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顏面神經麻痺中醫療法及穴道按摩. 顏面神經麻痺可區分為兩種,腦血管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及周圍性顏面神經麻痺。.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顏面神經麻痺須辨別診斷2種病因,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常見於腦出血、腦血管栓塞、腦腫瘤等 ...

  2. 補氣、補血茶飲,按摩,改善筋骨痠麻及四肢冰冷的虛冷寒症。.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手腳冰冷常發生於老人、女性、糖尿病、心臟病、二尖瓣脫垂的族群,中醫認為虛冷症,屬於血虛、氣虛,氣血運行不暢,宜補氣、補血,活血化瘀 ...

  3. 本方為上中兩焦(即在陽明與少陽的部位)熱積,表裏實熱之 證。. 以出現有上述各種症狀,而脈腹俱有力者為目標。. 方中諸藥,匯成兩股力量﹕一股為連翹、黃芩、竹葉、薄 荷葉等以散火於上﹔一股為大黃、芒硝、山梔子等以蕩熱於中 ﹔使積在胸膈的熱邪 ...

  4. 陽明胃經,是十二經脈中的第三條經脈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受手陽明大腸經之交,從頭走足,絡脾屬胃,清晨7點--9點注此,左右各45穴,左右合計90穴。

  5. 【便秘穴道按摩DIY】 1.支溝: 【穴道名稱】:支溝。 【身體部位】:手部穴道。 【十二經脈】:手少陽三焦經。 【穴位找法】:以手掌側放,拇指、食指併攏,虎口紋路盡頭處是穴位。 【穴道按摩DIY】:左手側放,右手掌握住左手背,以右大拇指指尖按壓穴道即可。 2.足三里: 【穴道名稱】:足三里. 【身體部位】:足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陽明胃經。 【穴位找法】:外膝眼(膝蓋下面外邊那個凹窩)直下3寸(4橫指),距離脛骨約1橫指尖的地方就是穴位。 【穴道按摩DIY】:坐姿,左足放置椅子上,右手掌握拳,以右手食指第2指尖關節,上下推按穴道。 3.天樞: 【穴道名稱】:天樞. 【身體部位】:腹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陽明胃經. 【穴位找法】:肚臍正中左右各外開2寸,就是穴位。

  6. 症狀:. 頸、肩、臂、指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骨傷科常見病證。. 常伴有項強,手指麻木無力或頭枕部疼痛、眩暈、耳鳴、下肢沉重無力、步態不穩等症狀。. 病因:. 多見於中老年人,往往有伏案低頭工作史。. 西醫認為引起頸臂痛的疾病有許多,但頸肩部 ...

  7. 醫師的叮嚀. 引發蕁麻疹的原因很多,必須先找出過敏原,例如: 1飲食方面:如有殼海鮮、魚蝦蟹、防腐劑添加物、醃漬薰製食品、芒果、香菇、筍子、牛奶、蛋、酒等有過敏例子。 2對塵璊、地毯、動物皮毛等過敏。 3有過敏體質者對相關較易引起過敏的物質應少接觸或食用。 4多喝開水加速新陳代謝,以排除體內毒素。 5.慢性蕁麻疹治療較棘手,療程長,需較長時間的服用中藥來減緩過敏反應,亦可用針灸、耳針療法等藉由神經體液的傳導,增加免疫力,改善精神因素,而達到治癒的效果。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441.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