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6日 · 退休前必須掌握自己的生活花費,像我記帳19年,生活基本開銷都已掌握清楚,如此才能確切的估算自己老後每月需要多少的生活費,從記帳過程中,我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消費模式,並且已建立了一套難以改變的消費價值觀,所以我才能放心的在43歲 ...

  2. 2024年5月24日 · 如何做好退休規劃? 我離開職場後的第 1 年就曾經歷過這樣的心路歷程,當時因為時間多經常找一群人聚會吃喝,一段時間後卻感覺失落空虛。

  3. 2023年9月13日 · 法國巴黎人壽戴朝暉總經理在論壇中提醒民眾,選擇適合的方式及工具是規劃退休金的第一步,考量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同時做好保障的規劃,才能夠在擁有保障的基礎下打造安心的退休生活。 因應超高齡社會的來臨,法國巴黎人壽建議可考慮年金累積期間具有「保證最低身故給付」的GMDB保單。 「因為GMDB的屬性特別,除了保有一般投資型保單優勢,擁有投資型帳戶解決保戶管理投資的需求,又有優於一般投資型保單的特性,具有年金累積期間最低身故給付的保障特色,適合各年齡層作為資產配置。 」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副教授宮可倫這樣說。 回應市場的需求與發揮保險保障的特性,法國巴黎人壽的「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因應而生。 三大特色協助打造攻守兼具的人生下半場. 特色一:最低身故保證理賠,追求收益與風險控管相輔相成.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3月28日 · 2024-03-28 13:00. +A -A. 加入收藏. 在人生理財曲線中,常常聽到有人對於自己的「退休年齡」無所規劃,所謂退休年齡是泛指身體狀況已經無法自行活動才退下來不工作嗎? 我們要怎麼定義? 是以「身體機能」定義? 「心理狀態」定義? 還是「社會狀態」做定義呢? 或是「工作型態」? 首先,當然我們還是以社會上普遍的狀態做定義,就是我們常常在網路上閱讀的數據,多數人都會思考自己幾歲才可以退休(包含身體機能狀態、經濟狀況上的考量),但其實應該思考「適合」退休才對,因為理想的退休年齡是有一定條件的。

  6. 2022年8月7日 · 給退休新同學的6個建議. 1. 養成運動習慣. 不是偶爾運動,是每天運動,偶爾休息,幫自己設計一套簡單但有變化的運動套餐,如快走,慢跑,騎車,重量,室內,室外等,份量不需很重,但一定要持久。 運動的好處不只發達四肢,也強健頭腦,許多生活中的好點子都是在運動中生出來的。 2. 好漢不提當年勇. 退休是人生全新階段,之前的成就、挫敗、榮耀、恥辱都已成歷史,活在過去就無法活在當下,更無法開創未來。 人生經歷當然值得珍惜,但別忘了人生還在現在進行式,和老友敘舊沒問題,別沉湎其中或喋喋不休,成天講古再親近的人都受不了。 3. 不要花太多時間理財. 退休族仍有必要理財,但必須符合長期,低風險,守紀律等原則,一旦選定標的心情就不要隨市場起伏起舞。

  7. 2019年8月26日 · 退休規劃首要的目標即是『創造穩定現金流』,提醒民眾除了政府與企業提撥的準備外,不要忽略勞退的自提6%,因為勞退帳戶「最低保證收益」不得低於同期間銀行2年期定存利率,提撥部份還免稅,對於薪資越高的人越是有利。 在以最簡易的方式完成了退休規劃之後,接著就可以著手以保險商品來做進一步的佈局。 「現今處於低利率時代,民眾可以選擇利變型年金險或還本險等傳統型保單來規劃穩定的現金流,利變型商品同時也具有依據區隔資產的投資組合收益,透過增值回饋分享金回饋予保戶的特性;而具有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民眾則建議可選擇以投資型保單來規劃,透過連結具口碑的基金、全委的帳戶,或者是目標到期基金等投資標的,將有機會可以得到較高的報酬,讓保單價值的累積效果更佳。 」賴玉菁補充。

  8. 2023年8月17日 · 在論壇的一開始,理財專家盧燕俐引用《今周刊》在2022年進行的國人退休理財大調查結果表示,國人自43.5歲才開始啟動退休計畫實在起步太晚。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也認為,年輕人預估未來可能的退休時間落在61歲到65歲之間的預期則偏樂觀,顯示民眾可能「把退休準備想得太簡單」。 此外,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副教授宮可倫也分析,一般人經常把退休準備放在人生規劃順位後段班,「就算家裡有小孩要抱、工作很多煩惱,但退休最重要的就是提早規劃,一定要先踏出最重要的第一步,後面才有第二步、第三步,理財永遠不嫌晚」。 為退休做準備只需要存股就夠? 或是該採用什麼投資工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