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08-11. 張貼單位. 精神科. 內 容. 照顧者在照顧病友的過程中可能面臨危險和壓力,特別是當生病家人展示出具有潛在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時。 這種情況不僅將對照顧者本身的身心健康構成威脅,也對病友的權益和安全造成風險。 照顧者是病人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扮演著提供照護、支持和安全環境的角色。 然而,當面對病友出現暴力行為或自殺企圖時,照顧者需要具備相應的知識、技能和準備來應對這些緊急情況。 此座談會目的是幫助照顧者在面對暴力或自殺企圖時保護自己的安全,同時確保病友獲得適當的協助和照護。 這需要建立一個全面的應對計畫,包括預防措施、明確的應對方式和後續支持。

  2. 花開心動:母親節親子手做花朵暨感恩卡片製作--113年度精神科康復之友第一次家屬座談會 傳統華人社會喜於慶祝各式節日,卻較不善於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導致多數家庭缺乏情感連結與更深層的溝...

  3. 依照家庭暴力防治法,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 」「家庭成員」的範圍比較廣,除了夫妻、同居人、直系血親及直系姻親、四等親以內旁系血親及旁系姻親,也包含「曾經」有過這些關係的人,例如前夫前妻、前同居人之間。 【哪些行為屬於「不法侵害行為」? 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類型: 1. 身體上:如身體上的攻擊,打、捶、抓、咬、掐等等暴力舉動,以及遺棄、強迫或引誘為不當的行為、性侵害等等不法侵害人身的行為。 2. 精神上:騷擾、謾罵、恐嚇威脅、言語暴力、監控、竊聽、不實指控,甚至強迫觀看不當之內容(如暴力血腥影片、猥褻影片)等等均屬之。 3. 經濟上:不給生活費、強迫借貸、強迫簽本票等等之情形。

  4. 便民服務.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藥物濫用及成癮. 張貼日期. 2023-12-15. 張貼單位. 精神科. 內 容. 一、什麼是藥物濫用及成癮? 為滿足自己的需要,明知用藥後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而致傷害個人健康,社會功能或職業適應,甚至危害社會,依然過渡使用該藥物,這就稱為藥物濫用。 如果是為了獲取某種藥物帶來的精神效果,或者為了避免沒有服藥時產生的不舒服,而必須強迫自己週期性或連續使用該藥物,明知會傷害個人或社會也控制不了,這就已經到了藥物「成癮」,或稱藥物「依賴」。 成癮的定義包括「生理依賴」及心理依賴」。 生理依賴就是指長期使用某種藥物後,產生耐藥性及戒斷現象。 心理依賴則是因為用藥後產生鬆弛、止痛或欣快感,以致為了追求這些效果而繼續依賴藥物。 二、藥物濫用及成癮的症狀.

  5. 早期療育、腦中風復健、脊髓損傷復健、神經疾患復健、. 骨關節疾患復健、運動傷害、 軟組織超音波檢查、. 神經傳導肌電圖檢查. 圖片說明. 復健科-王昭閔主任. 回瀏覽頁. 快速連結. 人工掛號:02-24251215 掛號傳真:02-24214177 建議使用瀏覽器IE8 以上版本/螢幕 ...

  6. 「目睹暴力兒童」簡稱「目睹兒」,是指兒童及少年雖然未受到家庭暴力的傷害,但卻間接目睹了家庭暴力的狀況,以服務經驗來說,大致分為以下三種狀況: 1. 第一現場看見:他們現場目睹家人(受虐者)受到言語暴力、肢體暴力或性傷害。 2. 緊鄰現場聽見:在緊鄰的房間或黑暗中聽到家人的吵架聲或打鬥聲。 3. 事後觀察發現:事件發生後看見家人(受虐者)身上的傷痕,傷心、哭泣的表情或家中毀壞的物品。 家庭暴力對目睹兒的影響: 目睹暴力的直接影響可能是驚嚇的恐懼情緒和成長在暴力家庭的不安全感,長期可能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心理壓力無法排解,因而容易有情緒困擾 (恐懼、焦慮、沮喪、憤怒、低自尊、自責和信任感被破壞)、偏差行為 (具攻擊、破壞性行為、黏人依賴、退縮行為、自傷、自殺行為)等問題。

  7.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