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5月13日 ·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王志仁專欄] 領導者的7次微笑.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公司有生命周期而領導者能否順利自我調整是他在每一階段能否微笑並且笑到最後的關鍵否則公司極可能在中間階段裡就提前再見換成是它的競爭對手們在偷笑。 《領導者的7次微笑雖然出版上市已近20年但對今天的領導者而言仍非常受用。 作者勞倫斯.米勒(Lawrence Miller)把公司從初創、成長、發展、擴張、成熟、衰退到結束的過程,分為7個階段,而領導者在每一個階段則扮演不同角色。 一開始,當公司剛成立,領導者必須是個「先知」,見人所未見,聞人所未聞,提出一套有吸引力的願景,號召眾人追隨,如同《出埃及記》裡的摩西,允諾他的同胞會帶他們找到「流著牛奶與蜜」的迦南應許之地。

  2. 2014年4月8日 · 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的研究能夠分辨真正幸福的微笑和帶著其他情緒的假笑。 分辨笑容真假的關鍵就在眼睛。 真的微笑,眼睛笑得瞇瞇的、眼角還帶著魚尾紋。 錯誤的帶人方法,讓你主管之路愈做愈累? 台積電、星巴克、中國信託都指名的帶人教練,讓部屬願意自動解決問題! 3. 瞳孔擴張是感興趣的象徵(讓你更性感) 當我們對一件事物、一個人感興趣時,瞳孔會擴張。 一項研究顯示,在兩張相同的照片,瞳孔較大的女性會比瞳孔大小正常的女性,被評比為更具魅力。 這也是為何很多女性喜歡帶瞳孔放大片的原因。 4. 相互凝視是愛的象徵. 關於戀愛的研究顯示,凝視對方的眼睛,是兩人是否「墜入愛河」的最佳預測方式。 >>延伸閱讀:【談薪技巧】堅定的與對方眼神交會,對方會對你更坦誠. 5.

    • 應鏈與消費鏈的微笑曲線 2.0
    • 認清顧客擁有多重自我,將消費洞察具象化
    • 把故事融入消費場景,喚起顧客的內心情感

    本文提出「微笑曲線 2.0」,包含供應鏈與消費鏈,說明品牌附加價值不僅受供應鏈的價值活動影響,更受到消費鏈上的活動影響。 場景洞察包含辨識關鍵情境和分析重要脈絡,前者是指關鍵消費活動或流程發生的時間、地點;後者是情境中的主角及其投入相關消費活動的成因與目的。 舉例來說,對 Z 世代而言,窩在床上看直播可能是一個疫情間的關鍵育樂情境,它滿足了 Z 世代「可私密可公開」「可支持可惡搞」的多重目的。有心耕耘 Z 世代的廠商應該花更多心思研究其他關鍵場景,挖掘商機。

    想提升洞察能力,首先必須認清顧客的多重角色。顧客不僅有生理年齡支配的自我,還有由「內在年齡」引導的雙胞胎自我(twin self)。雙胞胎自我會受人生重要階段和當時的情緒影響,例如第一次離家、買房、生子等,它可能會成為日後消費行為的情緒動機。 舉例來說,表面上,伴讀機器人是父母買來補足親職教育,但事實上,可能是因為爸爸小時候渴望生活安穩,雙胞胎自我跑出來主宰消費選擇。 第二,除了從顧客回饋精進產品,廠商還必須挖掘顧客尚未察覺的需求,藉由觀察來了解消費者的使用動機及使用行為等。不過,研究員必須進入家中觀察小朋友與機器人、其他人和環境間的互動,才可能發現對小朋友來說,機器人代表什麼,進一步知道小朋友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還需要提供什麼來滿足他。 最後,廠商可以將目標客群的消費洞察具象化。OPEN 將...

    洞察完消費者需求,必須把服務或產品鑲嵌於生活情境中。廠商可從兩方面來提升策畫場景能力,其一是定義場景,二是賦予場景意義。 延續伴讀機器人的例子,廠商可以將伴讀機器人的價值主張定義為「給人安全感的兒時玩伴」,並進一步演繹成「今天擁有的事物明天依然存在,令人無後顧之憂」。依據這個價值主張,把它鑲嵌於消費鏈中。 再來,在賦予場景意義時,廠商必須體認到顧客對產品的認知不僅限於產品本身,而是鑲嵌在整個體驗中。舉例來說,德國廚具製造商 WMF 的價值不只是高品質產品,更是伴隨著器皿的樂師彈奏鋼琴、名廚烹飪餐點、盛裝出席賓客等場景聯想。顧客能認知到獨特價值,正是因為它跟顧客的成長脈絡和生活情境相關。 賦予場景意義的過程中,消費者的角色很重要。廠商在策畫活動時,可以借用宗教概念,將消費流程設計成信徒必須親身...

  3. 2017年1月16日 · 星巴克服務再進化|經理人. 拚貼心、比微笑,服務業還能如何「不一樣」?. 星巴克服務再進化. 「科技」加上「工業」,成了大家現在熱烈討論「工業4.0」。. 當「科技」加上「服務業」,變成「服務4.0」,會對服務業造成什麼樣改變?. BCG研究 ...

  4. 2023年8月23日 · 因此,我們必須仔細觀察「幸災樂禍」是否符合當下情況,特別是在以下三種情況時,我們更要注意自己是否流露出不合時宜的笑容。 需要注意三種情況 第一,不是因為他人失誤而笑,而是看著他失敗而笑。

  5. 2020年1月13日 · 秒針走過 7 秒,這麼短時間能做什麼?. 國際非語言溝通專家凱薩琳‧莫洛伊(Catherine Molloy)指出,只要 7 秒鐘,就能讓第一次見面人留下長久印象,甚至在你開口說話之前,肢體語言就先透露了你是什麼樣人。. 莫洛伊擁有超過 25 年銷售與培訓 ...

  6. 2021年1月8日 · 你上一次在工作時開懷大笑,是什麼時候? 美國史丹佛大學「幽默商業課」(Humor:Serious Business)授課教授、心理學家珍妮佛.安克(Jennifer Aaker)與管理學講師娜奧米.巴頓(Naomi Bagdonas),曾調查 166 個國家、140 萬人,發現 85% 青少年陳述自己「昨天笑了很多次」,但到了 23 歲,數字下滑到 70%,到 60 歲左右才稍微回升;研究也顯示,不論多少歲,周末發笑次數都比周間多。 這意味著當一個人投入勞動市場後,開心情緒變少,而周末不用工作時人們更容易感到快樂。 什麼因素使我們在工作中變得不愛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