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27日 · A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鄭文芳提到疫苗的保護力是跟性行為有關而非年紀。 超過26歲、還未發生過性行為的女性,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直接接種。 但因不在仿單條件內,萬一施打疫苗衍生問題,是無法適用藥害救濟及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的。

    • 子宮頸抹片檢查
    • 人類乳突病毒檢測
    • 電腦薄層抹片
    • 有可能是下列四種情形
    • 延伸閱讀

    方式:用抹片棒刮下子宮頸外圍的表面細胞,再拿刷子將子宮頸管裡的細胞刷下來,兩者都塗在抹片上,再交由醫生判讀。 若是陰性反應表示正常,陽性反應則須做進一步檢查。 適用對象:醫界的共識是有性行為的女性就定期做。 馬偕醫院婦科癌症學科主治醫師楊育正建議初次性行為之後3年開始檢查,1年做1次,因為乳突病毒病變的時間要5~10年,且80%的感染者1~2年後病毒會自動脫落。 但台大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鄭文芳認為,性伴侶較多的女性,應該每年做1次。因為重複或交叉感染,很難判斷病毒的種類,且病變的速度可能很快。美國防癌協會(ACS)建議30歲以上若連續3次抹片正常,每2~3年做1次即可。

    傳統抹片檢查若發現「不確定情形」(約有1.5%的機會),楊育正建議,可加做乳突病毒檢測。 方式:從子宮頸採樣收集細胞,檢體必須送往專門的實驗室做病毒DNA的檢測。 適用對象:有性行為的女性,搭配子宮頸抹片。 做法:楊育正建議,若抹片加上乳突病毒檢測都正常,則3年後再檢查一次即可;但如果兩項檢查結果有異,建議3~6個月後再做相同的檢測。 準確度:約有70%,若配合傳統抹片檢查,則有90%的敏感度。

    準確度較高,可單獨做,不過需自費。 方式:用抹片刮取子宮頸細胞,放於保存液中,經均勻攪拌製成細胞分布均勻的抹片,先用電腦做影像分析,再由人工判讀。 適用對象:有性行為之後的婦女,可搭配抹片檢查或單獨做。 美國防癌協會建議,30歲以下女性,每2年做1次薄層抹片檢查。 準確度:由於檢體細胞均勻,準確度比傳統抹片高,約為70~95%。

    ——輕度病變(CIN-I):不用治療,3~6個月後再作一次檢查,只有10%的機率會持續惡化,但大部份病毒會自己脫落。 ——中重度病變(CINⅡ、Ⅲ):此時需要進行錐狀切除手術治療。 ——非典型細胞(AS-CUS):需每4~6個月抹片檢查追蹤一次,直到連續2次報告皆為正常,才改回每年一次。或是加測人類乳突病毒,若結果為陰性,則改回每年一次,若是陽性,就要接受陰道鏡檢查。如果是免疫壓抑(immunosuppressed)或停經後婦女,醫生可能會直接進行陰道鏡檢查。 ——病變為癌症細胞:醫生可能進行根治性手術或放射治療、合併化學療法或其他療法。 ■採樣不足 →則需再回門診採樣,代表檢體不足無法判讀。 (本文轉載自「康健雜誌」,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找回健康的癌後人生,5/27權威醫師完整解答 切除子宮會影響性生活嗎? 子宮肌瘤絞碎,卻致癌擴散?一位婦科醫師的省思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2. 2006年10月11日 · 譬如說婦產科副教授許博欽研究對於已發的子宮頸癌細胞要如何來抑制另外臨床副教授鄭文芳也研究用疫苗來抑制子宮頸癌。 雖然台大有三分之一的論文是由台大醫學院提出去的,但台大醫學院院長陳定信不滿足於台大醫學院現有的研究成就,他說 ...

  3. 2022年9月5日 · 本日焦點.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我不要當抗癌鬥士!. 」乳房外科醫師也得乳癌從飆淚開始的心理復原路. 那個週日她難得睡飽卻摸到乳房有腫塊當下預感不妙乳房外科醫師鄭伃書得了乳癌從行程滿檔到失去日常。. 她也會怕會哭一連串治療後 ...

  4. 2013年8月6日 · 這會不會成為壓垮台灣醫療的最後一根稻草? 《天下記者跟著台灣醫師的腳步飛往北京上海多家醫院診所實地調查採訪揭開這波攸關台灣民眾生命健康的醫師遷徙潮。 現場一 台北.某區域醫院. 台灣病人 找不到權威醫師. 北部一家區域醫院的耳鼻喉科醫師,想把一位有嚴重斜視的病人,轉診給退休後到診所兼職、師輩級的眼科權威看,卻一直找不到這位老師。 他後來才知道,老師大半時間在大陸行醫,他只能利用老師短暫回台的時段,幫病人卡時間。 廣告. 「台灣病人好可憐,都不知道醫生已經跑到大陸去了,」他在驚訝之餘,還有些許感傷。 從台灣飛往北京、上海、廈門,甚至蘭州、烏魯木齊的直航班機上,白袍醫師加入台商、台幹、會計師、律師行列,成為最新一波西進浪潮的弄潮兒。

  5. 2011年4月13日 · 「中西醫整合」是這幾年很流行的詞。 過去,病人常「自行整合」中醫與西醫:看西醫的同時,也服用中藥。 許多病人還擔心被醫師罵,因此選擇隱而不宣。 現在,儘管中西醫兩大系統要能完美結合,仍有許多困難,但在許多醫療院所,已經出現「中西醫整合」的門診、健診與住院服務,主動提供病人更多元的治療途徑。 中醫? 西醫? 一次搞定! 例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成立了特別門診,以中西醫聯合門診的方式,針對戒菸、疼痛、肝炎和失眠提供服務;已設有中西整合醫療科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則計劃自明年開始,在內外婦兒四大科都設立中西醫整合門診。 其他像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設有中西醫結合科;奇美醫院裡,則設有腫瘤中醫調理門診。

  6. 2020年6月19日 · 聯合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0-06-19. 瀏覽數:42430. 「當我從雲端掉下來我再也不是你看到的醫師。 醫師也是人,我也是病人,我也會恐懼,我也會不知道怎麼辦。 抗癌八年,如今,我學會正面看待世界。 良性變罕見惡性,台大群醫束手. 「老師,你胸部那邊有點問題,有一塊小小的結節。 」林肇堂的學生,也是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看了健康檢查後的影像,憂心地提醒老師。 林肇堂很快就去找台大醫院的影像醫學部張允中教授。 經驗豐富的他,看了電腦斷層掃描的影像很是輕鬆,「看起來像是胸腺的腫瘤,一顆,圓圓小小的,大約直徑二公分,沒有向外侵犯的跡象,不像是惡性。 一顆小小的胸腺瘤埋在胸口,卻是林肇堂心中沉重的石頭。 林肇堂左思右想就是覺得不妥,進一步追問該怎麼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