期貨,剩下則是現金. 反向ETF不建議長期持有,它是短線交易工具. 快速重點整理:反向ETF是什麼? ETF常見問題Q&A教學. 反向ETF是什麼? 反向ETF是跟追蹤標的走勢呈負相關的ETF.

  5. 2024年3月22日 · 對這問題市場先生的答案是: 如果你的計劃是長期的定期投入,只要定期投入的時間夠長期,實際上不需要再考慮買點問題,無論是一個月定期定額一次,或一年才買一次,分幾批投入成果差異並不大。 例如你每年預計投入12萬元, 那麼無論是一次投入12萬、或分成4季每季投入3萬,或分成12個月每月投入1萬,結果的誤差其實都很小。 以下市場先生分享,對「 定期定額投資頻率 」,做實際回測驗證的數據,比較不同頻率對定期定額績效的實際差異。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定期定額投資頻率實測數據. 有另一個常見問題是「我手上有一筆錢,該定期定額嗎」 定期定額最大價值:紀律. 定期定額投資頻率 快速重點複習. 定期定額投資頻率實測數據. 以下用EXCEL測試投資 S&P500 (用 SPY ETF 的報酬試算),

  6. 2019年12月19日 · 1. long/short多空股票對沖策略:. 根據量化因子,對所有股票做出排序,做多認為最績優的一些股票、並做空認為最差的一些股票,. 由於同時持有多頭部位與空頭部位,. 因此當系統風險發生 (大盤在大跌)時空頭部位也會獲利,資產不會受到太大衝擊。. 2. CTA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