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14日 · 現今法院見解多認為,為尊重企業經營自主權及考量勞動實務上運作,除非勞動契約中有明確約定,或從勞資雙方履約過程得確定雙方就工作場所及工作內容已有明確限定外,應勞工在訂定勞動契約時,雙方已經默示合意雇主可以在合理範圍內將員工調職。 (二) 至於何為合理範圍內的調職,實務通說以內政部74年9月5日台內勞字第328433號函所揭示「調職五原則」作為判斷基準,也就是: 基於企業經營上所必須; 不得違反勞動契約; 對勞工薪資及其他勞動條件,未作不利之變更; 調動後工作與原有工作性質為其體能及技術所可勝任; 調動工作地點過遠,雇主應予以必要之協助。 (三) 承上,您的情形得由調職五原則一一判斷調職是否合法: 1.

  2. 2014年5月28日 · 2010年,俄羅斯獨立工會聯盟所屬的國會議員提出多項法律修正案,即所謂的勞動派遣禁止法制案,這項法制由下面幾項法律修正所構成:民法禁止間接僱用、勞動法擬制「使用勞動力者即有雇主責任」、行政罰……。

  3. 2013年12月17日 · 人在徬徨的時候,常會做出不明智的決定,雖然找工作不易,但還是得冷靜地審慎選擇和面對,感謝勞動視野工作室的協助,讓我在徬徨無助且沒有任何資源的情況下給予諮詢,更是我強力的精神支柱。. 在此提供與資方的來往文件予大家參考,希望未來大家都 ...

  4. 2016年2月15日 · 日本今天非典型勞動人口快速成長到逾勞工總數1/3的程度定期契約的鬆綁被認為是主因之一。 但是即使如此,日本為防止勞動的自由受到不當的拘束,勞動基準法除了禁止在勞動契約上約定違約金外,規定勞資約定超過一年之定期契約時,勞工在一年後即隨時可以離職,沒有違約的問題。

  5. 2015年8月17日 · 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已為我國法院普遍採用而在雇主以虧損為由解僱勞工時亦有法院認為應同適用此一原則具體來說雇主須舉證證明是有減少勞動力需求如公司另有再陸續增聘約聘人員或有繼續應徵人才可能就沒有減少勞動力需求), ...

  6. 2014年2月19日 · 根據日本最新學術實證研究結果顯示,日本勞動者派遣法立法當初設定的①勞動市場彈性、②就業安定以及③改善勞動條件等三個目標,實施近三十年來僅發生第①項勞動市場彈性化的功能,擴大派遣勞工的人口,第②和③項的僱用安定和勞動條件的改善卻是背道而馳(日本勞動研究雜誌,2014年1月号,No.642)。 我們可以確信:要在勞動派遣合法化的體制下謀求勞工就業的安定或勞動條件的改善,其實根本的癥結在於勞動派遣現象的存在本身就是對勞工莫大的傷害,不論對派遣勞工或正職勞工都是傷害,官方再怎麼倡議保護勞工都是緣木求魚。

  7. 2015年4月15日 · 勞動條件陪檢人制度制度法源臺北市勞動局按勞動檢查法第23條第1項規定勞動檢查員實施勞動檢查認有必要時得報請所屬勞動檢查機構核准後邀請相關主管機關學術機構相關團體或專家醫師陪同前往鑑定事業單位不得拒絕創立勞動條件檢查陪同鑑定制度」,並訂定台北市勞動條件檢查陪同鑑定作業要點」,為具體執行之依據。 Q25:最近新聞上很火熱的北市勞動局「勞動條件陪檢人制度」 (臺北市勞動條件檢查陪同鑑定作業要點),內容是什麼呢? 只有北市適用嗎? 答:以往,按勞檢法第23條之陪鑑規定,勞檢機構通常在安全衛生檢查時採用,今臺北市勞動局的勞動條件陪檢人制度之設立,應是全國創舉,前無古人,目前亦後無來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